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 公共法律服务不缺席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市法律服务中心坚持疫情防控与法律服务相结合,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切实减轻疫情对当事人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有效化解因疫情带来的法律风险,提供各类法律服务和帮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序,全力做到“疫情防控不放松,业务开展不松懈”。

法律服务全时效

  自春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值班律师始终战斗在战“疫”防控前沿,全时效做好法律服务,让法律服务“不打烊”,尽最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市法律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优势,全力保障法律服务质量,保证专业人员和社会律师值班值守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热线平台,坚持简化管用、务实便捷、效率优先的原则,提高法律服务质量。积极优化法律服务工作方式,引导群众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和网络平台寻求法律服务,并对确需现场办理的,开展预约服务。自疫情开始到现在,共解答“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咨询近800人次,除了解答法律咨询外,还有效地疏导了咨询人的情绪。与此同时,市法律服务中心畅通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办理,充分发挥线上服务优势,积极解答群众法律咨询,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筑起强有力的法治防护墙。为了能让群众了解法律援助、仲裁、公证等法律服务办理方式、流程,市法律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对相关内容进行持续深入宣传,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增强宣传效果,力促群众应知尽知。

法律服务护战“疫”

  疫情期间,市法律服务中心暖心发力,全力护航战“疫”攻坚,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和涉疫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疫情期间最美逆行者,我市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冲锋一线。市法律服务中心积极为我市所组织奔赴武汉的援助医疗团队做好公证公益服务,对医疗团队的医护、防疫人员申请的委托、声明等涉及人身权益公证实施免费办理。对参与疫情防控的医务工作者、军人、政法干警、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群体、患病群众及其家属提供免费公证法律咨询。为营造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战的良好氛围,市法律服务中心及时开通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建立快速受理办案机制;免费为企业、个人等针对疫情的捐赠行为办理公证,为有关部门或者公益性社会组织保管、使用捐款捐物提供公证服务,以增强公益活动透明度和公信力;为社会紧缺物资的配发进行现场监督,配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取证,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并对公证费用予以减免。

法律服务助复工

  随着复工复产潮的来临,疫情防控工作也进入关键时期。市法律服务中心采取多项措施,帮助企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妥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市法律服务中心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开通专项仲裁服务,实行案件优先受理,落实专人负责办理。对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在办理部分公证事项时,按照收费标准给予20%的减免,并为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大损失、复工复产困难的企业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精准高效的政策解读和法律服务。对与从事民生和疫情防控保障物资生产的重点保障企业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作为申请人的,减收20%的受理费和处理费;受疫情或防控措施影响导致正常生产经营等活动受到重大影响的中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和个人,减收20%的受理费。为了进一步减少企业损失,市法律服务中心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缩短审理期限,助力企业恢复生产、健康发展。

法律服务暖民心

  佟志国是市辽西公证处的一名公证员,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2月中旬正是疫情防控最艰苦时期,公证业务却有增无减,通过热线平台佟志国了解到有两位当事人分别要办理继承和委托公证,因为涉及到当事人亲属身患癌症病危在医院救治,又非常着急的情况下,经请示,领导同意特事特办、上门提供服务。佟志国主动请缨,和办案同事在与家属沟通后,先后两次到医院病房分别为两位当事人顺利作了公证,及时出具了公证书,化解当事人及家属难题。疫情期间,市法律服务中心推出一项项暖心措施,让每一位当事人在战“疫”中感受到来自法律服务的温暖。启用了个人经济困难声明制度,可以先行受理,事后补办;对无法进行网上银行交费的申请人,缓交仲裁费至仲裁案件开庭前……一次次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充分彰显出公共法律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市法律服务中心将继续把疫情防控期间为当事人及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法律服务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的工作来抓,进一步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社会影响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