也是人间•成都游记

大抵世间凡夫俗子的心底里总有那么一定要去的几座城,或因历史底蕴,或因风土人情,或因异域文化,或因河山盛景。天府之国四川便是这么一座自带光环的兼具人文历史和宜人气候的文明古都。

下了飞机乘车一路进城,睁大了眼睛不放过一处徐徐展开的新城画卷,就像黛玉刚进贾府时一刻不停地打量恢宏宅邸,胆怯又好奇。雾蒙蒙的空气阻断光线,笼罩人间。路边树木随风起舞,绿叶犹在,可似乎表面堆着尘埃。 大概是因为在机场附近,前赴后继映入眼帘的建筑既不繁华也不现代,有的墙体变了颜色,有的墙体布满污泥。出租车司机一遍又一遍确定着选择的路线,似乎一不小心,我们这些外地人就要被坑一大笔钱。若不是同伴提醒,我大概想不出此地此景此般人情与天府有何关联。亦或是正值树木催拉枯朽之季节,未逢观光正时,观感难免折损。不难理解,每一座城市都有游览的最佳季节,正如所有的美人都恐惧迟暮。

作为一个自诩有些情怀还算文艺的文科生,春熙路商业街,锦里内小吃城等网红打卡之地吸引力远不及名人古迹。而发迹古蜀的成都,四千五百年来,城址未徙,城名未易,经历过的迁客骚人,沉淀下的文化历史自然成为最肥沃的养料,滋养着千年故事,万代子民。

在四千五百年的记忆里,有三年半的记忆格外引人注目,也成为成都汇集文人雅客的不竭动力,这段记忆的主人便是诗坛双子星之一,诗圣杜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名声在外,也使得这段记忆凝固在少陵草堂,杜甫故居。

杜甫草堂的正门掩映在一棵青松后面,清瘦的棕色竹竿撘起高挑的大门(后翻阅相片发现材质有误,应是钢筋木材一类,但不愿修改),与前面宽阔的广场共同彰显草堂堂主的颠沛流离的历史命运与愿天下寒仕得广厦千万间的博大心胸。

也是人间•成都游记

从正门进入,曲径通幽,一月的成都仍温暖湿润,花草明艳,翠竹之下,星星点点。小舍茶楼,庙宇廊轩,错落在茂竹之后,腊梅之前。游客穿梭其中,宛若游鱼戏水,飞龙在天,信马由缰,自在安然。虽明白,此间草堂,远非当年杜甫所居,而是经历代损毁,重修,扩建之功循环。唐代韦庄为始,清代帝王加持,方成此雅舍良田。然而信步其间,却总也摆脱不掉对温润典雅的自然景物的人文幻想,这一想法在草堂间尤甚。

也是人间•成都游记

在穿越了各类纪念馆后转进一条巷子,进入一处不起眼的小门,便是杜甫创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真正的茅屋旧址。说来奇怪,才进门是一座小桥,桥下是一潭绿绿的死水。水周围是茂密的不规则的竹子,竹子后面修复的茅草屋隐约可见。但就是这样的环境,一进门,水汽氤氲,站在桥上,竟觉灵气逼人,身体灵魂通透无染。我愈发相信,此类巨才文人,长住之地必为圣地灵气盘旋,用心感受,便能净化身心。

潭水左侧是一座石碑,上书少陵草堂,乃果亲王允礼御笔,为草堂增加了分量。又因电视剧的青睐,摸过罩在石碑外的玻璃,好似能与千年前的故事重逢。

也是人间•成都游记

抬头向前,便是杜甫茅屋,仿照旧址,茅草依然。只是厚实崭新的茅草似乎沾不湿长长的夜,刻意在墙上露出的洞,大致是呼应布衾多年冷似铁。虽是复原,但当年韦庄修建时已找到昔日柱础。先不论上端建筑相似几许,单论结构大小,应是相差不多。倘若旧居果真如此,杜甫寓所也算宽敞,想着如今在北京几平米内蜗居的人还在心疼杜甫时运不济的命运,也是笑谈。

