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萬億砸下來,房價或反彈?專家6字迴應,沒買房的剛需也放心了

約翰·多恩說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

這話一點不假,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徹底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各行各業均慘遭“重擊”,直接給國家造成幾萬億經濟損失,2億房奴也不堪重負——近3個多月基本沒有收入,但上有高額銀行房貸要還,下有一家老小吃喝拉撒要花銷,很多人吐槽身心俱疲,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快撐不下去了。

34萬億砸下來,房價或反彈?專家6字回應,沒買房的剛需也放心了

要說“撐不下去”,相比於普通購房者,對資金更敏感的開發商其實更勝一籌——黑天鵝降臨,開發商從去年底一直期待的返鄉置業大潮、樓市小陽春、搶收潮都徹底沒戲了:克而瑞監測的27個重點城市2月整體成交僅240萬平方米,環比降幅高達83%,同比下滑77%,創有史以來最大跌幅紀錄。懂行的人都知道,這並不是市場的真實情況,因為網籤的滯後性,2019年12月份和1月份的部分成交數據劃歸到2月份了。2月份很多城市的真實成交數據其實為0。

存活為主,很多房企其實已經不管業績了。從2月份到現在我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自救”行為:打折降價賣房、發高息海外債務、裁員、降薪……凡所能用的手段,開發商無所不用。

即便如此,很多企業還是沒“活下來”——同樣是三個月沒收成,開發商面臨的經濟損失足以致命: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地產公司破產數量已經超過200家,是去年全年的近4成。

34萬億砸下來,房價或反彈?專家6字回應,沒買房的剛需也放心了

為了不使情況繼續惡化,我們看到從2月份開始,全國各大城市都加快了“救房地產”的步伐,短短一個半月全國累計有60+城市出手“營救”開發商。疊加從業者煽風點火過度曲解,很多未買房的人無法淡定了:按照這個趨勢發展,樓市豈不是要“死灰復燃”,房價豈不是又要迎來一輪暴漲?

雖然我一直強調,作為一個關聯達到53個,直間影響9000多萬人就業的行業,房地產大局必須穩住,地方出臺新政對開發商進行“營救”也可以理解。但很多人還是顧慮重重:擔心60+城市出臺的新政會成為樓市的新動力源,更擔心這些政策“用藥”過猛,對市場刺激太強,會讓樓市迅速升溫,直接導致房價反彈,迎來新一輪上漲。如此一來就不是自己延遲購房打算,而是樓市上演16年的瘋狂劇情,自己徹底買不起房了。

34萬億砸下來,房價或反彈?專家6字回應,沒買房的剛需也放心了

好在關鍵時刻,國家一錘定音,給購房者吃下了“定心丸”——一個月內黨媒、央媒、央行等多個部門連發數篇重磅評論文章穩定軍心:5提“堅持房住不炒”,3提“不將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重申房地產金融政策保持不變,調控不會因為任何情況而放鬆。更對政策出臺較“出格”的駐馬店進行了“約談”,並撤回了廣州、駐馬店、寶雞三地的違背“房住不炒”的新政。

我說過,經歷過多次房價“暴漲”現在的剛需購房者早已成“驚弓之鳥”。

那邊躁動的心剛剛得以平復,這邊新的更大的刺激又來了:34萬億新基建從天而降——截至 3 月 上旬,包括北京、上海、江蘇、福建、河南、重慶等在內的 13 個省市區發佈了 2020 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包括 10326 個項目,累計高達 34 萬億元!

