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50創1年新低 核心資產“底”在哪裡?

週二滬深股市似強實弱,其中代表上海市場“領先指標”的上證50,盤中創出了1年來的新低。不僅如此,近期各大市場的成分指數均呈現出大幅領跌的勢頭。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成分指數標的股為首的核心資產屬於系統性調整,投資者應在超跌後再從長計議。

具體來看,代表上海市場的成分指數“上證50”,在本週二早盤急速殺跌,盤中連續跌破了2020年2月3日和2019年5月27日兩個重要底部,基本回補2019年2月25日上跳缺口,創13個月新低。50家成分股中,20家收漲,3家收平,27家收跌。其中,復星醫藥以8.31%的戰績遙遙領漲,遠超第2名“三安光電”2.50%的上漲幅度。不過,跌幅榜卻有些“狠”,山東黃金暴跌5.11%,上海機場大跌3.32%,中國人壽、海爾智家、中國國航、工業富聯、萬華化學、貴州茅臺跌幅均大於2%——它們的急跌,無疑是上證50創出1年新低的重要推手。

實際上,各大市場的成分股也就是大資金熱衷的“核心資產”,在近段時間大幅領跌。最近9個交易日,除了上證50大跌13.03%外,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跌幅分別達到了15.79%、16.62%、16.79%,同期上證指數、深證綜指、中小板綜、創業板綜跌幅分別是11.68%、14.69%、14.86%、15.18%。

“成分指數領跌是未來長期牛市來臨前必須經歷的陣痛。”銀河證券江南大道總經理唐賀文對上游新聞記者表示,“通常情況下,牛市中的大級別調整或者長期熊市中的最後一跌,往往是藍籌股也就是核心資產股補跌,其原因在於核心資產股在牛市中不管有沒有突出表現,在熊市中它們往往會表現很好,而其他絕大多數股票則處於價值迴歸過程。但由於熊市結束時,藍籌股與題材股的估值往往是比較接近的,因而熊市期間藍籌股估值相對偏高而題材股估值相對偏低的差距,會伴隨著系統性調整而得到修正。所以,長達4年的核心資產行情後,近期持續領跌實屬情理之中,核心資產連續領跌,恰恰是未來牛市來臨前的必要條件(預計這個過程不超過5個季度)。對上證50而言,它創出了1年來的新低,言下之意就是上證指數很快要創新低了。就上證50來看,2018年下半年的整理平臺,具有較強的支撐作用,距離目前點位10%左右,折算下來上證指數2500-2550區間。投資者可在強支撐位附近,積極建倉符合‘新基建’主題的績優藍籌股。”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