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上將陳誠的命根子,國民黨王牌軍第十八軍覆滅記

一級上將陳誠的命根子,國民黨王牌軍第十八軍覆滅記

國民黨五大王牌軍是第十八軍、第七十四軍(即整編第七十四師)、第五軍、新六軍、新一軍。其中‘’王中之王‘’就是第十八軍,是陳誠的命根子,是陳誠一步一步成長的階梯,在驕橫19年後,最後被我軍殲滅。

一級上將陳誠的命根子,國民黨王牌軍第十八軍覆滅記

靜謐的淮北市雙堆集鎮籠罩著緊張、血腥的空氣,一場大戰即將爆發。1948年11月23日,“黃維兵團”向澮河南岸的南坪集大舉進攻,我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進行了頑強阻擊,但於當晚放棄了南坪集陣地。

這個黃維,黃埔一期畢業,是從戰爭中走出來的國民黨中將,性格異常固執。他是陳誠的老部下,時任第12兵團司令長官,俗稱“黃維兵團”。其實,這個第12兵團的老底子就是王牌軍第十八軍。

黃維很得意,站在澮河邊南坪集的石板路上。意氣風發命令:渡澮河。1948年11月24日上午,黃維兵團強渡澮河,機械化部隊很快前出至東坪集、任家集、七里橋。

中午部隊休息時,黃維打開地圖,細察地形,突然大喊一聲:不好!這也許是他的直覺,也許是長期養成的軍事素養。原來,黃維認為,他的部隊漸漸進入中原野戰軍預設的口袋戰中。

在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的將軍幾乎都被我軍的口袋戰打怕了,心有餘悸。不過,這次黃維的判斷是正確的。你想,我軍會輕易放棄南坪集陣地嗎?

隨即,黃維發出命令:第12兵團各部快速向胡溝集、固鎮方向前進,在同李延年兵團會合後,沿津浦路(天津至浦口)向北進。

兵貴神速,黃維那裡還來得及。黃昏時刻,我中原野戰軍第1、第2、第3、第6縱隊由西向東,第11縱隊由東向西,第4、第9縱隊由北向南向第12兵團全線突擊。至11月25日晨,我中原野戰軍牢牢地將黃維兵團包圍在以雙堆集為中心、縱橫約7.5公里的範圍內。

我軍的一個縱隊多少人?一般而言,一個縱隊相當於一個軍,下轄3—4個師。如每個師按一萬人計算,一個縱隊最少3—4萬人。此刻,我中原野戰軍出動了7個縱隊,大約20多萬人來圍殲黃維兵團。

上了當的黃維,不可一世的黃維,此時此刻徹底明白了,但為時已晚。雙堆集的夜晚除了蛙鳴蟲聲,剩下的全是美式裝備的第12兵團士兵的驚慌失措。在這驚慌失措之中,黃維想到了他的校長,立即發報給南京。

11月26清晨,一層薄薄的霧霾在雙堆集忽隱忽現。迷霧中的黃維接到了蔣介石電令:“向東南方向全力突圍。”

國軍總愛找我軍主力決戰,但總是很難找到我軍主力,在驕傲疲憊中不知不覺鑽進了我軍的口袋之中,然後又突圍,最後被消滅。如此循環往復,不敗才不正常。

黃維是個好學生,果斷地按照校長的電令突圍。11月27日,在飛機,坦克,大炮等強火力的支援下,向東南方向的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和陝南軍區第12旅陣地發起猛烈攻擊。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國民黨第110師師長廖運周突然率部起義,使得突圍土崩瓦解。原來,廖運周同志是我黨的秘密黨員。

一級上將陳誠的命根子,國民黨王牌軍第十八軍覆滅記


這個消息把黃維氣炸了。就在這個時候,校長的電令又飛來了:固守待援。於是,黃維很快部署完兵力,以雙堆集北小馬莊的司令部為中心,東南西北各方向安排一個軍防禦。黃維便一個村一個村去督查,要求以村莊為依託,以構築地堡群固守。

此刻的黃維真有點像一個“村支書”,在田間地頭忙活,那裡像一個統兵幾十萬的將軍。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黃維的地盤一天一天在不斷變小。截止12月2日,黃維兵團的可控範圍只剩下以雙堆集為中心縱橫5公里的狹窄地區內。

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蔣介石不派兵救援呢?蔣介石也不是“傻的”,你想到的,他也想到了。他命令2個兵團趕來,一個是從徐州南下的邱清泉、孫元良兵團,一個是從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劉汝明兵團。

邱清泉兵團,李延年兵團很賣力,按照校長的電令拼命地向黃維靠近,可以說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但就是不能接近黃維半步。半步之遙啊,往往決定戰爭的勝負,決定一個國家的走向。歷史都是如此!

