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Beyond音樂的真實魅力


簡談Beyond音樂的真實魅力

BEYOND,不曾被遺忘,不敢去深藏。

beyond離開我們已有15年了,如此漫長的歲月,現已彷彿像流水,我不知道,代替你的會是誰。

曾經的憤怒磨成了麻木,以往的衝勁化作平靜,過去的夢想變成了回想…文字只是紀念的一種形式,事實上,那些音樂一直未曾從生活中消失,又何須紀念。然而人確是的的確確的不在了,隨著消失的還有那天真的笑容和悲愴的高呼。肉體迴歸了,精神卻得以長存,從央視到KTV酒吧,從各大音樂網站到街頭小巷,他的歌聲依然飄蕩。

beyond他們本身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正如家駒在《光輝歲月》的寫的歌詞一樣“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是因它沒有,分開每種色彩”,他們的曲風也是千變萬化,不拘泥於固定的形式。他們所涉及的風格有後朋克、新浪潮、華麗搖滾、藝術搖滾、前衛搖滾、民謠、硬搖滾、金屬、弗拉明戈、新古典主義、流行搖滾、雷鬼、藍調、Grunge、合成器流行樂、Funk、迷幻、融合爵士、Big-Beat、氛圍音樂、英倫搖滾、說唱

等。

簡談Beyond音樂的真實魅力

我認為beyond最大的成就,是把思想性跟流行性非常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恐怕連家駒自己也沒有想到,儘管他們努力想嘗試各種風格,並且一直標榜自己是搖滾樂隊,到頭來卻成了藝術和通俗的橋樑。正因為這座橋樑,為我們打開了音樂的大門。就像純音樂《The other door》裡面所描繪的那樣,音樂本應該絢爛多彩,一味的翻唱,一味的模仿並不是音樂的最終目的,音樂也要與時俱進,要有自己的特色,要能讓聽眾產生共鳴。於是,《真的愛你》成了歌頌母愛最直白的歌,《大地》間接的闡述了大陸臺灣不可分割的深情,《情人》成了情歌經典,《長城》用悲壯講述了它的另一陰暗面,《Amani》灌輸和平與愛,《冷雨夜》演繹了一段異常精彩的BASS獨奏,《午夜怨曲》成就了怨曲的鏗鏘,《海闊天空》也成了難以逾越的高峰,《聲音》講述言論的權利和自由……

beyond的精明就在於什麼意境的歌,配上什麼風格的編曲,不拘束於搖滾這一特定的範疇,才能寫出各種各樣不同風格的作品。因為音樂是沒有界限的,並不是說只有古典交響樂才是音樂,流行音樂就沒有一點可取之處。事實上,流行音樂之所以這麼盛行,這和它本身的通俗易懂是分不開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是貴族,都可以去音樂廳欣賞意大利歌劇。

beyond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為他們將藝術的東西通俗化,將流行的東西經典化。怎樣的流行音樂可以歷經20多年而不衰,又有怎樣的古典音樂可以被大眾傳唱呢?歌曲總是伴隨著歌詞出現,歌詞是歌曲的直接表達形式。大多數人並不明白一首曲子代表的是什麼意思,比如叫我聽貝多芬,不看曲名的話我能知道哪首是寫給愛麗絲的?歌詞的附屬,讓音樂更加貼近生活。一首《長城》,氣勢磅礴,很符合這一雄偉建築。細看歌詞,字裡行間充滿了貧苦大眾對統治者的控訴。“迷信的村莊,神秘的中央,還有昨天的戰場,皇帝的新衣,熱血的纓槍,誰卻甘心流連塞上。”百姓是膽小愚昧迷信的,統治者是高高在上的,但是皇帝的財富卻是用百姓的熱血換來的。“蒙著耳朵,哪裡哪天不再聽到在呼號的人。”“朦著眼睛,再見往昔景仰的那樣一道疤痕。”堵住了自己的眼睛耳朵,就以為百姓都是瞎子聾子了。“前世的滄桑”變成了“後世的風光”,可憐無數孟姜女,每到夜晚淚獨流。如果《長城》是大陸人創作的,那毫無疑問是一首歌功頌德的作品,但是beyond的《長城》是悲壯的,是為最底層最受壓迫欺負的苦難百姓所作。

簡談Beyond音樂的真實魅力

有人說,他們只是歌詞寫的有意義,比較積極向上

誠然,歌詞是現代音樂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如果你聽過《Dead Romance》之後就不會那麼想了,這首純音樂從頭到尾沒有一句唱詞,但卻能讓聽者跟著作者一起哀傷,一起體會浪漫逝去後空虛難過的心情。你一定聽過華仔領銜的抗震救災歌曲《承諾》,這首歌的歌詞是華仔自己填的,而曲調正是beyond的《海闊天空》。

