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感染增速平緩,日本是否真的“抗疫有成”?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成為全球性的大問題,意大利、伊朗、德國、西班牙等國確診感染人數持續上升,已達到初期爆發的階段。

而之前除我國外最嚴重的國家日本,近期的新冠疫情增長曲線卻漸趨平緩。截至當地時間3月16日1時30分,日本除遊輪確診了697人外,國內確診人數有818人。

疫情感染增速平緩,日本是否真的“抗疫有成”?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3月1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本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增速已得到控制,“無須發佈緊急事態宣言”,向外界釋放了日本在疫情防控上取得積極進展的信號。

疫情感染增速平緩,日本是否真的“抗疫有成”?

這樣看來,日本是不是已經“抗疫有成”了呢?

日本為疫情防控做了什麼?

日本的疫情增長曲線為何會相對平緩?許多媒體認為日本政府不作為,甚至“為了奧運會隱瞞感染人數”。但事實上,日本政府一直在基於日本國情和疫情變化及時調整相關政策。

疫情暴發初期:確認指定傳染病,重點防止“輸入性病例”

1月24日,日本政府發佈公告勸國民不要前往出現新冠病例的湖北。1月27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官網公開了應對疫情方案的“問答專頁”。28日,政府將新冠肺炎認定為“指定傳染病”。

2月3日,出現確診患者的“鑽石公主”號郵輪在橫濱港接受檢疫,日本政府要求全船人員接受為期14日的隔離。

2月1日和13日,日本政府分別發佈了禁止申請入境前14日以內滯留湖北、浙江,以及持湖北、浙江護照的外籍人士入境。

疫情感染增速平緩,日本是否真的“抗疫有成”?

出現“人傳人”:立即針對具體情況,推出系列措施

2月13日,日本出現首例無接觸史的“人傳人”確診病例後,政府立即出臺第一次疫情緊急對策,撥款153億日元(約合近10億元人民幣),支援醫療檢測、感染者隔離、治療等緊急項目。

2月17日,厚生勞動省公佈新冠肺炎電話諮詢診斷指南,要求持續4日發燒37.5°以上的民眾暫停外出,撥打電話諮詢後再根據指示去醫院就診。

這種做法受到了國際醫學專家的認可,有效防止了貿然上門求醫帶來的疫情擴散,先諮詢再採取行動的做法更為科學有效。

疫情感染增速平緩,日本是否真的“抗疫有成”?

進入防疫關鍵期:發佈基本方針,控制大型活動,增產口罩

2月24日,日本專家會議發表見解稱,“接下來的1至2周將是決定疫情擴大還是得到控制的關鍵時期。”

2月25日,日本政府立刻發佈了《新冠病毒傳染病對策的基本方針》,要求優先治療重症患者,輕症居家療養,以確保醫療資源的合理使用。

26日,安倍宣佈要求停辦全國性體育文化等活動兩週,同時表示要“增加口罩產量”。

疫情感染增速平緩,日本是否真的“抗疫有成”?

堅定防疫態度:嚴格限制人員聚集,修改特別措施法案

3月2日,應首相要求日本全國大部分中小學都開始停課;3月5日,日本政府宣佈從9日開始限制中韓兩國人員入境日本;3月9日,政府宣佈將大規模集會限令延期至3月19日。

3月13日,日本通過《新型流感等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確保首相可以發佈緊急事態宣言。一旦首相宣佈國家進入緊急事態,政府有權要求企業減產或生產某種特定用品,以及徵用民間設施等。

疫情感染增速平緩,日本是否真的“抗疫有成”?

日本人為何一點都不慌?

在這次疫情中,日本國民一點都不慌的態度也讓很多人不解,難道他們都不怕感染嗎?

事實上是因為,日本人在面對多次地震、颱風等災害後,已經訓練出了組織紀律性,並受到過豐富的防災教育,會按照政府的節奏進行防災。

而且,日本國民有十分良好且習以為常的衛生習慣,尤其在流感季節,都會提前預備口罩、消毒液等醫療物資,出行都戴口罩,經常洗手、漱口,室內使用加溼器保持溼度。

疫情感染增速平緩,日本是否真的“抗疫有成”?

由於日本實行的分診制度,日本人在流感季節生病了也不會直接去醫院,而是先去私人診所,既不需要長時間排隊看病,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幾率。

日本私人診所的數量極其龐大,醫生的專業水平也普遍較高,一般的病症都可以解決。如果需要進一步治療,診所會迅速將病人轉至大型綜合醫院就診。這也很大地提高了醫療效率。

感染數字少代表疫情緩解?

是否日本官方公佈的感染數字很少,增速也極為平緩,就代表日本的疫情已經得到緩解了呢?

並非如此,因為日本政府制定的核酸檢測門檻較高,醫院只接受重症患者,確診的病例也大都是重症病人。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負責人鈴木基表示,實際的感染人數極有可能高於官方公佈的數字。

疫情感染增速平緩,日本是否真的“抗疫有成”?

多數日本專家都認為,現在雖然確診人數增速緩慢,但仍是在每日增加中,所以對於疫情防控,現在還不到放鬆警惕的時候。

日本東北大學教授押谷仁稱,目前日本最重要的是預防大規模的集群性感染,儘快控制住不明感染途徑病例的增長,“將有機會以相當大的概率控制住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