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課:父母如何科學地面對孩子的校園生活?

必修課:父母如何科學地面對孩子的校園生活?

文 | 理查德·泰普勒 編輯 | 金雀兒

來源 | 布穀聽聽

眼瞅著寒假餘額歸零,孩子們都陸續開學了,來採訪下家長們的心情哈,你是:


  • 內心澎湃甚至有點想笑?終於可以擺脫這個磨人的“小妖精”了;
  • 像是打了雞血,鬥志昂揚,新學期要和孩子一起戰鬥到底;
  • 哭天喊地,不想做早餐!不想接送!不想上補習班!


不管你是什麼態度,事實是都必須要讓孩子接受學校教育。既然別無選擇,不如科學麵對吧!


除了放假,孩子待在學校的時間遠超過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學校生活對孩子而言十分重要。那麼作為父母,就必須要時刻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你很關心他們在學校的生活,並經常參與學校為家長組織的活動。


這樣才能讓孩子安心地享受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四五歲到十七八歲這段時間是孩子們的學習生涯,也會成為孩子們日後最美好的回憶。“個人成長”大師理查德·泰普勒為各位家長列出了以下幾條基本法則,希望能幫助家長和孩子更愉快地度過這段時光。


一、學校是一個整體


必修課:父母如何科學地面對孩子的校園生活?


世上沒有完美的學校。每位家長對學校的各項措施或多或少都會有不認同的地方。


如家庭作業過多,對學生處罰太嚴厲或太輕微,學生必須穿校服,必須課後踢足球,每逢下雨就強迫學生留在室內玩等。


孩子對此更是無能為力。如果父母鼓勵孩子藐視學校體制,只會讓孩子的學校生活更加痛苦不堪。到最後,孩子不僅會經常受到老師批評,而且也很可能會成為同學們取笑的對象。因此,為了能讓孩子擁有愉快的校園生活,父母最好不要把孩子牽扯進家庭和學校之間的糾紛中。


每一所學校都是一個整體,既有你喜歡的地方,又有你不喜歡的地方。如果後者遠超過前者,那麼你可能真的應該考慮換學校。但是,

只要孩子還在學校,那家長就要對學校提出的各種要求照單全收。


這也就是說,即使是對不滿意的事情,你也必須要支持學校的做法。


例如,即使你認為家庭作業太多,也必須要讓孩子認真完成;即使你認為校服很難看,也必須要孩子按學校要求去著裝;讓孩子打曲棍球也如此;教導孩子尊重老師也如此,即使老師未尊重孩子;等等。


如果孩子當面問你:“你認為學校留這麼多功課合理嗎?”那你該怎麼回答呢?你應該對孩子撒謊嗎?這個嘛,我覺得你可以這樣回答:“學校擁有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只要你在校一天,你就要接受學校的教育方式。”


即教導孩子作為社會團體的一員,應該如何合群。

所以,相對於父母是否認同學校的某項規定這一點來說,教導孩子和別人和睦相處更重要。


二、堅決維護孩子的利益


必修課:父母如何科學地面對孩子的校園生活?


雖然家長對學校的規則並不完全同意,但也應該儘量支持學校的做法,不過並非是無條件支持。首先,家長必須要支持學校的政策和體系,因為這是學校教育的關鍵一環。其次,在一些關乎孩子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家長便不能總是聽之任之。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你和他們站在同一戰線上,要讓孩子時刻明白,當出現嚴重問題時,父母是唯一能支持他們的人,有時,這種支持對孩子們十分必要。


有時候,當大人回想自己孩童時代的無力感時,內心還是很痛苦。有時候,你可能覺得孩子們看起來似乎也沒有那麼痛苦。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我們兒時那種能力和技巧來對抗這種體制,相反他們已經習慣了屈服於老師的權威。那麼這就是家長該介入的時候了。


