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屎官想陪主子吃饭,猫却发出呜呜警告声,要知道护食是一种交流

每天忙于工作的铲屎官对自家主子有着满满的愧疚感,所以在周末休息或者下班回来后的空闲时间里,抓紧机会讨好主子,陪伴主子。加一把粮或者开个罐头,想着陪主子美餐一顿,脑海中“主子狼吞虎咽,我轻轻抚摸小脑斧”的画面却没有出现。因为每次主子吃饭的时候铲屎官一接近,它就会发出呜呜警告声,所以这个可怜的铲屎官每次只能后退一米,像小偷一样的看主子吃饭饭,主子还是不是的回头监视看有没有“越界”。没错!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护食,但并非是对铲屎官的不友好,对于家猫来说,护食其实也是与铲屎官的一种交流!

铲屎官想陪主子吃饭,猫却发出呜呜警告声,要知道护食是一种交流


护食是动物的本能,不要理解为臭脾气

如果家里猫咪有护食的行为,不要理解为猫咪的“坏习惯”“臭脾气”!那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中。食物对于动物来说就是生命,在野外生活的猫咪,会把食物看的比生命更重,别说你在旁边看着,就是在视线范围内,或许就被视作“有抢食的危险。”虽然家猫出现护食的几率远远低于自然环境中的猫咪,但并非家猫就不会“护食”了。例如:小奶猫;刚刚被收养的流浪猫;多猫家庭等。

铲屎官想陪主子吃饭,猫却发出呜呜警告声,要知道护食是一种交流


改变护食习惯不要急于求成 一定要保持耐心

虽然猫咪护食是一种本能,但从比例上来说,宠物猫咪护食的情况较少,因为在人类家庭环境中,猫咪不缺少食物来源,慢慢的护食的习惯会消失。例如奶猫时期的护食在成长过程中就会消失,刚刚捡回来的流浪猫在铲屎官细心照料之下慢慢的可以接近、可以摸摸、可以抱抱,护食行为也就慢慢消失。但成年猫的护食行为想要改变就比较不容易,需要铲屎官保持耐心。

例如准备一些零食,少量多次的给猫咪,让它将食物与你联系在一起形成条件反射。但是如果猫咪护食反应强烈的话要及时的停止,切勿激化猫咪的情绪。

铲屎官想陪主子吃饭,猫却发出呜呜警告声,要知道护食是一种交流


护食其实也是猫咪与人类的一种交流

在猫咪出现护食的情况时,面对“呜呜叫”甚至全身炸毛的时候,请不要急于纠正,激化猫咪的情绪。正确的做法就是先“退下”远远的观察,让主子先安静的吃完这一餐。要知道猫咪不会说话,所以它只能以一些肢体语言、或者一些无法理解的“呜呜声”与你进行交流。我们都知道猫咪是一种领地意识非常强的动物之一,虽然宠物猫陪伴人类历史悠久,但还是有部分宠物猫保留着领地意识。也许猫咪已经习惯了与主子之间亲亲抱抱举高高的亲密行为,但唯独会保留进食时的领地意识,所以在吃东西发现你在接近时,就以一些行为与你交流,告诉你他不喜欢在吃东西的时候被打扰。那么爱她就尊重它呗,猫咪与猫咪也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如果你在多次多种方式都无法改变猫咪护食行为时,那就放弃改变,尊重它的“个性”,给它完整的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