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狗名“球球”,動物是人類的“老朋友”

原題:《家有“球球”》

我家有狗名“球球”,動物是人類的“老朋友”


人各有愛好。少年時,我就喜歡養狗,那時正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物質極度貧乏,人吃粗飯雜糧都吃不飽,哪還有什麼像樣的狗食餵狗。因此,雖然各家各戶基本都有狗,但各家的狗大都骨瘦如柴。唉,苦難的歲月裡,動物跟人一樣,都免不了受罪。

但是,由於喜愛,雖然物質貧窮,人與狗的關係還是依偎得形影不離的。正用上人們常說的那句話了:“狗不嫌家貧,人不嫌狗瘦”。

現在,我已經是半百之人了,但少年時形成的愛好依然如故。看來此生養狗的業餘愛好,一時半時是丟不掉了。

狗在家養動物中,屬於溫順善良忠誠“持家”的那種。隨著現在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城鄉的千門萬戶,除了原來的家狗子品種繼續保留之外,大街小巷呈現出來更多的是寵物狗了,這種狗不光數量品種多,更重要的是它們受寵得很。現在,無論城裡或農村,一片狗市繁榮的景象,這是物質豐富的和平年代,生活溫飽後的人們“人閒看花落,富貴生淫心”的生活體現呀!

為保持愛好,六七年前,我養了一條薩摩狗,取名叫“球球”,這是一條寵物狗,很可愛。

我家有狗名“球球”,動物是人類的“老朋友”


“球球”是“低調”專業陪伴家人和看家護院的能手。

“球球”每天與家人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晨,像我如果起床起晚了,它就來拉我的被角,催促我起床;家人在田間勞作,它就守候在地頭,趴在原地一動不動,只是來回伸縮自己又紅又長的舌頭玩,哈喇子滴一地,主人不走,它絕對不先離開半步,恪盡職守不離不棄的忠誠跟隨精神,令人感動;家人忙家務,球球就趴在大門旁,有時目視遠方,有時眯眼佯裝睡著,認真地做著家庭“保安”,熟人來了,它搖尾微笑,生人還沒到門口,它就狂吠不已,但不真正咬人,只是發聲嚇唬人而已;我每天下班回家,離家還有二百米遠,球球不論原來是在屋裡睡覺或是在門口值崗,也不論這段距離之間有無動的或靜的擋眼障礙物,它都會敏感靈動地迅速跑過來迎我,此舉多次令我和鄰居大惑不解,她“迎親”究竟是憑聽覺還是嗅覺?球球不挑食,遇到家裡來親戚改善伙食,有骨頭有肉,她就奢侈地大吃一頓,平時“粗茶淡飯”的時候,她就“隨遇而安”,給啥吃啥。球球身子吃得肥圓光滑,這也許是我們給她起名叫“球球”的原因之一吧。

今年冠狀病毒疫情流行期間,兩個多月,因為妻子生病需要在外地住院治療,我只斷續幾趟回家看看。家裡只有93歲的老母親和球球一起生活。這段特殊的日子,母親是與球球“相依為命”的。

母親每天嚴格按村裡的防疫要求,待在大院子裡不外出,不看電視不會玩手機,就是吃飽飯在屋裡“坐牢”一般地坐著“防疫”,球球就與母親形影不離,陪母親“說話”;母親吃麵條稀飯,三餐簡單,球球就跟著享受同樣待遇;母親睡大床,球球就睡在床下;球球憋急了,偶爾不打招呼跑出去遛遛,母親就家前園後喊她的名字找。聽到母親的叫喊聲,球球就急忙聽話地往家跑。

俗話說“狗通人性”。不養不知道,確實是這樣。其實,人與狗是有很多相似點的,比如人有“動物性”的一面,比如對主人都忠誠。

所以,現在早已經發展脫離了動物界的人類,不應該忘記曾經的“老朋友”,應該好好地與狗等眾多動物為鄰為伴和平相處。不然,人類今天吃幾個“蝙蝠”染病毒喘不過來氣,明天吃個把龍蛋睪丸疼得直不起來腰,久而久之,對人類自身還能有好處?這樣發展下去,聰明的人類最終一定會毀在被人類看不起的各種小動物手裡。

作者簡介:曹永亮,1966年11月出生,1986年7月中師畢業參加工作。現本科文憑,中學高級教師。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苗安中學教師。工作期間先後擔任教師、教務主任、校長等工作 。業餘愛好籃球和寫作(近年來先後在當地紙刊和各地微刊發表各類文章300多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