當然,這並不是主張父母要怒氣衝衝跑到校長辦公室,強烈指責校方。而是說你應該讓校方知道你可以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看待問題,然後再慢慢引導他們瞭解你的想法。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學校認為你是一名不常抱怨的家長,那麼他們會嚴肅對待那些令你不滿的事情。但如果從孩子上學起,你就一直在不斷抱怨、挑剔學校的各個方面,那校方就會認為你不易溝通,那麼,當有真正重要的事件發生時,校方就不太可能願意傾聽你的意見。


孩子需要知道,當事情超越其力所能及的範圍時,父母會在身邊支持他們。

三、校園霸凌是嚴重事件


必修課:父母如何科學地面對孩子的校園生活?


我認識一個名叫耐德的孩子。他很討厭自己的名字,因為這個名字和太多東西諧音了。他的同學顯然也發現了這一點,常常拿此來嘲笑他。“耐德,耐德常尿床”就是同學們最愛念的順口溜。他們覺得這很有趣,但是這對耐德來說卻是一種侮辱。


很多孩子可能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經歷,但很多家長基本上都不把這當回事。他們告訴孩子:“如果是被打了那很嚴重,但同學間調侃幾句沒什麼大不了的。”


然而育兒有道的父母都知道,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被調侃幾句當然比每天被揍好一些。但是,並非所有的嘲諷都應該被列入調侃之列,有些諷刺會對孩子造成極深的創傷。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不論是被某個同學叫難聽的綽號,還是被班上所有同學排斥;不論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別的同學踢了一腳,還是常常被一群不良少年毆打;孩子的內心是痛苦、是高興抑或是無所謂,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不論父母對調侃、嘲弄、恃強凌弱等有什麼樣的理解和定義,評估問題嚴重程度的唯一方法是孩子自己的內心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受到傷害、感到委屈,你就要有所行動。同時依據不同的情況,父母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應對之道,不管你怎麼做,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只要是他們覺得嚴重的事情,你都會十分重視。


另外,我想提醒你一點,直接找對方的父母理論,這聽起來並不是個好主意。你一定要小心謹慎,以免與其他家長髮生正面衝突。在這種情形下,雙方家長多數會以生氣、陷入僵局收場。


所以,除非你非常確定這種做法可以緩解甚至解決問題,否則千萬不要這樣做。


四、教導孩子保護自己


必修課:父母如何科學地面對孩子的校園生活?


這條法則並不是建議你“教導”孩子以牙還牙、睚眥必報,而是讓你時刻做好面對校園霸凌的準備。


如果你的孩子正面臨著校園霸凌問題,你能做得最緊要的一件事就是教導孩子,在問題變得不可收拾之前好好解決。


不過,你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受到欺侮嗎?因為他們有異於別人之處。


研究人員也發現,有 75% 的孩子曾經因為外觀而被同學調侃或欺負,最終變得整天悶悶不樂。事實上,5 個孩子當中就會有1人曾經因為太害怕而選擇逃學、裝病來逃避別人的嘲諷。

面對層出不窮的校園霸凌事件,社會上提出了兩種觀點,但這兩種觀點可謂大相徑庭:


  • 一種觀點是父母應該告訴孩子要反擊。雖然這個方法可能會奏效,但也常常導致問題惡化;
  • 另一個觀點比較普遍,即對恃強凌弱置之不理,霸凌事件就會自然停止。有些家長確實會這樣告訴孩子,因為他們希望事情真能如此,但結果卻恰恰相反。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面對校園霸凌的施暴者時,一定要抬頭挺胸、信心滿滿、毫不怯懦,同時要直視對方、改變話題,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當然,這招不會每次都管用。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本來就是一個自信、注重儀容的人,那孩子受欺負的可能性就已經降低了一大半。


孩子在學校遭遇校園霸凌,錯不在父母,也不在孩子。關鍵的一點是不要讓其他孩子有機可乘。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避免成為恃強凌弱的受害者。


首先,一定要確定孩子能做到以下幾點:


  • 有自信,能自我肯定;
  • 保持正常體重;
  • 外表整潔(乾淨大方,頭髮、指甲修理整潔)。


這是避免引來別人嘲笑最基本的幾點。然後在此基礎上,讓孩子知道敢於直視別人的重要性,一定不要讓自己看起來一副怯生生的樣子。


無論怎樣,面對校園暴力,父母一定要盡其所能,防患於未然,讓自己的孩子遠離校園霸凌。


五、容忍孩子的朋友中那些你不喜歡的人


必修課:父母如何科學地面對孩子的校園生活?


