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加谷珪一把中國視為“不可與之戰爭的國家”轟動全球


日本學者加谷珪一把中國視為“不可與之戰爭的國家”轟動全球

這兩天全球最火的文章是日本學者加谷珪一所著《戰時凸顯中國製度優勢》,現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他得出的結論是:中國是一個“不可與之開戰”的國家。在中國成功戰勝疫情之後,世界金融機構一定會加大對中國的投資,而且,各國公共安全系統都會學習中國的經驗。

文章從四個方面講述中國抗戰疫情的情況:

一是中國從基層開始的高度組織動員能力;

二是中國人的心很齊,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意識深入骨髓;

三是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保證了物資大規模生產與配送;

四是基礎設施的優勢,水電通訊在戰時高效正常運行,社會秩序極為平穩

以下為日本學者加谷珪一的文章《抗疫對策凸顯中國可怕的“戰爭遂行能力”》(節譯)

雖然(日本)國內對WHO的批判之聲越來越高,但中國的應對是否得當姑且不論,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舉動高度關注乃是事實。因為,以處置疫情為代表的應對緊急事態的能力與該國的戰爭執行能力完全一致。中國通過此次危機的應對,展現了包括政治在內的所有手段,應同美國一樣,被世界各國認為“絕不能與之發生戰爭的國家”。日方有必要關注這一系列動向。


——泰國和日本均處於中國影響之下。

傳染病的擴散與人和物的流動密切相關。為了封鎖感染擴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事發國的整體物流(兵站)能力也會面臨考驗。換言之,這次抗疫事件具有很強的地緣政治要素。加拿大BlueDot公司的智能模擬顯示,越是人員往來密集、經濟依存度高的國家之間,疫情越容易擴散。泰國是東南亞的核心國家,疫情最先擴散到曼谷,說明泰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國經濟的左右。儘管日本存在一種應把泰國從中國剝離,要向該國推廣高鐵等強烈主張,但地理位置上來看,泰國已經在中國的勢力範圍下。這個推理同樣也適用於直接日本。在日本的進出口總額中,中國遙遙領先於美國。一個冷酷的現實是,在地緣政治世界,日本已經在中國的影響之下。

雖然(感情上)難以接受,但客觀現實是,從地緣政治角度角度看,中國正逐步重建過去的“冊封體制”,(所不同的)只是中國不要求周邊國家朝貢,而是給周邊國家以巨大支援。儘管有人聽到這種觀點會暴怒,但地緣政治不是一廂情願的,不會照顧你的情緒。它告訴我們,如果要把對抗中國作為國家戰略,就必須在看清現實的基礎上有充分的準備和決心。


——平時供給越豐富,遂行戰爭的能力就越強。

地緣政治常識是,國家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與其遂行戰爭的能力完全一樣。為控制疫情擴散,中國投入的物力規模前所未有,在疫情中心城市武漢,中國從全國調集重型設備、施工人員和醫療器械,同步突擊建造兩家擁有1000至1500張病床的大型醫院,建設週期只有8天。截至1月底,已有6,000名專業醫療人員進入武漢,另外還編成了4000人的醫療團隊。 在完全封閉的武漢市,雖然有些地方物資短缺,但從後來市面的平靜看,可以想象,全國的物資已通過物流網彙集到了這裡。

在日本,一談起非常時期的兵站運輸,很多人會認為應該是專門由軍隊等應急部門承擔,而事實並非如此。儘管軍隊等國家部門會當然成為物流運營的核心,但歸根結底民間物流網才是承擔物流的主力。平時,如果社會交換物流量巨大甚至富餘,緊急情況下只要將其中一部分轉向應急物流就可產生巨大的運輸力;如果日常生活中醫療服務很豐富的話,緊急情況下就可以確保足夠的醫療人員應對危機。簡單來說,越是日常生活豐富、消費活躍的社會,對戰爭等非常時期的應對能力就越高。

難以忘記的史實是,在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犧牲了全部國民生活來進行戰爭。與之相比,擁有壓倒性經濟實力(相當於當時日本GDP的10倍)的美國,即使在戰爭中,一般國民日常生活也沒有太大變化,還是像往常一樣享受週末的燒烤和兜風。


——中國的實力到底有多大

中國的網商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大,物流網已實現獨立進化。在主要城市建立了可以與美國匹敵的強大物流系統,物流中心也在推進智能化,國內運輸能力較以往有了飛躍性進步。中國目前的航空運輸能力是日本的4倍以上,正逐漸逼近以航空運輸能力強大著稱的美國。儘管是國土遼闊使然,中國的公路總長度也是日本的13倍,轎車保有量已達到日本的2倍多。中國鐵路貨運量比日本高出90倍,接近美國的水平。中國商船的總噸位也是日本的2倍,運輸力仍在擴大。

那種因為中國是xx國家,所以可以這樣的看法是片面的。中國之所以能在這次抗疫中投入巨量人力物力,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社會消費增長催生的生活基礎設施提升,也側面反映出中國遂行戰爭能力的飛越(與之相比,XX國家為應急就不得不犧牲國民生活,向軍隊集中資源,這是十分不利的)。這次如果中國成功封殺了病毒,至少相關安全保障人士和國際金融資本對中國的看法會有很大改變,從而把中國視為“不可與之戰爭的國家”。日本不應感情用事,無謂地對中國作各種批判,而應理性地看清中國在應對這次事態過程中展現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