有人說,他們的演奏技巧並不算出神入化

說這種話的,我想本身是會樂器的,並且對吉他很有研究,快速的音階技術,雙手點弦技術,搖把技術,左手泛音技術,金屬掃弦技術,高把位的快速SOLO技術等等這些東西都有很高的認知。如果單比速度準確度,無論是彈奏吉他也好,貝斯也好,或者打架子鼓也罷,他們在中國並不算第一,更不用說在國際上了。如果你仔細看過他們的演唱會,你就會發現,他們在演唱會上所彈奏的跟專輯裡面的伴奏是不一樣的,他們每場演唱會都是一次現場的全新演繹。比如96演唱會,黃貫中在《太空》中就插入了一段吉他SOLO,黃家強在《醒你》前加入了一段BASS的前奏,還有葉世榮也在《金屬狂人》後添上了一段爵士鼓的續奏。其中91演唱會中黃家強在《冷雨夜》的BASS間奏,被稱為世界三大BASS獨奏之一。音樂是靈魂的聲音表現形式,在技巧上無所謂形的快慢,而在乎神的傳韻,如果非要用速度彈出一堆不像音樂的音樂,這種技巧並不能稱為技巧。

有人說,他們不夠搖滾

是的,如果噪音加吶喊才算搖滾,那麼他們確實不夠搖滾。只是,現在搖滾的定義非常廣泛,長頭髮、皮夾克、破了洞的牛仔褲……也是,也不是; 吉他、貝司、鼓……也是,也不是; 貓王、The Beatles、Bob Dylan、Nirvana……也是,也不是;年輕的自由、荷爾蒙的衝動、離經叛道……也是,也不是;節奏、歌詞、旋律、夢想、真實、感覺、狂野、信仰、力量、憤怒……也是,也不是…… 其實這些相關的聯想只是一些表相,對於真正的搖滾文化,對於遮藏在這些“皮相”之下的“核”,你是否有興趣去了解呢?從最純粹的形式來講,所謂搖滾,就是三和絃加強硬持續的鼓點加上口的旋律。搖滾不僅是一種音樂形態,實際上它是一種“

人生的態度和哲學”,也正因為如此,搖滾樂才有別於一般流行音樂(Pop Music)。真正的搖滾文化至少可以提煉出這樣一個縮微的全貌:嬉皮文化、藝術搖滾、朋克樂、先鋒音樂、重金屬等。而beyond的搖滾,則可以稱為流行搖滾,因為他們把搖滾的東西做成了非常大眾化,適合各級別欣賞能力的人欣賞的作品。

有人說,他們的歌曲還是那些經典的好聽

比如《真的愛你》《光輝歲月》。家駒說,這些歌曲,他想寫多少就能寫多少,其實他自己更偏愛80年代創作的歌曲。但是廣大聽眾不認為,廣大歌迷不認同,他們嘆息“可惜,我們的故鄉,放不下我們的理想”。於是他們漂洋過海遠赴日本,臺灣的歌迷甚至還懇求他們去臺灣,要他們把臺灣當成他們的故鄉。但是,他們到了日本之後,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家駒去世了。那個時候才93年,中國開始有思想有判斷能力的80年代的生力軍這時候才10歲左右,他們尚不能鑑賞音樂,而中國的音樂鉅子已經離開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損失,音樂界的損失,全中國的損失。

有些人,只認同四人時代的beyond


簡談Beyond音樂的真實魅力

對三個人的beyond 無法接受,甚至認為他們的歌曲不如4人時代的好。這應該是人的一種慣性,就像你看完一部連續劇,當它的續集少了一個男主角的時候,你會有種若有所失的感覺。BEYOND80年代中期,4人時代起初的風格是ART ROCK,非常講究編曲,而且曲子很抽象化,主題變化較多,技術運用也比較刁鑽。後來BEYOND成為正式職業歌手,風格開始轉變大眾化流行搖滾,家駒的作品非常的流行,悅耳,吸引了大量的聽眾。BEYOND後期3子時代還是屬於流行搖滾,但風格有了較大的轉變。3子更多的融入了許多電子與迷幻的色彩,從創作角度出發,有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有更大的挑戰性,更大膽的嘗試。而且有的東西是家駒時代所沒有的,每個人都能作曲,編曲,能獨當一面,可以說,他們更像是3個音樂人。BEYOND無論是4子時代還是3子時代,都是BEYOND樂隊,不會改變。若硬要說他們是兩支不同的樂隊,那隻能說是前後的風格不同了,BEYOND前期的音樂流行,而後期的BEYOND更加硬朗,更加自由的嘗試他們不同類型的音樂風格。值得肯定的是,不管4子還是3子,都沒有放棄BEYOND音樂之夢,都保留了黃家駒不死搖滾精神。總的一句話,4人時代的beyond因為受商業因素的束縛,更多的妥協傾向音樂的流行因素,這也是他們去日本發展的原因,因為中國市場實在是太糟糕了,3人時代的beyond則打開了這種束縛,他們的作品更原汁原味,發揮無極限。4人時代的作品適合傳唱,3人時代的則更適合欣賞。

結語

當然這篇文章寫的只是相對客觀,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另一種思維角度與方式,論及專業性以及權威性並不是最理想的。

簡談Beyond音樂的真實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