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不買 更待何時

昨日市場依舊維持探底走勢,三大指數呈現寬幅震盪格局,盤中雖然一度翻紅但是午後震盪走弱,滬指最低探至2715點附近,創業板指數最低探至下方半年線附近,收盤創業板頑強收紅。盤面看光刻膠概念股、特高壓概念股表現活躍。券商板塊在連續回調後,小幅上漲。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市場情緒依舊不穩定。行業漲幅榜上輸配電氣、軟件服務、水泥建材、電子信息行業上漲;跌幅榜上貴金屬、化纖行業、醫療行業、民航機場、旅遊酒店、釀酒行業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光刻膠、超導概念、智能電網、量子通信、數字中國概念漲幅居前。資金方面,北上資金繼續呈現淨流出態勢,全天滬股通淨流出50.4億,深股通淨流出21億,流出金額已經低於100億元。

光看技術,幾乎還有下跌空間。不過再我看來,已經到了最好的建倉時期了。

昨日熱點方面已經出現板塊效應:

特高壓輸變電板塊通光線纜、通達股份、長纜科技漲停,太陽電纜、漢纜股份、長城電工、中國西電等跟漲;光刻膠概念股飛凱材料、晶瑞股份、南大光電、容大感光、怡達股份漲停,江化微、強力新材、廣信材料跟漲;軟件服務板塊走強,易華錄、衛寧健康、積成電子漲停,東方電子、博思軟件、創業慧康、用友網絡、中國軟件跟漲漲。市場資金已經迫不及待開始出手。

我認為目前已經到了最佳吸納區間。

理由如下:

市場的下跌主要是因為外圍股市下跌引發的被動下跌。從昨天看,北上資金流出的勢頭已經減緩,總數開始低於100億。隨著中國疫情的控制,中外股市的表現也會使得在多個市場投資的資金汰弱留強,在新入市時,會優先選擇避險效應強大的中國市場。

實際上,外國市場一直在採取措施增加市場流動性,但是市場並不買賬。而我們這次並沒有刻意出臺針對A股的舊時措施,但是我們的股市依然是全球最強。

這個一方面說明,這次疫情應對,我們國家表現良好,我國的資本市場在受到外圍股市短期影響下回調後,會限於國際市場企穩。

不過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市場將企穩不代表所有股票都會漲。之前市場出現逼空上漲的說你後,依然有不少股票下跌。所以接下來的行情,也是結構性行情。

在市場調整時,泥沙俱下,這個時候正好是調倉換股的時候,如果再不調整,又會是新一輪旁觀者。

換什麼股票?當然是政策支持受益的股票。儘管目前房地產市場也不景氣,但是管理層已經明確提出不會以房地產作為短期經濟刺激手段,所以說這次的政策放鬆,是精準滴管,不是水漫金山。投資者應該關注政策走向。實際上這次的疫情也許客觀上會加速我們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力度,實現彎道超車。

所以投資者應該好好把握這次機會,投資國家會重點發展的產業和行業。

文章上面提到的三個板塊都是實際收益板塊。5G新基建,包括:智慧能源、智慧交通、車聯網(無人駕駛)、智能計量表(水電氣熱)、移動支付、工業互聯等投資者都可以重點關注。

特別是工業互聯網這塊,重組不斷,大家可以認真找找。有些股票連5元都不到,確實低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