在孩子的朋友中,有沒有你不喜歡的孩子?例如,在幼兒園裡,乘人不備扯人頭髮的搗蛋鬼?班裡那個今天跟你最要好、明天就不理你的小女生?愛逃學的15 歲初中生?


的確,在孩子的學校生涯中,會有些你不希望他結交的朋友。你也許覺得他們會惹你的孩子生氣,也許認為他們會帶給孩子不好的影響,如唆使孩子頂撞老師或逃課等。


遇到這種情況,你該怎麼辦?


父母要容忍這件事。即使你不喜歡孩子的朋友,也要讓孩子自己選擇和哪些人做朋友。


孩子可能要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慢慢發現父母努力給他們傳遞的價值觀,所以他們必須要有和損友交往的經驗,才能分辨出誰是益友。


因此當孩子結交了一群瘋狂的朋友時,父母不要過於自責,內心一定要堅信自己良好的養育方式必定會發揮應有的威力。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從朋友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再說了,你怎麼知道孩子結交的朋友不好呢?


就我個人而言,雖然在孩子的朋友中,我會更喜歡某些孩子,但是我也很樂意容許那些我不喜歡的孩子存在,因為我知道,即使是最不得我心的孩子,也可能會給我的孩子帶來某些值得擁有的東西。


六、記住,你是孩子的父母,不是老師


必修課:父母如何科學地面對孩子的校園生活?


作為父母,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學校表現優秀,考試得高分。有些父母甚至會想得更遠,希望孩子以後能考上名牌大學。所以,父母有時候真的會忍不住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例如,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利用空閒時間給孩子補一些額外的知識等。


但其實這樣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而且也很容易讓孩子不堪重負。


授業解惑是老師的責任,專心學習、好好考試是孩子的責任。父母並不是兒女的老師,你可以容許孩子犯錯,然後讓他們自己學習改正,但你無需糾正他們。


例如:


  • 父母可以向孩子不斷強調在前面提過的那些孩子在學校學不到,相比之下,這些技能比學業成績更重要;


  •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嘗試新的事物,發掘新的興趣,結交新的朋友;
  • 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廣泛閱讀,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勇於發問,有自己的主見等。


有時候,學校生活會很輕易主宰孩子的全部生活,所以孩子需要父母幫助他們拓寬生活視野。


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到了老師的訓斥,那當他回到家時,家長就無須再批評他了。否則,你就是在暗示孩子,你認為老師不夠權威,這樣一來,你就破壞了學校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不過,你可以告訴孩子:“即使你不同意老師的處理方式,你也應該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既然老師已經批評過你了,那我就不再多說你什麼了。”然後改變話題,和孩子談些別的事情。


你要明白一點:孩子越大,學校的事情就會佔據他們越多的時間,功課也會越來越多,考試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放學回家後,父母能給孩子一個喘息的機會對孩子來說更加重要。


七、不要嬌生慣養


必修課:父母如何科學地面對孩子的校園生活?


