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高揚戰疫一線」防控疫情 綿陽三臺縣婦幼保健中心織好“三網”

「黨旗高揚戰疫一線」防控疫情 綿陽三臺縣婦幼保健中心織好“三網”

「黨旗高揚戰疫一線」防控疫情 綿陽三臺縣婦幼保健中心織好“三網”

服務患者

「党旗高扬战疫一线」防控疫情 绵阳三台县妇幼保健中心织好“三网”

檢測駕駛員體溫

四川新聞網綿陽3月17日訊(記者 周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綿陽市三臺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黨組織迅速組織198名黨員幹部和醫務人員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啟動《孕產婦新冠肺炎防控應急預案》當好“保護人”;實施送藥上門、馳騁千里轉運孕產婦等當好群眾“貼心人”;設置卡點防疫、三級防控等當好“守門人”;開展微信免費問診、遠程胎監等當好“暖心人”,讓全縣婦女兒童有了更多的安心、放心。

盡職盡責織起“健康網”

這一特殊時期,該中心不僅要承擔起防疫,同時要守護全縣婦女兒童生命健康,盡職盡責的織起了一道“健康網”。除夕前夜,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凌晨一點的產科住院部,一名停經51天返鄉的初孕婦,因腹痛、出血前來急診,經主治醫師診斷判斷為“異位妊娠流產”,若不立即手術,患者將有生命危險。緊急關頭,醫務人員及時給予手術治療,幫助孕婦順利渡過危險期。

術後第二天,患者出現37.8℃發熱,鑑於新冠肺炎病毒的流行期,主治醫師反覆追問患者流行病學病史,患者才道出隱瞞了湖北武漢的居住史,不排除疑似病毒感染。該中心立即部署啟動《孕產婦新冠肺炎防控應急預案》一級防控。開展輔助檢查,準備隔離病房,落實調試心電監護儀、輸液泵和氧氣設備等儀器,備齊隔離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用品。在隔離病房中,是連續工作48小時的醫護人員每間隔2小時體溫監測;在隔離病房外,則積極彙報上級部門,聯繫疾控中心會診。

大年三十晚上7點,結合連續體溫監測、輔助檢查結果及專家會診,初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但考到產婦曾有流行病學史,醫療操作均實行二級防控、7天觀察、監測體溫、固定陪伴。大年初六,產婦一切無異常,已順利出院居家隔離之中,大家都由衷的欣慰。參加救治的醫務人員說,“我們是婦女兒童醫院,雖然不能像呼吸內科、發熱門診的老師那樣直接接觸到此類患者,但是我們堅決做好每一位患者的篩查、宣傳工作,保證不讓疫情擴散,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逆風而行織起“關愛網”

在“全民居家防控疫情”的指令下,中心醫務人員冒著被感染風險逆向而行,為全縣孕產婦織起一道“關愛網”。1月29日,基層保健部在對納入管理的HIV感染孕產婦電話隨訪時,發現一名HIV感染產婦的藥已用完,一旦藥物中斷將前功盡棄,然而這個時候已經實施了交通管制。

“哪怕是走路,也把藥送產婦手中去。”前去送藥的醫務人員立下軍令狀。經過半個小時的步行,前往產婦家中瞭解產婦近期服藥情況,解答了產婦及家人對抗艾治療的疑問,鼓勵產婦增強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手把手地指導媽媽與嬰兒如何規範服藥。

2月6日,中心接到一名孕34周系瘢痕子宮、兇險性前置胎盤且合併有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的求助電話,與相隔300公里之外的南江縣婦幼保健院兩地“聯動”。歷時26個小時,通過異地同啟危重孕產婦緊急預案、異地開通綠色通道、兩地網絡聯動評估風險、組建危急重症孕產婦轉運隊、急馳700裡緊急轉運等措施,接力護佑了一名危重產婦生命安全。

自願請戰織起“奉獻網”

全縣啟動一級響應後,三臺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98名黨員幹部和醫務人員自願請戰織起一道“奉獻網”。48名醫療衛生黨員志願者與中新鎮衛生院黨支部、斷石鄉衛生院黨支部,組建塔水橋成德南高速三臺站體溫檢測點黨員志願者服務隊。按白班、上夜、下夜“三班倒”,與縣路政、縣公安局黨委“聯防聯控”,對進入三臺的車輛乘客,24小時無縫銜接開展體溫檢測。

同時,院內部署門診“三級防控”,即“預檢分診、門診檢測、就診檢測”三級防控;住院“三級防控”,即“預檢分診、就診檢測、每日檢測”。責任護士在日檢測的同時,勸導“減少探視、固定陪伴”。門衛的發熱預檢分診“綠色通道”,9名黨員和醫務工作者規範著裝,實行24小時發熱預檢分診首檢,對經預檢發熱、呼吸道問題,接觸過外地人員,並攜有流行病史的病人,實行報告和陪檢。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心還啟動微信免費問診、遠程胎監項目,為全縣婦女兒童構建了一張預防保健與健康防禦的“互聯網”。2月3日公眾號上線“微信免費問診”,8個科室,43名醫務人員自願加入其中。醫務人員利用工作間隙、下班休息時間,一一作答,為69名諮詢者,解答137個兒童、孕產婦常見病、預防保健問題。同時,產科門診開通遠程胎監,通過微信幫助306人(次)孕產婦做好自我監測和就醫指導,在互聯網的助力下,讓更多的婦女兒童在“全民居家防控”的指令下更加方便自如。(圖由三臺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