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湖區努力打造全市最乾淨城區

“作為旅遊度假區,我們首先就要保證乾淨整潔。區域要想發展,要想成為宜居地,生態環境一定要跟上時代的要求和城市發展的需要,我們不僅要讓外來的遊客覺得這裡美,還要讓當地的百姓滿意,真心實意地為我們區域內的生態環境打出高分來才行。”說起區域發展,文昌湖省級旅遊度假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汪德法說,文昌湖區必須按照生態、潔淨、整齊、美麗的標準,以全市最乾淨的城區為目標,打造全域公園化綠色生態宜居環境。採訪中記者瞭解到,今年,文昌湖區先後開展的道路保潔本色行動、裸露土地綠化行動、建設項目揚塵治理行動和城鄉道路硬化美化行動,則讓這個目標有了更實實在在的行動指南。小景觀,大格局,細節處處民生!

“本色行動”讓道路無塵春染新綠

3月12日上午,文昌湖區行政執法局局長朱立建在桃花山路巡查的時候,一邊檢查一邊蹲在路邊雙手擦地,擦了一會,他站起來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今天的路面還可以,基本沒有灰塵,道路保潔要按這個標準保持!郊區的幾條路估計有點差距,還得多衝洗幾遍。”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這是文昌湖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以來,行政執法部門每天進行的巡查工作之一,他們開展的“本色行動”,不僅要求保持路面乾淨無塵,而且綠化帶、隔離護欄、樓宇建築等都要保持本色面貌。朱立建說,開展本色行動以來,他們下了大氣力,在路域環境方面,重點對國省道路面、隔離護欄和兩側綠植進行清洗,每天出動清潔車和人工,截至目前,已擦拭隔離護欄25公里,沖洗兩側綠植50餘萬平方米,路見本色、綠見本色的目標已初步達成。

日常保潔方面,文昌湖區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對轄區26條道路每週平均出動清掃車220臺班次,沖洗車345臺班次,清掃路面160萬平方米,擦洗標誌牌68塊。“我們的標準是主幹道路面塵土每平方米不到5克,人行道和國省道每平方米不超8克,以克論淨工作標準初見成效。”

跨界掃保300米區縣交界處“公園化”

“本色行動”讓文昌湖城區面貌很快煥然一新。“打造最乾淨城市,不是光城區乾淨就行,還要在整個區域內甚至邊界處都要保持同樣的乾淨標準和綠化標準。”汪德法說,讓所有區域都保持得跟城區一樣乾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有點難,這需要有工作準則和標準。

2019年,文昌湖制定出臺了跨界道路掃保和邊界綠化標準,這在全市還是首創。在道路掃保方面,他們要求,所有與周邊區縣連接的主幹道路全部做到跨界掃保300米;在裸露土地綠化方面,按照“見縫插綠”的標準實施邊界綠化,圍繞文昌湖轄區邊界,打造超過3000畝的50米寬綠化帶。有了這個創新舉措,原來髒亂差的“三不管”區縣交接地界,現在則成了處處見景的生態綠化帶。在這裡,人們看到的不是髒亂差,而是全心打造的公園化綠地,冬天看綠、夏天看花的生態宜居環境。

小綠植佈景樹穴內有了“微景觀”

說起裸露土地綠化,各區縣的園林部門都有不少好經驗,不過,面積小、容易藏汙納垢成為垃圾聚集處的小樹穴確是常被人忽略的區域。在樹穴綠化方面,文昌湖區也是花了心思的,採訪中記者注意到,包括小龍柏、扶芳藤等在內的一些小地栽植物悄然進了樹穴。在桃花山路記者看到,幾位園林工人正在將一批小龍柏移栽進樹穴內,一個樹穴多的能栽十幾棵,少的也有八九棵。樹穴內,小龍柏、扶芳藤、麥冬等常綠植物各自成景,小而美的微景觀讓人眼前一亮。