出了茅屋从水潭另一侧出去,路过一家水上茅屋小商店,想着在此开一家小店,抬头便是翠竹碧波,灵气环绕,水汽氤氲,何等幸事。就像孔乙己说偷书不算偷,我总觉得此间此景说买书亦坏了雅兴,不过故居留书向来是我的执念,此次亦然。

也是人间•成都游记

杜甫曾有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如今柴门仍在,而花径却不再需要打扫。花径的两旁已如故宫般朱墙黑瓦,庄严更盛,花径无存。倒是花径旁通向他处的小路,青竹绿树,篱笆花草,一应俱全。

也是人间•成都游记

其实草堂虽大,却也无需花费多少时间,然而我却总是磨蹭着不肯离开。就像描绘草堂,本无需多少笔墨,我却缠绵着不愿结束。正如杜甫草堂正门外的两对楹联:万里桥西,草堂佳句如新,宛见卜居之兴;百花潭上,水槛苍波依旧,长留怀古之思。游宦上峨眉,看浣花溪畔濯锦江头,合构草堂小住;置身参稷契,忆万里依人百年伤乱,只将诗卷长留。

从草堂出,意犹未尽,至宽窄巷子。虽听人说宽窄巷子不必游览,每一座城怕是都有一条与历史民俗略有瓜葛的小巷,北京有南锣鼓巷,上海有田子坊,浙江有乌镇西塘,一些特色的普通的真的假的的小玩意儿杂列其间,却也各有味道。

在没去南方之前,我从没有见过竹子。在没去四川之前,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竹子。四川的竹子真的是到了随处可见的地步,或许是因为有一种物种,特别能吃。

刚下飞机时,到处找熊猫标志合影留念,未果。决定去看熊猫时,走哪都能看到熊猫标志,泛滥。

熊猫繁育基地在成都最北,一片荒芜。独自一人从地铁口出来,有一种今天就要交代在这了的恐惧感:工地喧嚣,杂草丛生,荒无人烟。硬着头皮一路快走终于找到了一条偶尔有几辆车经过的大路。放弃了还未发车的公交车,赶紧叫了车,五分钟后仍然无人接到。转眼已近中午,熊猫很快就要回窝睡觉,心急如焚又无可奈何。就在我办了电子公交卡决定倒车去的时候,突然一个善良的快车司机接了单,于是穿过尚未开发完全的土地上,把我平安送到了熊猫宝宝们的家。熊猫基地是一个看一看就可以,不用再去第二次的地方。记忆中额熊猫黑白分明,可是熊猫宝宝身上分明有灰色地带,哦是棕色地带,也不知道是新鲜的屎,还是地上的灰。刚看到货真价实的熊猫时还是挺兴奋的,想着一下子和这么多世界级宝贝在一起,颇有赚到了的感觉。他们不停地吃,抱着吃,抢着吃,躺着吃,把一天的饭都吃完了然后趴着就睡,真是多少年轻人向往的生活。在不同的坑里,有不同年龄段的熊猫随意玩耍,只是看他们许久,可能姿势从未改变。隔壁的小熊猫爬上爬下,灵活矫健,可是观赏游客寥寥,大家都觉得还是大熊猫可爱。我顿悟,似乎懒懒的东西才遭人喜欢。同样是养猫养狗,当它们乖乖地趴在你身上时,那个幸福感,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而把它们带出去溜,它们像疯了似的满世界乱跑时,你怕是恨不得拿根鞭子狠狠地抽它们。所以啊,我还是得做一个可爱的人。

也是人间•成都游记

成都的千年历史万卷故事才只跟我说了一点点,我全盘告诉你们。而更多的故事更深厚的历史还还需要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慢慢聆听感受,慢慢挖掘整理,慢慢浅吟低唱。那这次,先说到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