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戰“疫”故事 凝聚磅礴力量

□中國人事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 張寶忠

庚子之年,冬春之交,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湖北武漢為中心向中華大地擴散,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威脅。黨中央一聲令下,一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面展開。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新聞宣傳工作發揮著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重要作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宣傳力就是戰鬥力。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聞令而動、加強策劃,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宣傳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宣傳組織、人社部門出臺的政策措施,體現黨和國家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堅強領導,展現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衝鋒在前的英勇精神,讓黨旗映紅抗疫一線,用信心凝聚磅礴戰“疫”力量。

根據疫情防控安排,《中國組織人事報》記者不能身臨抗擊疫情一線採訪,不能感受現場的危險與震撼,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發揮作用。前線疫情防控如火如荼,後方新聞報道不能鬆懈。我們發揮評論的思想性戰鬥性,及時推出《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扛起疫情防控的人社擔當》等8篇評論,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及組織人社幹部積極投身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中去,在大戰大考中踐行初心和使命;連續推出9期圖解漫畫等,生動活潑宣傳黨和國家、組織人社部門的政策措施,以及各地組織人社部門的好做法好經驗;組織撰寫《廣大人才在抗疫戰場書寫愛國奮鬥新篇章》《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等10餘篇綜述,連續推出“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系列報道”專版,生動展現廣大黨員幹部堅決響應黨中央號召,在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中的精神面貌;重磅推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長篇通訊,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傳遞黨中央的關心關愛,在全社會產生廣泛影響,引起廣大醫務人員強烈共鳴,注入溫暖人心的力量;推出《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等欄目,反映抗疫一線火線入黨、廣大黨員踴躍捐款的生動場景;文摘版面持續摘編戰勝瘟疫的歷史經驗,提供科學防疫借鑑,引導理性看待疫情,增強必勝信心。

疫情防控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病毒是我們的敵人;新聞報道就是第二戰場,人心是我們的火力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大災大難前難免人心浮動,各種信息魚龍混雜,各種聲音泥沙俱下,極易導致恐慌情緒蔓延。主流媒體必須發揮輿情的定海神針作用,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良好輿論環境,築牢抗擊疫情的精神長城。

(一)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奮鬥事業永遠是新聞的主題。報道好這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服務好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就要結合當前形勢和報紙定位,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展示出來,把黨員幹部,特別是醫務人員和廣大人才在抗疫中的作用充分展示出來,把他們的精神品質挖掘出來,用真心抒寫真情,用真實打動群眾,通過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為抗擊疫情鼓勁加油、凝心聚力,形成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二)宏大敘事必須堅持正確的思想理論指導。宏大敘事沒有思想就沒有靈魂,沒有靈魂就會跑偏方向。無論是言論引導,還是綜述通訊,都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才能以獨特的視角挖掘時代精神,讓新聞作品展現思想的引領力量,用有魂魄的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是展現全國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疫情防控鬥爭中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篇大綜述,涉及多領域多條線,在多段落敘述典型事例的適當節點,簡要進行議論,提煉精神實質,昇華思想引領,使綜述層次分明,有靈魂之線,許多讀者反映,“報道讀起來很有力量。”

(三)以普通人的視角講述先進人物,提升報道感染力共情力。“沒有誰是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從人性視角,通過運用對比反差、細節描寫,把英雄與普通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有詳有略地說出來,讓讀者自己體悟,才能讓英雄榜樣可信可親可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是獻給抗疫一線勇戰病魔的醫務人員的詩篇,既樸實展現了他們舍家別子、牽腸掛肚的真情實感,又高度頌揚了他們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不是空洞地唱讚歌,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見人見事見精神,網友留言說:“每次讀起這篇報道,都是熱淚盈眶。”

(四)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實現“隔離不隔屏”。運用“兩微一網”精準推送,釋放媒體融合發展矩陣效應,形成多維立體傳播格局,克服疫情帶來的報紙投送影響,以最快速度傳遞黨中央決策部署,打通新聞傳播“最後一米”。報紙公眾號每天更新5次,及時推送疫情防控動態消息,連續推出“疫情防控 人社在行動”政策圖解,圖文並茂推送人社政策支持和便民服務措施,《中國人才》雜誌推出4期人才抗疫電子刊,及時反映廣大人才投身疫情防控的感人事蹟,做到“隔離不隔心”“封城不封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