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降準 美國降息 未來經濟如何走?

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衝擊,儘快恢復經濟,3月16日中國央行開始實施上週五宣佈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而美國在3月3日宣佈降息0.5個百分點後,16日凌晨美聯儲再次緊急大幅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降至0%-0.25%,推出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將銀行的緊急貸款貼現率下調了125個基點,至0.25%,並將貸款期限延長至90天。降息、降準、量化寬鬆一氣呵成,力度之大恐怕是2008年次貸危機後又一次歷史性的調整。

回望美國曆史,美國曾經在1987年、2001年和2008年,應對過3次非常嚴重的資本市場災難,這次是第四次,也是本世紀以來的第3次:2001年是為了應對互聯網泡沫的破滅給資本市場帶來的巨大震盪;2008年是為了應對次貸危機的全面爆發;這次則是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上週美股巨幅震盪,兩次熔斷,標普總計下跌2600點。

中國降準 美國降息 未來經濟如何走?


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國際經濟大幅震盪,在中美兩個經濟大國做出貨幣政策調整之後,資本市場出現了兩大完全不同的看法:

一派觀點認為:看好中國經濟 風景這邊獨好。中國新冠疫情的控制良好,中國經濟基本面整體不錯,經濟增長有強勁的韌性,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可操作空間較大,中國經濟將率先走出新冠疫情的影響,甚至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

另一派觀點認為:誰都不可能獨自走出黑暗,中國難以避開衝擊。因為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與世界經濟融合度較深,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的一部分,也不可能避開此次危機的衝擊。

近期,以上兩派觀點激烈交鋒,引發了市場對後市的各種猜想。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表示:以上兩派觀點都太極端,要麼太樂觀,要麼太悲觀。胡景暉認為,中國經濟會在這一輪全球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將率先走出震盪和低谷,率先走出黑天鵝事件帶來的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

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應對新冠疫情,中國採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併成為全球樣板;

第二,股市基本面優於美國。2019年GDP增速引領全球經濟發展,股市一直在3000點左右徘徊,股市整體PE值較低,外加科創板的開市,未來股市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第三,與美國相比,我們擁有巨大的政策儲備。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為保持經濟的強勁增長勢頭,更為了他能夠連選連任,特朗普政府採取了順週期的經濟調控方案,也就是說,在經濟發展勢頭不錯,且有些過熱的情況下,仍然採取進一步減稅、降息等手段,儘管使得美國經濟又延續了2年左右的持續高速增長,但也使得面對經濟衰退來臨之時,當黑天鵝來臨之時,已經沒有了經濟調節政策的餘地。

而中國,面對經濟增速放緩,雖然採取了逆週期經濟增長政策,但力度得當,沒有大水漫灌,也沒有強刺激,這就為未來進一步刺激經濟發展,留下了諸多的政策儲備。

中國降準 美國降息 未來經濟如何走?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想要獨善其身很難,但是也不用過於悲觀,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我們還基本明確了借力於新基建、高科技產業發展、智慧城市、振興鄉村等發展戰略,此外,我們在積極融入全球經濟的同時,也意識到需要儘快構建我們自己的從原料、到生產,到市場的一套完整的自己的產業鏈,在黑天鵝等極端事件下,我們仍然可以做到不依賴任何外界的輸入和輸出,我們都能夠保證經濟有一個良性的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