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一日、一點一滴!他們用堅守與奉獻築起“堅固防線”

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是服務的主戰場

疫情防控沒有旁觀者

在這場嚴峻鬥爭中

蘆淞區的黨員幹部們聞令而動

投身一線,他們憑著一腔熱血履行著使命

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一點一滴地辛勤付出

用堅守與奉獻共同築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

日复一日、一点一滴!他们用坚守与奉献筑起“坚固防线”

王友良:為黨為國為人民,我義不容辭

日复一日、一点一滴!他们用坚守与奉献筑起“坚固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區農業農村局的王友良與其他區派機關幹部一樣,不顧自身安危,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每天在建寧街道徐家橋社區批發集散地,對過往行人和車輛內乘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信息登記,成了他的工作常態。

為了確保節點交接,他積極主動接送隊員、運送設備,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為了保障規矩有序,他耐心向不理解不配合的人員講政策說道理,從不與人紅臉爭執;為了顧全大局,他主動到流動量多壓力大的值守點,積極關心受了委屈扛不住壓力的隊員,做心理疏導……

在他的影響下,值守的全體隊員卯足了一股勁,擰成了一股繩,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王友良說過:“作為一名老黨員,臨近花甲之年了,還能為黨為國為人民貢獻一份微薄之力,是我的榮幸,也是我義不容辭該做的。”

高鑫:世間沒有從天而降的蓋世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逆行者”

日复一日、一点一滴!他们用坚守与奉献筑起“坚固防线”

“爸爸,今天回家吃飯嗎?”面對電話裡的期待,區委組織部的高鑫再一次給出了讓家人失望的答案。而這樣的場景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接到選派機關幹部參與村(社區)一線防控的通知後,高鑫便努力克服了家裡“奶奶年齡較大需人照顧、父親頸椎動過手術行動不便、兒子不滿五歲要人看管”等困難,主動請纓到防控壓力較大的龍泉街道楊柳衝社區參與一線防控。

為了減輕同事壓力,幫助社區築牢疫情一線防線,他在值班分配時,主動要求值“凌晨班”;在深夜換班時,繞路送沒車的同事回家;在值班之餘,還實地走訪瞭解社區防控情況,針對社區實際提出防控建議,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對接解決社區難題。

與此同時,作為市場群綜合黨委書記,高鑫會同各市場群綜合黨委委員在第一時間發出倡議:“號召市場群廣大從業人員合理規劃時間、理性確定返株、返城時間”,為區委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順利推行延遲市場開市的決定奠定了基礎;並且組織湖北籍未返鄉人員及時到所在社區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活動;勸阻有返株計劃的湖北籍經商人員,有效緩解社區防控壓力。

袁富偉:在位一分鐘,幹好60秒

日复一日、一点一滴!他们用坚守与奉献筑起“坚固防线”

作為一名曾經的特戰隊員,區法院的袁富偉始終銘記“在位一分鐘,幹好60秒”。在接到作為白關鎮白關村防疫值守的聯絡員指令後,他第一時間與鎮聯點幹部溝通對接,制定值守方案、安排人員值班表。防疫期間,他認真做好駐村駐企情況每日彙總、意見建議收集及跟蹤辦理等工作,及時將辦理結果向有關部門反饋,並積極做好法院駐村情況總結、上報等工作。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袁富偉堅持“擔當與疫情同在,監督與防控共存”。作為法院工作人員,他協助本院防疫工作辦公室張貼宣傳畫、對辦公樓全面消殺、四處奔走採購防疫物資;作為駐村聯絡員,他上門入戶、走街串巷,主動選擇週末值守,清查進出人員、車輛。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顯責任與擔當。

張傑:一腔熱血赴一線,戰疫守土勇擔當

日复一日、一点一滴!他们用坚守与奉献筑起“坚固防线”

“我馬上就到!”大年初二,正當家家戶戶都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時,白關鎮的張傑卻已返崗開展防疫工作。因聯點3個村,並負責白關鎮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張傑白天要帶領工作人員逐門逐戶進行進行摸排、宣傳、勸導,晚上則要組織人員,帶頭對轄區內四個公路出入口通宵值守。忙起來的時候,甚至連續72小時未閤眼,一天只吃一頓飯。

2月4日,在確認荷塘區確診患者曾到白關鎮竹林村逗留後,張傑立即奔赴現場,帶領鎮村幹部對全村展開排查,勸說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竹林村毛連組全組人員居家觀察,並帶隊日夜值守竹林村,協調調度各項工作。在得知毛連組居民因不能外出缺乏生活必需品時,張傑主動聯繫商戶和志願者,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米麵、蔬菜等物資,切實解決居家隔離人員因限制走動而帶來的生活不便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