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助力復工,按下「新基建」快進鍵

經公開資料整理,3月2日至3月12日,智能互聯網相關領域共計發生35筆融資事件,智慧工業賽道持續領跑,共有9筆;人工智能緊隨其後,有8筆融資;智能硬件熱度提升,共有6筆融資。

從融資輪次來看,本週融資項目集中在中後期,A輪以後項目共23筆。早期種子輪、天使輪項目共5筆,Pre A和A輪項目共7筆。

智能製造助力復工,按下「新基建」快進鍵 | 智能互聯網賽道掃描

*節選6家智能互聯網賽道項目融資

具體的融資輪次和融資金額分佈情況如下圖:

智能製造助力復工,按下「新基建」快進鍵 | 智能互聯網賽道掃描

智能製造助力復工,按下「新基建」快進鍵 | 智能互聯網賽道掃描


3 月 4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的會議上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熱詞。

區別於傳統基建,新基建主要立足於科技端,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在後疫情時期,5G、AI、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賦能智能製造,迸發巨大的潛力,憑藉機器換人、智能調度、遠程運維等優勢,對企業大批量規模化生產、柔性定製化生產等方面效果顯著,在助力企業快速恢復產能和正常生產節拍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智能製造賽道項目的關注度近兩週明顯提升。


有潛力項目集

基於對媒體報道的梳理,我們篩選了智能製造賽道近期被媒體報道的早期項目,與大家分享最受關注的8家公司。

智能製造助力復工,按下「新基建」快進鍵 | 智能互聯網賽道掃描


最受關注的八家公司

1. 秒優科技

服裝領域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秒優科技,成立於2009年,專注於幫助服裝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快速反應。截止目前,秒優科技已完成Pre-A輪融資,過往投資方包括綠洲資本、源碼資本。秒優科技早年以管理諮詢+軟件服務起步,逐步形成了全套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包括服裝雲供應鏈管理系統、服裝智能製造執行系統(MES)、服裝標準工時系統(GST)等,作為軟件廠商服務的服裝生產企業累計達200餘家。

2. 博依特

製造業SaaS產品及大數據服務提供商博依特成立於2014年,憑藉其長期的技術積累和對流程工業過程建模與模擬研究的經驗,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幫助企業提高智能製造水平。博依特已完成Pre-A輪融資,過往投資方包括中科科創。博依特自研的“工業互聯網微服務架構下的基礎材料行業生產數據化運營解決方案”被國家工信部評選為2019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平臺方向)。

3. 聯智科技

非人聲聲學檢測診斷服務提供商聯智科技成立於2018年,致力於解決故障檢修和壽命檢測等工業設備剛性需求,同時,結合聲紋識別、語音增強、語音識別等多種聲學人工智能手段,提供綜合性的聲學人工智能私有云服務,服務領域覆蓋工業、交通、安防、軍工等行業。聯智科技已完成Pre-A輪融資,過往投資方包括圖靈資本、黑馬基金。據瞭解,聯智科技可將準確率控制在98%以上,誤報率在千分之一左右。

4. 全應科技

工業互聯網方案提供商全應科技成立於2016年,全應科技自主研發的ALLSMART全應智慧熱電雲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為熱電生產企業提供實時在線端到端生產工藝優化與控制,能夠有效提升熱電企業生產效率,降低煤炭消耗,提升熱能/電能品質,保障生產安全,減少汙染排放。自2018年以來,已經為華東地區、華北地區、華中地區、西北地區等多家知名熱電生產企業和城市供熱公司提供智能在線運行優化服務。

5. 逗號科技

第三方物流智慧數字化轉型服務商逗號科技,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智能決策助力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截止目前,逗號科技已完成A輪融資,過往投資方包括聯想創投、中集集團等。從智能製造的角度出發,逗號科技推出了“智聯物流雲(C-Link)”三方物流智慧數字化運營平臺,從“軟件、硬件、算法”為三方物流企業提供服務。疫情期間,逗號科技第一時間開發了“疫情防控貨車路況查詢分享平臺”,為物流從業者或生產製造業等對運力依賴性較多的行業有序復工生產提供參考。

6. 中科慧遠

機器視覺技術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中科慧遠成立於2016年,致力於精密視覺檢測領域的產業技術創新,為行業提供尖端、創新、引領的AOI解決方案。截止目前,中科慧遠已完成A輪融資,過往投資方包括聯想創投、丹華資本。以往人工檢測效率是每天1000-1200片,而中科慧遠的機器檢測效率可達到每天4萬-4.5萬片,且出貨品質相對穩定,能保證實時交付。疫情期間,中科慧遠推出“中科慧遠全自動紅外人體測溫系統”,實現了對遠距離、大範圍場景的精準溫度檢測,被檢測人員無需停止、快速通過。

7. 語禎物聯

智能工業物聯網服務提供商語禎物聯成立於2016年,致力於工業物聯網產品研發和應用。語禎物聯以機加工領域為核心服務場景,為設備製造廠和加工廠提供從數據採集到SaaS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語禎物聯已經完成A輪融資,過往投資方包括雲時資本、源碼資本。語禎智能硬件已經兼容市面上95%的設備通訊協議,其協同軟件已覆蓋了機加工場景中的生產製造全流程,產品即插即用,使企業快速完成設備的IOT改造,極大的縮短了產品的交付週期。

8. 湃方科技

工業設備智能管理全棧解決方案提供商湃方科技成立於2018年,通過人工智能芯片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技術,為設備製造商、設備使用商和設備代理商客戶提供跨品類、全棧式的設備管理AIoT解決方案。湃方科技已經完成A輪融資,過往投資方包括創業黑馬、百度風投、經緯中國。其業務主要面對石油、石化、鋼鐵、電力、冶金、水泥、汽車製造等諸多行業,服務超過1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


行業觀點

長江證券分析師於海寧:

海外疫情擴散,全球產業鏈各環節存在不確定性。經濟穩增長背景下,通信網絡作為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符合經濟轉型方向,有望成為 "新基建" 主要抓手,加快建設和發展,行業繼續彰顯 "逆週期性" 屬性。


國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

“新基建”發展空間巨大,但不足以撐起穩增長;因為 “新基建” 項目在逾 17 萬億 PPP 項目庫中佔的比例很小,不足 1000 億元,佔比只有 0.5%,因此,實際上政府將會以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等 “老基建” 託底復甦,以 “新基建” 為主要推手,即 “老基建復甦、新基建加力”。


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

我國應提前做好項目儲備,疫情後大搞基建減稅,對人口流入地區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進行適當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短期有助於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提升競爭力,改善民生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