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核電站是我國首座自建核電站,他是總設計師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成功爆炸!歐陽予望著那騰空而上的蘑菇雲,激動得熱淚盈眶。

1966年,歐陽予帶領團隊建成了我國第一座軍用生產核反應堆並投入生產。該項技術不僅提供了核爆炸燃料鈈-239,還能生產出氫彈所必需的氚,為我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提供了原材料。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首座自建核電站,他是總設計師

1995年,歐陽予參加秦山三十萬千瓦核電站工程國家驗收會留影

歐陽予先後榮獲國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最佳工程設計特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等獎項。

1927年,歐陽予出生於四川樂山。1948年,他從武漢大學電機系電力工程專業畢業,1953年成為莫斯科動力學院研究生,並於1955年應國家政策兼修核技術課。從此與原子能結下了不解之緣。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首座自建核電站,他是總設計師

1946年,歐陽予與武漢大學同學合影,二排右一為歐陽予

1957年,歐陽予獲蘇聯副博士學位後歸國。1958年,他參與主持我國第一座軍用生產核反應堆的研究設計。

當時蘇聯答應給我國提供技術和幫助,誰料1960年蘇聯單方面撕毀協議,撤走專家,帶走資料,停止器材供應,使這項工作陷於極度困難的境地。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首座自建核電站,他是總設計師

1958年,在蘇聯原子能設計院與同事郊外野餐,右下角右二為歐陽予

作為這項工程的總設計師,年僅33歲的歐陽予咬緊牙關,勇挑重擔,重新調整了部署。他帶領團隊攻堅克難,最終建成了我國第一座軍用生產核反應堆。

我國核電事業的發展隨著文化大革命的到來受到了衝擊,核電站的設計方案也因此而停滯。歐陽予也和許多知識分子一樣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波及,在湖北當了兩年的豬倌。

1970年10月的一天,歐陽予突然收到了回京的緊急電報。回京後他才得知由於華東地區缺電嚴重,中央決定在上海附近建設一座核電站,歐陽予被任命為總工程師。

核反應堆堆型的選擇是歐陽予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題。

當時上海方面已經確定了一個熔鹽堆型的設計方案,但歐陽予查閱了大量資料,發現熔鹽堆尚處於試驗階段,而壓水堆型核電站佔了世界已建核電站的一半以上,從技術上來講,是當時國際上最為成熟的堆型,於是他作出決定“應當選擇壓水堆型!”

他建議改變熔鹽堆為壓水堆型,並向有關負責人遞交了報告。在我國第一任核潛艇總工師彭士祿的支持下,最終確定了“壓水堆”方案。

核電站功率的選擇也是一個挑戰。蘇聯的第一個核電站功率是5000千瓦,美國的第一個核電站功率是9萬千瓦,英國的第一個核電站功率是5萬千瓦。但當時最大的壓水堆型核電站的功率已經達到了60萬千瓦。歐陽予果斷拍板說:“我們搞個30萬千瓦的!”

1974年,30萬千瓦的壓水堆型核電站方案獲批。

後來,美國三里島壓水堆核電站發生堆芯熔燬事故,國際上掀起了一陣反對修建核電站的風行。見此情況,歐陽予為穩住軍心,專門發文分析事故產生原因,控制住了輿論。

1982年,國務院授命歐陽予任秦山核電站工程總設計師。

秦山核電站由核能、熱工、機械、控制、水力、電氣等幾百個系統組成。面對國際上技術的封鎖,可借鑑的一手資料少之又少,歐陽予強調:“解決自行設計中的技術關鍵,只有通過自己的研究和開發,才能不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掌握技術上的主動權。”

他銘記周總理“不能汙染國土,不危害人民”的要求,對於核電站最核心的反應堆,歐陽予設計了三道防護屏障。第一道,核燃料棒鋯金屬包殼;第二道,反應堆壓力容器和密閉的一回路系統;第三道是高63米、直徑38米、壁厚1米,並有6毫米碳鋼板襯裡的混凝土安全殼。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首座自建核電站,他是總設計師

1988年,秦山核電站工程建設新聞發佈會,左四為歐陽予

1989年和1990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兩次檢查秦山核電廠,他們對建造核電站的質量和安全都作了肯定的評價。

1991年12月15日零點14分,核裂變產生的電流輸入了華東電網,也昭示著中國擁有了第一座自行設計和建造的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首座自建核電站,他是總設計師

1991年12月14日,秦山核電站首次併網發電成功,右二為歐陽予

從1971年到1991年,他用20年的時間建造了一個被國家評為“工程技術先進,質量優良,運行安全可靠,經濟效益良好”的劃時代工程。

也是在1991年,歐陽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的建設成功到他受命將中國核電技術帶出國門去援建巴基斯坦,再到擔任連雲港核電站總工程師,他將自己的時間都投入到了熱愛的核電事業上,為我國的核電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首座自建核電站,他是總設計師

“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NTER)”重大專項論證會,一排左三為歐陽予

歐陽予是中國核反應堆及電核電工程專家、軍用生產核反應堆的設計總工程師、秦山核電站的總設計師。

中國已經超越法國,成為世界上擁有第二多核電站數量的大國。歲月讓歐陽予的黑髮變成了白髮,但他仍然奮鬥在核電事業上。年近八旬的他說:“核電事業前景廣闊,我還要為它鞠躬盡瘁,奉獻終生。現在,我最想幹的是,抓緊時間培養出一批中青年核電設計和經營管理專家。”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首座自建核電站,他是總設計師

採集工程項目辦公室/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1.《歐陽予:不斷釋放能量的人生》,中國核能

2.《“中國核電之父”歐陽予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

3. 圖片均源於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網絡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