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製片人耐安:不要計較創投平臺錢多錢少,能真正幫助年輕人最重要

在疫情的影響下,電影行業受到巨大沖擊,無法開機、劇組停擺,後期公司也因復工問題無法高效運轉。創作劇本,成為不少導演、編劇在隔離期間的最佳選擇。

當疫情過去、電影市場回暖,電影公司對優秀劇本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段時期所誕生的劇本,極有可能出現在2020年的創投平臺等待“檢閱”。2019年雖然被稱為電影寒冬,但全年各個電影節展上的創投會卻顯著增多,國內一些大型電影公司也紛紛參加,搜尋優秀的項目和優秀的青年創作者。2020年的創投活動,或許在數量上有所減少,但對欠缺優秀作品的影視公司來說,對好內容的需求或許將會更加迫切。

如何在2020年下半年的創投市場,憑藉劇本獲得更多評委、公司的青睞,開啟影片下一階段的拍攝和製作?在2019年12月,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2019電影劇本交流會上,界面文娛記者對話評委耐安,聽她分享一年來參加眾多創投會擔任評委的感想與理解。

早在1994年,耐安就開始以獨立製片人身份進入電影製片行業。她與婁燁導演多年來長期合作,製作過包括《週末情人》、《蘇州河》、《春風沉醉的夜晚》、《推拿》、《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知名作品。此外,她也有著眾多歐洲市場的聯合制片經驗。

「专访」制片人耐安:不要计较创投平台钱多钱少,能真正帮助年轻人最重要

2019年是耐安的“創投評委年”,用她的說法,從2月柏林影展開始,她幾乎每個月都在參加評審活動,一直到12月的2019電影劇本交流會,“沒有斷過”。在這一年的評審和觀察中,她看到了不同創投平臺在打造風格和定位上的嘗試,也看到了青年創作者們的在確立自身個性上的追求。

“無論寒冬也罷,酷暑也好,讓我感到欣慰的是,這一年跑下來,至少讓我瞭解到同行們,都還在努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接觸到的年輕的新生力量,會帶給你一種克服寒冬的信心。”希望如同耐安所講的這樣,在疫情過去之後,中國年輕的電影創作者們,能夠拿出更加豐富多樣精彩的作品,克服寒冬。

「专访」制片人耐安:不要计较创投平台钱多钱少,能真正帮助年轻人最重要

界面文娛對話耐安:

界面文娛:今年你參加了眾多的影展和電影節,為什麼選擇在今年把精力都放在做評委這件事上?

耐安:我基本上每個月會參加一到兩次各類影展的選片或評審工作,其中也包括創投會的評審及其他輔助性工作,大概從年初柏林影展開始,一直到現在12月,沒有間斷過。比如像FIRST或者金馬這些創投可能大家比較熟悉,還有一些新的活動目前知名度雖然不高,但運營和組織工作也都想努力做的更加專業和成熟。具體到擔任評委,事先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除了需要看每一部入圍作品,通常我還會抽空看每個作者之前的作品,想更多地瞭解他們,所以牽扯的精力和時間就多一些。儘管如此,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吧。這是年底前最後一次,準備停了。

做評委這件事,對我而言相對比較簡單,就是拿出足夠的時間而已,因為拍戲的時候,根本沒有這個可能。之前做片子比較辛苦,所以今年用了一年的時間來調整狀態,然後準備再次投入戰鬥。(2020年1月6日,耐安監製的新片《柳川》開機,該片張律執導,倪妮、張魯一、辛柏青主演。)

界面文娛:是為了青年導演的培養嗎?

耐安:對,這一點很明確,主要目的是為了扶持青年導演,希望能幫助到青年導演和他們的作品。這一整年都是圍繞這個主旨工作,非常明確。

界面文娛:你對今年各個影展的創投有什麼感想?

