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以MV的獨特風格,演繹回憶裡的青春永遠明媚”

還記得十七歲的自己嗎?
遇到誰 愛過誰
做過什麼樣的夢?


那個讓你流淚的故事還記得嗎?
那些相知相重的朋友是否還常聯絡?

文|瑞瑞不是陳瑞

這部青春懷舊電影《十七歲》上映於2015年的秋季,由周格泰執導,任賢齊、賈靜雯、程予希等人主演。

《十七歲》作為“劇情大師”周格泰轉型長篇導演的處女作,它以獨特的視覺效果在青春文藝類影片脫穎而出。最為特別的是導演周格泰在該影片中延續了拍攝MV時的慣用手法,以穩定的機位、平衡的構圖,展現出畫面高級的質感,帶給觀眾一種唯美、靜謐的視覺享受和感官體驗。可以說隨手截取的一張畫面,都能作為精修過的海報、明信片。

《十七歲》“以MV的獨特風格,演繹回憶裡的青春永遠明媚”

右邊是“劇情大師”周格泰

和《十七歲》同一年上映的青春題材電影還有《我的少女時代》,雖然同為主打青春愛情的影片,但作品風格卻大不相同。

《十七歲》主要講述的是兩個時代不同年輕人面對感情的態度,以回憶青春為主線勾勒出70後和90後兩代人不同的初戀糾葛。

影片中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關於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感情,也不單是回憶青春,而是將青春這個話題延續下去,喚起每個人記憶中初戀時候的自己。與其說懷念青春,倒不如說是在懷念那時候的自己,懵懂且衝動,但是真的很勇敢。

《十七歲》“以MV的獨特風格,演繹回憶裡的青春永遠明媚”

深刻剖析兩代人的初戀感情

影片採用插敘的方式,將現實和回憶交替,顯然是不按邏輯出牌,沒有把每個年代的愛情故事完整詮釋。但也給了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相比之下,它更加符合我們對於臺式青春片的刻板印象,即“理想中的初戀愛情”。

①70後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好像所有的愛情都逃不過羞澀二字,喜歡可以從眼睛裡閃過,在胸腔內跳動,但是就是不能從嘴巴里蹦出來,這一切都好像是不言而喻的,就好像男女主角林克銘和王蕾一樣,明明心裡相互都有情愫,但是從未說出口過。

他們之間的感情萌芽是在一次英語競賽之後,王蕾得了一等獎,林克銘得了二等獎,一個鏡頭一閃而過,林克銘低聲在王蕾耳邊說道:“我下一次一定不會輸給你的”。正如那句:人不輕狂枉少年,青春期的男孩就是這樣,一邊想讓女孩驚豔一邊又偷偷愛著,可能就在某一個瞬間女孩住進了男孩的心底,而男孩也悄悄變成女孩臉頰上的兩朵緋紅。

《十七歲》“以MV的獨特風格,演繹回憶裡的青春永遠明媚”

那天你吻了我的臉頰,成為我此生難忘

愛情正在悄悄發生著,好像有些東西好像改變了,但我不知道那是什麼。

鏡頭一轉,陷入回憶的林克銘好像想起來點什麼,起身翻開舊的儲物櫃,找到了十七年前的那次英語競賽獲獎的獎品——一張CD(First of May),有一張歌詞翻譯從CD中掉了出來,不禁讓他的瞳孔放大,鏡頭繼續往下拉,拉到這張歌詞翻譯上,署名王蕾。

他想起來了,當年獲得這張CD,老師鼓勵他翻譯歌詞,他的譯文中最難忘的一句就是“從此,你成了我的此生難忘”。他親手將這張CD連同自己的心意送給王蕾,希望她能明白。

而隔天在他的課桌上又看到這張CD,以為是王蕾還給他的,心情十分煩躁看都沒看,就扔進課桌。這個鏡頭將男孩的情緒渲染得那麼真實,淋漓盡致,好像年少的每個人都遇到過,彆扭卻又不服輸的青春。

《十七歲》“以MV的獨特風格,演繹回憶裡的青春永遠明媚”

當他打開這張當年的CD,鏡頭帶著響起年少兩個人的聲音,是他們在寫這首歌詞的時候,朗誦了一遍又一遍。


男:小時候,聖誕樹看起來好高好高,在別人還在嬉戲的時候,我們就懂得愛。

女:直到我們長大了,聖誕樹看起來變小了,你不再問過去的時光,因為我們的愛。會一直存在彼此心中。

一個不經意的回首,卻意外得知互生情愫的彼此錯過了十七年,這是多麼殘忍的誤會啊,也許,這就是青春吧,這就是伴隨我們一生的真摯感情。

②90後更喜歡直接的愛

鏡頭切換到男主角林克銘在自己的母校與女主角王蕾的女兒沈亦白對話的情景。

《十七歲》“以MV的獨特風格,演繹回憶裡的青春永遠明媚”

