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直播间突然传出猫叫,7千万人在线"云吸猫",送央视上热搜

最近有一条神奇的热搜"央视猫叫"突然冲上热搜,7600万人在线阅读。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看到肯定满脑子的问号,央视?猫叫?这两词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吗?怎么捆绑在一起上热搜了?

央视直播间突然传出猫叫,7千万人在线

有网友表示,在3月6日中午的《新闻30分》中,突然传出了猫叫声;一开始网友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结果上网一问,听到猫叫的人还不少。并且不止一个节目当中出现了这个声音,央视好几个节目当中都出现了猫咪叫声,一连好几天,中午晚上都有。

央视节目一直带个大家严肃、官方的形象,结果这几天突然有活泼有趣的猫叫打破了正直的范围,显得格外可爱,直挠的人心痒痒,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反差萌"吧。于是就有了上述7000万人在线"云吸猫",专门蹲点央视直播间,导致央视收视率直线上涨的情况。

央视直播间突然传出猫叫,7千万人在线

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选择养宠物的人是越来越多,尤其是爱猫人士跟爱狗人士,更是心甘情愿给自家"主子"们当"铲屎官",因为宠物而走红的博主也比比皆是。

相比起食量大运动量又大的犬类,养只可以自己适应生活的猫似乎更符合现代男女们繁忙的工作节奏,也因此猫咪的热度越来越高,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那么"吸猫"只是一项近些年才兴起的潮流吗?我们吸的可不只是猫,而是文化!

央视直播间突然传出猫叫,7千万人在线

吸猫这件事自古有之,时间往前推个4000多年,空间挪到跟我国同属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我们看看他们的那些壁画,嚯,一堆跟猫有关的形象。古埃及人对猫不仅仅是喜爱,而是崇拜,猫作为神灵享受着人们的供奉,那是真正的"人不如猫"的时代。

其中最为著名的猫神形象就是贝斯特女神,古埃及分为上下埃及,贝斯特女神是下埃及的战争之神,而上埃及的战争女神则是塞赫美特(同样也是猫科动物)。同时贝斯特还兼具月光女神以及家庭守护神的形象。

央视直播间突然传出猫叫,7千万人在线

古埃及的木乃伊大家都知道吧,非常出名的人工干尸;但或许你们不知道,古埃及有的不仅仅是木乃伊,还有猫木乃伊。是的没错,猫咪去世了以后,古埃及人还会把它们的尸体妥善处理,这待遇真是没谁了。

央视直播间突然传出猫叫,7千万人在线

古埃及的猫属于法老所有,且地位颇高。假如一户人家起火,人们跑了出来却忘记救猫,那么这户人家的眉毛、头发等都会被剃掉,还得给猫开追悼会;如果猫猫从火场路过,同样要给这只猫举行仪式,因为是猫在给人减轻灾难。

古埃及对于猫的崇拜是真的非常狂热,现在去看一些古埃及文化展览或者去埃及参观历史古迹,都能到处看到猫的形象;相比于古埃及,中国古代对于猫倒是没有上升到神灵的程度,但是喜爱之情同样没有减少多少。

央视直播间突然传出猫叫,7千万人在线

中国古代的猫一般称之为"狸奴",这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粮食储存不易,所以一旦有了老鼠偷吃粮食就会对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需要恭敬地去请狸奴来抓老鼠。古代人基本都相信万物皆有灵这个说法,哪怕是偷吃粮食的老鼠也是如此;如果直接喊猫,那么老鼠就会躲起来,所以用狸奴来代替猫的称呼。

央视直播间突然传出猫叫,7千万人在线

请狸奴到底有多恭敬呢?以宋朝举例,宋人们在接猫回家的第一天,需要给猫准备"聘礼",盐和鱼。比如说著名诗人陆游就写了首关于猫的诗《增猫》:"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将猫写进诗里还不够,还要将猫画入画中,比如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富贵花狸图》,再比如宋代的《戏猫图》,倒颇有些"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的意味。

央视直播间突然传出猫叫,7千万人在线

别以为只有宋人爱猫,明代的皇帝直接"以身作则",这幅《五狸奴图卷》还给猫各自取了名,全身雪白,尾巴和头部是黑的叫"鞭打绣球",全身乌黑,爪子雪白的叫"乌云踏雪",一下子就"高大上"了起来。

央视直播间突然传出猫叫,7千万人在线

从央视进了一只小小的猫这事上,我们可以发展出很多种不同的看待问题角度,比如所谓的"反差萌",比如古埃及对于猫的崇拜,比如猫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形象,甚至还可以写猫与日本文化的那些事。

这其实是在解答一些朋友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疑惑:"为什么我不知道我的论文要如何展开?""一个论题已经有学长学姐写过了,我怕重复他们的观点。"诸如此类。

央视直播间突然传出猫叫,7千万人在线

第2导师论文辅导,培养你的论文开展思路,论文写作技巧,全面提高你的论文语言能力,并使你在之后的工作、学习当中,一样可以在写作方面快人一步。一次学习,受用终身,赶紧来第2导师开启论文学习之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