耐安:感想,可能很個人化……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怎樣,無論這個創投會規模或大或小,舉辦的期數或多或少,我們服務的時間或長或短,對於所有與電影相關的工作,我看到大家都是全身心的(投入),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专访」制片人耐安:不要计较创投平台钱多钱少,能真正帮助年轻人最重要

界面文娛:項目方面呢?我看了其中的幾個,會發現類似的項目還是不少,有一些項目會出現在好幾個創投裡。

耐安:你是想問,為什麼會比較集中、同質化吧?沒辦法,這可能不單涉及創作侷限的問題。不過這些項目之所以能夠入選,除了有一定程度的未來開發潛質、還是具備基本的專業水準的,其實並不多。我參加過的評審團,合作過程都比較和諧,不管大家的電影趣味有什麼不同,但對一個東西的判斷,還是很一致的,我認為這也是一種驗證。你說的這種現象在任何地區或者平臺都可能出現,影片評選也是,比如我們有時候說,今年在戛納威尼斯柏林看了哪個片子覺得不錯,最後發現,能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或者能被大多數人欣賞和推崇的,其實就那幾個。創投項目也是一樣,今年報名的基礎數量很多,FIRST將近800個,海南也有五、六百個,但是經過層層檢驗篩選之後,最後能進入終審評委們視野範圍的,不外乎是這些。我只能說很正常。

年輕導演在創作以及項目推進過程中,即便還只是在文本階段,得到一個哪怕是初步的認可,對他們很重要,而且在後續項目融資和吸引合作伙伴方面,也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大部分導演和製片人,在有合適機會的情況下,會嘗試多投。各個創投會都有報名和評選規則方面的限定,有的要求必須是第一次,也有允許三次以內的。

界面文娛:項目本身是否曾獲得過獎,對之後再參加創投會的評委考量產生影響嗎?

耐安:這個不是絕對的,唯一不變的標準是,最終的獲獎作品應該能夠代表這屆創投會的水準和品質。評選是一個非常複雜而審慎的考量過程,每個創投會的定位也有所不同,近年隨著企業在創投活動中設立獎項,以及市場評審的加入,有時候也不得不權衡。儘管想幫助更多的人,但寧缺毋濫,獎項空缺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總之,不可能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則進行評選。

「专访」制片人耐安:不要计较创投平台钱多钱少,能真正帮助年轻人最重要

界面文娛:什麼樣的作品會讓你更希望有機會參與、合作?

耐安:各種類型都有可能,首先是個人感興趣的,我比較注重導演的視聽語言能力和創作個性。對待新導演,因為(他們的)經驗和能力還不是很成熟,要有寬容度,沒法要求他各方面已經足夠優秀,有些東西還需要培養需要訓練。這也是舉辦創投會的意義所在,年輕人在這裡有進一步學習的機會,包括被傳授經驗,獲得資源或資金上的支持;同時行業相關機構和投資者有更多渠道尋找項目,發現人才。這種情況下,作品特點和創作個性顯得格外重要。我當然也希望通過這個過程,物色想合作的新導演。

界面文娛:會不會在這些青年導演中,看到一些對某些知名導演風格的模仿?這樣的項目會不會更容易拍出來?

耐安:至少我接觸到的作者,還沒有人想去刻意模仿誰,有強烈創作意圖和個性的導演,都不會願意這樣做的。廣泛意義上來說,模仿大師風格也是一種學習和致敬,所以我建議青年導演不妨把模仿作為訓練和功課來做,僅此而已。

「专访」制片人耐安:不要计较创投平台钱多钱少,能真正帮助年轻人最重要

界面文娛:國內現在這麼多影節、影展都擁有創投單元,基本上各自有怎樣的風格,其實還算相對明確的吧?

耐安:一個創投肯定希望樹立自己的風格或者說特點,但這是需要經過多年培育才有可能形成的,成功與否我們暫且不論,據我所知這種願望都是明確的。國際影展上不少著名的創投性質的平臺,一般都有著自身鮮明的特性,這也是他們成功的標誌之一。國內這兩年逐漸出現不少新的創投平臺,是產業和市場發展的自然需求和必然結果。現階段來看,當然是多多益善。

這些創投平臺各有各的優勢,同時也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我更多關注的是,他們是否真正幫助到了年輕人,這個最重要。不要去計較哪家創投給的錢多錢少吧,只要有這份心,盡了這份力,我認為就是好的。

界面文娛:創投會也能看到一些國內大型電影公司的身影,他們自己其實有著成熟的項目孵化流程,是什麼促使他們開始去創投找項目了?影視寒冬嗎?

