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裡,“兩星一山”的南陽故事

東改線30裡串起一路古文明,在這條路上有一張星光閃耀的名片——張衡博物館,這裡是科聖張衡的長眠之地。

宇宙裡,“兩星一山”的南陽故事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今臥龍區石橋鎮)人,是我國東漢時期卓越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和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世界級人物。

張衡,是歷史的,也是未來的。天文、地理、文學、數學、機械製造、繪畫,張衡在諸多領域都做出了卓越貢獻,這些豐碩成果至今仍在為人類造福。

張衡,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世界上第一臺候風地動儀、第一臺地動儀、第一架飛行器、第一輛指南車……這些“世界第一”,都出自張衡之手。他的科學貢獻被世界所公認,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並且,在浩瀚的宇宙星河中,張衡擁有命名“一星一山”的至高殊榮,後又因南陽擁有張衡,宇宙裡有了一顆“南陽星”。

宇宙裡,“兩星一山”的南陽故事

張衡精神,是無形的,也是深遠的。今日,張衡不僅是一位“聖人”,一張中國古代科學乃至東方古文明的“王牌”,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個象徵符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張衡是世界的,是中國的,更是南陽的。昨日,記者踏訪了張衡博物館。

“日落豐碑暗,風來古木吟” 推開大門,沐浴科學之光

從市區北行30餘里,便來到位於石橋鎮的張衡博物館。山門前雄渾的漢闕和仿漢建築,端莊大氣。“窮五經通六藝賦兩京制兩儀閒吟四愁一生無憾,研七略精九章思三代究三墳漫步八極千載有靈”,門前的楹聯高度概括了張衡的豐功偉績。

推開硃紅色大門,步入中軸甬道,端詳著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細品著他的《二京賦》,仰望著張衡銅像,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張衡開啟科學之光的年代……

公元117年,張衡發明漏水轉渾天儀,這是世界上有明確記載的第一臺用水力推動而自行運轉的天文儀器。《晉書·天文志》載:至順帝時,張衡又制渾象。具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

他寫出了世界天文史上的不朽鉅著《靈憲》,全面闡述了天地生成、宇宙演化、天地結構等天文學思想,將我國古代的天文學研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地動儀,被世界公認為是地震科學的鼻祖;他研製了指南車、計裡鼓車、相風銅鳥、獨飛木雕等奇巧機械裝置,被後人稱為“木聖”……

在中國文學的歷史長河中,張衡還是一位里程碑式人物。他的《二京賦》,把漢大賦推向最高峰,被譽為是漢賦“長篇之極軌”;他的《同聲歌》是文人五言詩走向成熟的標誌;他的《歸田賦》開啟了抒情小賦的新途徑,確立了“七言之祖”的地位;他的《南都賦》風雅大氣,為歷代南陽人所吟誦……

張衡學識淵博,走進哪個領域,總會開出絢麗之花:他寫有數學著作《算罔論》,並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3之間……20世紀50年代初,他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197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張衡山”;1977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太陽系中一顆編號為1802的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因南陽擁有星光閃耀的科聖,2003年,又將編號為9092的小行星命名為“南陽星”……

“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歷史的張衡,永恆的張衡

宇宙裡,“兩星一山”的南陽故事

穿過享堂,來到張衡墓園。墓前兩通明、清石碑,一對殘缺的石獅隔路相望,一道月亮門通向“漢尚書張公墓”。春日暖陽下,墓冢上青草嫩綠髮亮,四周松柏森森,懷古幽思油然而生。

宇宙裡,“兩星一山”的南陽故事

“淯水(今白河)又南,洱水(今泗水河)注之……洱水又逕西鄂縣南,水北有張平子墓,墓之東側有平子碑。”有關張衡墓的記載,最早見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歷史上,張衡墓園建有翁仲、石獸、廟宇、讀書檯等勝蹟,規模宏大,鼎盛於時,歷代文人墨客多有來此憑弔拜謁賦詩題詠。歷經戰亂災患和風雨剝蝕至民國時期,墓園內僅留下一丘荒冢和兩通字跡斑駁的石碑,讀書檯也只剩瓦礫一片……

新中國成立後,張衡墓園的保護工作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1995年成立了張衡博物館。郭沫若曾為張衡墓題詞“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原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濟慈題詞“精儀揭天地、科聖著千秋”……

煌煌千年,淌過歲月的河。一代聖賢張衡雖離我們遠去,但他那憂國傷時、心繫百姓的愛國主義精神,富於實踐、追求真理的科學思想,如川之逝、不捨晝夜的治學態度,襟懷坦蕩、光明磊落的高尚品格卻垂範萬世,成為後人學習的楷模。

如今的張衡博物館,已經從一個單獨紀念科聖的憑弔地,演變成為一座百姓心中的“科學聖地”,張衡文化、張衡精神、張衡思想將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為迎接即將召開的2020中國南陽首屆世界月季博覽會,臥龍區對“東改線”這條道路面向全市公開徵集道路名稱。目前擬定了“平子大道、麗華大道、豐山大道”三個“暫定候選名稱”,供市民投票選擇(請掃描二維碼進行投票),您認為有好的名稱,也可撥打電話:0377—63310150推薦。投票截止日期3月31日。

投票結束,將組織專家結合讀者投票確定道路名稱,並在媒體公佈。評選結束後,將隨機抽取幸運投票獎,併發放獎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