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蘭:工業互聯網,抗疫“不掉線”

3月2日下午2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準時打開手機收看了“工聯講堂”的首期課程《抗疫助能·工業互聯網助力實體經濟跨越發展》。據悉,“工聯講堂”是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以下簡稱“工聯院”)打造的在線培訓課程,首期課程就吸引了全國近50萬人次在線觀看,疫情期間的系列課程免費向社會開放。


徐曉蘭:工業互聯網,抗疫“不掉線”


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一名“老委員”,徐曉蘭主動交上“特殊作業”。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關於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專題討論中,她建議“要加快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要堅決遏制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法不責眾的問題,加強依法治國的法律剛性”;向致公黨中央先後提交了《工業互聯網是應對新時代公共安全與國家應急管理大考的重要抓手》《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是解決中小企業走出疫情困境的強勁舉措》等社情民意信息;圍繞全國政協“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協商座談會的調研準備工作,她參加了相關網絡調研會議,並就制定調研方案提出了意見建議。

“任務重大、使命光榮。”這也是徐曉蘭在本職工作中的感受。據她介紹,工信部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組長單位,而工聯院作為工信部直屬事業單位,承擔了建設國家疫情防控物資工業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報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監控數據、推進工業互聯網在醫療工業互聯網應用和應急物資管理體系建設等工作。

在徐曉蘭看來,工聯院只做好自身防疫工作是不夠的,還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1月30日,她主動請纓,帶領工聯院承擔支撐工信部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2月8日,工信部有關領導批示由工聯院承擔國家疫情防控物資工業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並作為國家疫情防控物資調度平臺的子平臺,理順社會需求和供應鏈的數據對接,打通物資供應鏈的“腸梗阻”。

徐曉蘭把這次任務看成是一場難得的“大練兵”機會。這場“大練兵”有兩大特點:一是行動迅速,工聯院僅用4天時間就完成了國家疫情防控物資調度平臺子平臺一期的開發與系統上線試運行工作,實現疫情物資社會需求分析、供應鏈監控、社會平臺對接等功能;二是迎難而上,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分佈廣泛,統計其復工復產監控數據其實是一項比較艱難的工作。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工聯院一方面迅速組織團隊與20多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以及電商企業對接,為了不給企業和地方政府增加負擔,此次數據統計不採用傳統方式每日填報,而是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運行的數據通過模型智能化統計計算;另一方面聯合多地政府部門、知名企業、行業協會召開網絡座談會,發起《百萬工業App抗疫助能———大企業幫扶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復融》行動。

工業互聯網究竟如何助力抗疫,很多人並不瞭解。徐曉蘭從網絡協同減少人員接觸、工業APP提供遠程服務、供需對接提升醫療物資產能、延伸功能助力精準施策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她還舉例說明:“海爾數字集團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疫情期間幫助2600家企業在平臺上完成物資對接,為500多家企業提供復工復產十大場景”“航天科技長征雲利用工業互聯網在疫情期間為500多家工業客戶、近4萬臺設備提供7x24小時的運維服務和技術支持,幫助近400家企業實現復工復產”……

在這場大危機中,徐曉蘭同時看到了孕育著的大機遇。她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於經濟造成的短期衝擊是顯著的,但基於我國舉國體制優勢、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巨大成熟的消費市場、勞動力素質提升,以及包括工業互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內的數字基建的驅動升級,疫情過後,以“線上”和“工業互聯”為特徵的“場景式”變革,勢必會加速工業互聯網的建設,強化我國經濟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