我敢說,你孩子的班上一定會有些孩子常常缺課。


特別是寒冬時節,一些孩子常常因為咳嗽、感冒或者自我編造的過敏症狀而曠課,因為他們是被父母裹在羊毛毯中呵護著長大的,一時半會兒還適應不了這麼“嚴酷”的天氣。他們也常常因為手指受傷,或早上有點不舒服而不上場打球、不下水游泳。


我有個同學,他每次發生嚴重季節性過敏時就待在家裡,不來上學。一整個夏天缺了很多重要的課。同學也習慣了班裡沒有他。等他秋天回學校上課時,突然發現自己早已經無法再融入到班集體中了。


而且你知道嗎?他家有一個很大的花園,所以待在家裡反而加重了他的花粉過敏。


這些年來我發現那些隨便讓孩子不上學的父母,自己本身也常常因為一點頭痛、感冒就不上班。所以他們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常常會因為輕微流鼻涕,就顧影自憐,期待別人關心,變成那種只要覺得有點不舒服就請假不上班的成年人。


我想對這樣的父母說:“如果你感冒了,不管是上班還是在家,感冒都不會好,所以還不如去上班。”孩子也一樣。但如果你給孩子樹立了動不動就缺勤的“榜樣”,那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沒有一點好處。


當孩子進入職場後,如果因為出勤率而沒有得到晉升的機會,他們肯定會對你有所埋怨。


作為育兒有道的父母,你培養出的孩子應該是有毅力、堅強的人,而不是性情乖僻、病怏怏的花蝴蝶。


當然,如果孩子真的生了病,我們肯定要讓孩子在家休息,但如果孩子健健康康、活蹦亂跳,那就沒有讓孩子曠課的必要了。


父母不要溺愛孩子。當孩子生病的時候確實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照料,但是不要讓孩子認為,這是請假的好藉口。


八、是否努力唸書是孩子自己的選擇


必修課:父母如何科學地面對孩子的校園生活?


在學校裡,不管是考試還是學業評估,孩子都想獲得好成績。或許他們真的是想好好學習提高自己的成績;或許是為了想要在某學科表現突出;或許是為了想修某一門課;等等。


無論如何,他們必須要考試及格,甚至必須獲得高分才能過關。


他們自己很清楚這一點,因為老師會不厭其煩地每天重複,身邊的同學也會反覆提醒,連他們自己也會不斷地告訴自己。所以父母就真的沒有必要再一遍又一遍地告誡他們了。否則,太多的壓力反而會招致反效果。有時甚至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問題。


那麼,父母的責任是什麼呢?


首先,父母需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


其次,父母還要考慮到考試對孩子所造成的巨大壓力。即使一個人考試成績不佳,照樣也可以成為一個自由快樂的人。


但是如果你認為孩子的壓力不夠大,對學業不上心、家庭作業總是敷衍了事,那又該怎麼辦呢?


在這種情形下,父母可以強調成績對未來的重要性,但無需告訴孩子要努力用功,也無需因孩子看電視或和朋友出去玩而訓斥他們。


最好的方法就是問孩子:你有多少把握能保證這次考試及格呢?你想過如果考試不及格會怎麼樣嗎?


如果孩子不願意努力學習,即使把他們關在房間裡,也不一定能讓他們好好唸書。所以,父母與其給孩子施壓,倒不如成為他們的避風港,拯救他們逃離沉重的負擔。


我相信,當孩子明白父母不會逼著他們學習時,他們就能做到自我規範,認認真真地把功課做好。


請記住:是否努力唸書是孩子自己的選擇。


本文選摘自作者暢銷書《極簡父母法則》

理查德·泰普勒:


歐美暢銷書“泰普勒人生法則系列(Rules)”圖書的作者,其人生軌跡豐富多彩,在其30年的工作生涯中,涉獵了諸多領域,在不同企業內負責過不同的工作,現在他自己創業,同時經營幾家公司。他的個人成功促使其開啟了傳道授業解惑的旅程,與大眾分享他的成功法則。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超過240萬人在按照他所建議的法則行事。有評論家認為,理查德的文字風格,既不是那種冷硬命令式、聽多了讓人覺得苛刻的“教科書風格”,也不是溫柔多情式、聽久了讓人覺得黏糊糊的“中央空調風格”,而是一種介於兩者之間溫暖又不失客觀的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