沈亦白:你有想念過我媽嗎?我是說從那個時候到現在。

林克銘:你看那間教室,二個窗格靠窗邊的桌子,就是你媽的位置。(林克銘望著那間教室,跟白白這樣說道)

90後對於感情好像要大膽得多,因為王蕾車禍住院,沈亦白在看媽媽郵箱的時候,將媽媽猶豫沒有發出去的郵件,發給了初戀林克銘,約他見面,告訴他這些年來的狀況,承認自己的父母已經分開好多年了。甚至大大咧咧的坦白,希望林克銘和媽媽結婚,完成彼此的初戀願望,給他們這段維持十幾年的感情畫上句點。

影片中沈亦白和閨蜜的一句對白無疑展露出90後的愛情觀:喜歡就去說啊,不喜歡幹嘛還在一起。

《十七歲》“以MV的獨特風格,演繹回憶裡的青春永遠明媚”

青春時代的感情到底是當時的懵懂無知,還是會伴隨我們一生的真摯感情

彼此相愛的林克銘和王蕾,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夠在一起,二十年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相遇,卻恍若隔世。兩人再遇見都哽咽的不敢叫出彼此的名字。

任賢齊(林克銘扮演者)表示:“因為太想念,欲言又止,害怕會毀掉那段純美的記憶。”對於影片中永恆的初戀、青春話題,他表示:“影片想表達的不單是青春事情的一切回憶,而是將青春這個話題延續下去”。

就像Beyond的《情人》中唱到:“多少春秋風雨改,多少崎嶇不變愛,多少唏噓的你在人海”。年少時的那場無疾而終的愛戀,也許多年以後仍是心底最溫暖的回憶,總會有那麼一個人讓你覺得人間值得

《十七歲》“以MV的獨特風格,演繹回憶裡的青春永遠明媚”

二十年後的相遇

影片最後,已為人母的王蕾在寫給初戀的那封信裡,也以“世路多崎嶇,人海遼闊”表達了相似的感受。17歲時美好青澀的悸動,和夠不上愛情的情愫。隨著時間流逝,最初的青澀懵懂反而變得醇厚甜美,成為最美好的回憶,也是青春韶華最好的慰藉,這又何嘗不是相伴於一生的真摯情感呢。

90後的我們更要學會勇敢去愛

劉德華在《十七歲》中唱到:“喜歡我,別遮臉,任由途人發現”。我們這短短的一生,又能有幾個十七歲

70年代,十七歲的林克銘遇到了十七歲的王蕾,但他們卻錯過彼此整整二十年。可能在錯過的那二十年間,他們有過無數次後悔,後悔當時沒能在17歲的時候勇敢的表白,後悔錯過,有人說這段感情當作一段珍藏版未嘗不可,可又有誰不希望夢想成真呢。

《十七歲》“以MV的獨特風格,演繹回憶裡的青春永遠明媚”

年少的愛情就是你轉身,我都在你身後

“我們都需要勇氣,去相信會在一起”。

主演程予希後來說,導演周格泰拍攝期間曾多次在監視器後面流淚,她表示: “就像《勇氣》那支MV一樣,導演一直有跟我們強調有‘勇氣’的愛情才叫愛情。 《十七歲》 裡面男女主角的故事就是有很多遺憾和疼痛的,但也正因為年少時候擁有不怕失敗的熱血追求,才讓那份感情如此深刻。”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感覺對的人,真的需要多一點勇氣,不留遺憾,不要等到錯過之後再去後悔,無論這份感情的結果如何,至少自己努力過,勇敢追求過,也算是一場熱血的青春。

結語

《十七歲》的片尾王蕾從病床上醒來,就在我們以為她可以和林克銘重逢敘舊的時候,鏡頭卻戛然而止,聽著片尾曲,我好像才慢慢從這部電影中走出來,或許是導演故意留白,引得觀眾想象,但這樣的片尾卻又十分的貼近現實,從來沒有一段感情是十全十美的。

《十七歲》“以MV的獨特風格,演繹回憶裡的青春永遠明媚”

愛情也是這樣,青春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但每個人的青春卻都短暫得可憐,生活逼迫著我們不得不往前走,累的時候回個頭。

但我想,無論我們成長為什麼模樣,或許年輕,或許老去,都不能失去愛的勇氣。就像《first of may》所唱“那天,我吻了你的臉頰,你成了我的此生難忘

。或許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有著那樣一個人,他(她)仍滿臉稚氣,卻佔據你的所有記憶,我們懷念青春,我們永遠熱愛自己

一定有成千上萬的男人們,漸入老境後,回首前塵,都會懷念他們情竇初開的時期,他們記得生命中這段寶貴而短暫的時光,曾經有過類似一些懵懂的旅程,此後,愛情的篇章,由翻來覆去,難免破損不堪,再來絮叨,言談之中,最初那種魯莽的青春氣息已經失落了。
— E·B·懷特《一個美國男孩的下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