對國軍的救援,我們的常勝將軍粟裕早就想到了,而且想得很周全。中原野戰軍在圍殲黃維的同時,華中野戰軍的2大兵團在狠狠地阻擊援軍,不得越雷池半步。

實話實說,黃維兵團戰鬥力是很強的,士兵也是很拼命的,不然怎麼叫王牌軍呢。

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必須迅速地解決黃兵團,否則,後果誰也說不清楚。12月5日,我軍下達了《對黃維作戰總攻擊命令》,要求中野華野各縱隊不惜以的最大犧牲,快速殲滅黃維兵團。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我軍的情報部門也在行動,他們冒著隨時犧牲的危險,深入敵陣地前沿,摸清摸透了整個黃維兵團在雙堆集的部署情況,為中野華野首長決策提供了有力依據。

最後我軍進行了戰略調整,決定組成3個攻擊集團:

一是陳賡指揮東集團,向雙堆集以東地區發起總攻,由中野第4、9、11縱隊以及華野特縱炮兵等組成;

二是由陳錫聯指揮西集團,向雙堆集以西地區發起總攻,由華野第13縱隊,中野第1、3縱隊等組成;

三是由王近山指揮南集團,向雙堆集以南地區發起總攻,由中野第6縱隊、華野第7縱隊等組成。

部署完成後,中野華野的首長並沒有休息,雖然幾天幾夜沒有睡好覺,但此刻,更是全無倦意,因為,一場大決戰即將開始。

12月6日16時30分,3顆信耀眼的號彈在雙堆集煙霧瀰漫的空中升起,我軍向黃維兵團各軍發起全線攻擊。戰鬥空前激烈,空前慘烈,我軍無數的戰士倒在衝鋒的路上,倒在炮彈的硝煙裡,倒在機槍子彈的呼嘯中。。。

讀者也許很納悶,黃維兵團不是躲在以雙堆集為中心縱橫5公里的狹窄地區內嗎,5公里多遠一點的距離啊,完全是在我炮火覆蓋範圍內啊,怎麼打的這般艱苦?

豈止是艱苦!我軍每前進10米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因為黃維兵團不是一般的國民黨部隊,它是王牌中的王牌。

總攻後的第6天,在我軍3大集團的猛烈進攻下,黃維兵團不得不退縮,最後被壓制在東西不過2公里的狹長地帶。為了儘快結束戰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12月12日,劉伯承、陳毅簽發了《促黃維立即投降書》。

但就是到了這個時候,頑固不化的黃維還在堅持,還在負隅頑抗。他不僅拒絕投降,而且窮兇極惡地向我軍施放毒氣,實施噴火攻擊,妄圖進行垂死掙扎。

一級上將陳誠的命根子,國民黨王牌軍第十八軍覆滅記


此時此刻,黃維拒不投降,雙堆集又久攻不下,我軍將士的心裡也暗暗著急,他們明顯感覺到面前的這個對手確實很狡猾,很難對付。面對困難,我軍沉得住氣,想得出辦法。12月13日,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我軍迅速對南集團的兵力和指揮進行了局部調整,決定:加強南集團兵力,把華野第3、13及特縱一部補充進南集團,並由華野參謀長陳士榘統一指揮。

又經過2天的激戰,在12月15日午夜,我軍攻下了雙堆集,黃維兵團被全殲,兵團司令黃維、副司令吳紹周被俘。

此戰歷時23天,驕橫不可一世的國民黨王牌軍之首——第18軍永遠消失在歷史的烽煙裡。此戰中,我軍付出了傷亡3萬餘人的代價,很多年輕的戰士永遠把生命和鮮血留在了雙堆集這個小鎮上。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一首曲子一直在耳畔迴響,揮之不去。願世界充滿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