耐安:從市場豐富性和作品多樣性的角度來說,大公司僅僅依靠自己來孵化項目,可能還不夠。至於別的原因,我沒有資格下結論,事情還在不斷地變化……我預測之後會有更多公司進來參與,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反正不會比2019年少。

「专访」制片人耐安:不要计较创投平台钱多钱少,能真正帮助年轻人最重要

界面文娛:可以說不管從行業內部,還是我們媒體的關注上,創投單元近幾年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

耐安:有點兒風起雲湧的意思。我參加過的創投會,有些是今年才開始的,比如平遙是第一屆,廣州也是第一屆。另外,像“新片場”已發佈了明年啟動創投活動的消息,還有些其他的也在籌劃之中。

界面文娛:有不少製片人也是隨著導演共同成長的。現在的創投中,大家對青年導演、編劇的關注很多,那青年製片人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成長可能比較好呢?

耐安:其實創投會的活動,不止是幫助年輕的創作者,同時也在幫助製片,以及那些有志於做製片的年輕人。我切身體會,在幫助和培養年輕製片上面花費的心血、時間和精力,跟幫助年輕導演不相上下。

年輕製片的成長,更多需要在實戰中積累經驗,如果能全程跟兩三個項目下來(前期、拍攝,後期),一般就可以獨立做一些不太複雜的小型項目,相對會比較安全。學習的方法和路徑很多,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即可。既可以搭檔一位長期密切合作的導演進行,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也可以通過跟不同的導演合作,博採眾長來完成。大多數想成為製片的年輕人,可以嘗試先進入劇組實習,有機會跟隨專業的製片團隊工作,過程同樣是有效的。

界面文娛:似乎對他們的相對關注度少很多。

耐安:對,這很自然,製片人按說是幕後工作者,很多時候就應該躲在後面。除必備的專業素養之外,製片人這項職務還可以簡單理解為:是領導同時也是服務員。個人觀點,這意味著你根本沒空去出風頭,清醒且低調為好,從事製片工作的,從一開始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专访」制片人耐安:不要计较创投平台钱多钱少,能真正帮助年轻人最重要

界面文娛:你早期作為製片人,做項目困難嗎?做普通的項目和婁燁導演的項目,會有什麼不同嗎?

耐安:當然,不光早期,現在也一樣困難。

每一個項目都是不同的,導演不同故事不同, 操作思路也會隨之不同,但有些步驟依然很套路,因為你需要按照一種符合行業習慣和規則的方式開展工作,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大致情況是,在劇本完成後,根據作品內容及類型的不同,把項目書發給對標的投資公司、投資人,請他們看是否感興趣,能不能做,然後儘可能為項目搭建一套合適的資金結構和製作團隊,進行資源整合。作為一名職業製片人,會根據項目的不同情況,在瞭解導演創作需求的前提下,為他配置對項目幫助最大的組合,這些只是第一步。製片人工作是貫徹項目始終的,從創作到操作,再到製作,甚至到宣發,不一而足。很想強調的一點是,單純的金錢,從來不是一個導演能否拍出好作品的保證。

界面文娛:一年來這麼多次的創投評審經歷,這些年輕人給你建立了怎樣的一個印象?

耐安:無論寒冬也罷,酷暑也好,令我感到欣慰的是,這一年跑下來,至少讓我瞭解到同行們,都還在努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有幸接觸到許多年輕的新生力量,他們帶給你一種克服“寒冬”的信心,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不是漂亮話,有時候看似是我在幫助他們,但其實反過來,是我從他們那裡汲取了很多力量,他們是中國電影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