文昌湖區地方事業局相關負責人鮑連勇說,他們從春節後就開始準備動工,截至3月12日,這項他們正著力推進的裸露樹穴綠化補植工作,已推廣到全區域,環湖東路、環湖西路、正陽路等10條道路上的3000多個裸露樹穴已有了微景觀。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文昌湖轄區內的裸露土地綠化補植工作已全面展開,目前已排查裸露土地62塊,總面積37萬平方米,覆蓋32塊面積27.3萬平方米,綠化28塊面積9.5萬平方米。鮑連勇說:“這幾天,我們還將重點對慶淄路、旅遊路進行綠化整治和景觀提升,共計完成投資1200餘萬元,綠化面積4萬多平方米。”

建築工地上運料車出入都“洗澡”

作為旅遊度假區,隨著重點項目的紛紛落地和開工復工,建築工地在文昌湖顯得格外引人關注。“要達到區裡制定的生態目標,並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建築工地就一定在揚塵治理方面走在前面,我們對工地揚塵的態度就是零容忍。”文昌湖區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站長鬍順業說。文昌湖科創中心是今年市級重點項目,承建單位安徽水利建設集團為首次進淄企業,對我市揚塵防治標準不太熟悉。針對這一情況,文昌湖區建設局主動上門,幫助施工單位積極開展現場指導和重點監管。他們先是從市內選取了一部分省級安全文明工地,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先後2次組織項目管理人員進行觀摩,推廣圍擋噴淋系統,通過對標管理,項目的揚塵防治標準全面提升。

3月12日上午,記者在文昌湖科創中心施工現場看到,工地除中央的大空地上覆蓋了綠色防塵網外,還沿西南兩側修建了一圈運料路,沿路的圍檔上裝有一排噴淋裝置,噴淋裝置不停地向工地上噴著水霧。胡順業說:“水霧可有效降低工地揚塵。”

有運料車出入,噴淋系統的另一項主要功能還會立刻啟動。駛出工地的車要經過認真地“洗澡”後才允許出門。裝滿建築垃圾的大車,先是經過一圈噴淋系統噴水霧後,駛入凹陷區域裡清潔車輪,然後進入地裝噴淋清潔系統,車輪駛過處,噴淋清潔系統會根據車輛重量及出入等情況,自動開啟噴淋系統。這時,駛過來的車就像進入了“洗車倉”,從地面和左右兩側噴出的清水會將運料車上下左右清洗得乾乾淨淨。“洗了澡”的密閉大車駛出工地,一路上只留下一道水印子。

據悉,這套系統對工地治理揚塵和工地周邊道路清潔起到了很好的示範效用。胡順業說,近期,區質安站、區安監環保局、區行政執法局、第三方服務機構聯合行動對照淄博市揚塵考核細則,對區域內的各建築工地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逐項複核檢查,截至目前,累計出動檢查50餘人次,共計檢查項目7個,所有工地全部達標。

5月底村莊全部硬化實現“戶戶通”

城區乾淨整潔了,農民家門前的環境也要改善。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今年,文昌湖從平交路口硬化和村莊硬化“戶戶通”兩個關鍵點入手,深入開展路域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春節後,經全面梳理排查,他們將區域內現有的約90處需硬化的平交路口全部列入改造計劃,總硬化面積12000平方米,現已完成硬化32處2433平方米。文昌湖區城鄉建設局局長趙爭光說:“剩餘的60餘處平交路口,我們將實行臺賬管理,安排專人推進落實,計劃5月初全部完工。”據悉,他們全力推進的“戶戶通”工程,計劃總投資8000餘萬元,也將於5月底全部完成。

3月12日上午,記者在萌水鎮北衣村村民張成中家門前看到,一條近20米長、寬近3米的土路正在鋪設水泥,兩個工人正在平整路面。北衣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李洪濤說:“我們村裡一共296戶村民,除了主幹道上,一半左右的村民家門前原來是土路,戶戶通工程將讓村民家門前全部鋪上水泥路。”

路通了,不僅家門前乾淨了,而且還可以大力發展各種副業,快速實現致富夢想。“戶戶通”將讓村民們徹底擺脫“一颳風黃土漫天、一下雨腳底全是泥”的生活窘境,政府規劃修好的這些路,將讓他們真正過上乾乾淨淨、舒心踏實的好日子。

(記者 董振霞 通訊員 何旭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