34萬億砸下來,房價或反彈?專家6字回應,沒買房的剛需也放心了

一時間,地產從業者忘情鼓與吹,億萬剛需徹底懵了。

34萬億,相當於2019年國內GDP的34%,當這些資金全部湧向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確實容易讓人浮想聯翩。尤其是很多人經歷過08年的“4萬億”前車之鑑之後,膽戰心驚也是可以理解。

34萬億砸下來,真的利好樓市嗎?房價真的會反彈,再次上漲嗎?專家6字回應,沒買房的剛需也可以放心了

34萬億砸下來,房價或反彈?專家6字回應,沒買房的剛需也放心了

首先,這不是08年“4萬億”的翻版。新基建是指發力於科技端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 5G 基建、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7大領域,涉及到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不言而喻,這些都是著眼於未來的產業佈局,更符合當前國際社會的主流發展趨勢。

說白了這34萬億是國家為了穩經濟而在5G領銜的7大領域做出的“增加投資”動作,和08年的“4萬億”信貸“放水”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這次的34萬億,不是一年時間內全部投完,而是未來幾年的累計投資額。

34萬億砸下來,房價或反彈?專家6字回應,沒買房的剛需也放心了

其次,國家早已定調“不再拿房地產刺激經濟”,可想而知當前無論任何政策其實短期對樓市都不會有太大拉動。而且當前的房價已經處於絕對高位,房住不炒也納入國策,房地產市場大局穩定是重中之重,這決定了房價短期不可能有大波動,因此沒買房的剛需也可以放心了;

再者,多位專家也對此作出6字回應:暫時別妄想了!房價下跌,租金下降,才能有效增加城市打工者福利,才能真正引導資金流向該去的地方。按照專家的說法是,新基建跟房地產關係不大,一方面34萬億的天量資金不是一年內投資完成,可能是3年也可能更久,到最後落到2020年的總額不多,以目前我國的M2增速和經濟體量來看,完全能承受得住;

34萬億砸下來,房價或反彈?專家6字回應,沒買房的剛需也放心了

另一方面,準確地說,這些資金和房地產沒有絲毫關係。當前階段房地產自身面臨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國家不可能讓情況更糟糕。事實上,此前的央行的多次定向降準已經給我們釋放了清晰信號:合理引導資金向各行各業,就是不準給樓市輸送。我們完全不必杞人憂天,擔心新一輪資金利好到來,對樓市產生激烈刺激。

專家這一句簡單的回應,確實可以讓剛需拍手稱快,也高枕無憂了。畢竟此前朋友圈、自媒體都在鼓吹34萬億砸來,房價會應聲而漲。專家一句話揭穿了他們的謊言,證明他們的言論都是嚇唬購房者的,這些人曲解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猶豫不決的人,趕緊掏錢買房。

34萬億砸下來,房價或反彈?專家6字回應,沒買房的剛需也放心了

第四,目前的局勢也註定了房地產市場短期難以回暖。一方面,開發商困境尚未化解,缺錢問題還未根本解決,尤其是中小房企,資金壓力有目共睹,當前階段降價銷售回款或是迫在眉睫的事,對房價是利空;另一方面,此次風波對高槓杆、多套房貸款住戶影響巨大,經此一役,很多人會重視現金流,對名下房產進行優化置換。整體而言,二手房市場掛牌量會激增,同時現在是買方市場,掛牌均價也會有明顯降溫,供應量增加,均價下調,整體而言今年的房價對剛需非常有利;再者,短期內,人們的重點會聚焦在生活和工作掙錢上,對房子的熱情大減,也會利空房價。

雖然我們一直提倡,房價下跌,租金下降,才能有效增加城市打工者福利。但我們也要理智看待城市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問題——未來經濟走高質量發展道路,不拿房地產刺激經濟,也不意味著房地產會被徹底“拋棄”,更不能有房價“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想法。

對於那些缺人口、缺產業、缺資源的城市,房價必然沒有多少想象空間,也不值得投資,買房自然不用著急。但是對於那些有人口增量優勢、高端產業密集、醫療教育等資源豐富的城市,中長期樓市還是有一定潛力的,當前階段房價雖然穩住不漲,但不代表以後也不動,畢竟龐大的購房需求在那裡,支撐的基本面也有,因此對於剛需來說,能早上車還是早點行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