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VA CSN學員心聲:努力創造一切可能

CPVA/CSN認證學習有感:一切有待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CPVA&CSN這兩項認證的學習課程對我來說,來得不早不晚,剛剛好!怎麼說呢?執業十多年來,我代理了千多件專利申請案(主要都是執業前十年作出的貢獻),這千多件專利申請案的價值如何,我以前從來沒有認真想過。直到五年前我把執業方向改為知識產權法律顧問以及專利侵權訴訟之後,如何將專利價值最大化這件事猝不及防的便成了我每天都要思考的問題。當然這個問題依然離不開撰寫出一份恰如其分的專利文件。我這裡不用“高價值專利”這個詞,因為從專利代理師與發明人一起合作寫出一份“恰如其分”的專利,到該專利成為“高價值專利”之間,隔著千山萬水,而我在每天的跋山涉水中不可謂不艱辛。


說艱辛可能有點矯情,請原諒一位大齡文藝青年的“顧影自憐”…… 誰不艱辛呢是吧!跑題了……


根據我的經驗,目前比較需要知識產權法律顧問的企業基本上只有兩種,第一種是當了被告或收到警告函的有創新意識的企業,用我更通俗的話說是“準先進企業”,另一種是手握不少專利、商標、著作權的較為成熟的科技型企業,用我更通俗的話說是“先進企業”。


面對“準先進企業”我要給他們提供應對訴訟、和解、許可談判的事務,這裡面涉及很重要的風險評估工作,主要是如何贏,贏不了如何規避、對方專利穩不穩定,如何和解,和解的代價是什麼,輸了賠多少,賠不起怎麼辦,等等。


面對“先進企業”我要給他們提供的服務在深度和廣度上均有所不同,這裡面涉及研發的產品可能涉及誰的技術,用別人的技術有沒有風險,能不能規避,規避代價與授權許可哪種性價比高,誰侵犯了我的專利,如何打擊,專利權穩不穩定,訴訟能不能贏,如何獲得高額賠償,授權許可費用如何定,許可合同條款如何設計,專利許可、轉讓談判策略的制定等等。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以上種種問題,其實最終都指向一個終極問題,就是“這個專利值多少錢?”,只有定下了這個錨點,我們才能知道用哪種辦法去解決我們遇到的那些問題,不論是“準先進企業”還是“先進企業”。


然而,現實是怎樣呢?現實是一旦專利被侵權或涉及專利許可、轉讓,專利權人往往認為自己的專利是無價之寶,定多少錢都不為過(沒有過千萬都不能體現其價值),而被控侵權方或被許可方、受讓方往往認為對方的專利沒那麼值錢,雙方對價值的判斷隔著千山萬水,談不攏,一言不和告到法院去,讓法院來評評理。可是在法庭之上,只講證據,法官問原告你有損失的證據或被告獲利的證據嗎?原告說被告在網上銷售、在線下展覽、在媒體上做廣告、抄襲我方專利搞低價競爭,公司損失很大,要求賠償1000萬。法官問被告有什麼回應,被告說我方產品與原告專利不同,我方根據市場規律合理定價,為了生存下去,利潤微薄,而且也僅僅銷售了公證書裡記載的那幾件,還沒有營利就被告了,現在已經停止銷售,因為這個訴訟,公司都快倒閉了。多麼熟悉的場景,請問法官是不是很崩潰,於是法官居中進行調解,然後問題又回到了最初,原告、被告永遠有扯不清的感性討價還價,最後可能在法官的“威逼利誘”下達成了心不甘情不願的和解協議,或即便原告勝訴,法院作出了遠遠低於原告預期的判賠金額。


這是為什麼呢?法院說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支持1000萬的訴訟請求,法院只能依職權在1-100萬之間作出判決。我們顯然不能怪法院,也不能怪客戶。作為代理人,我們應該想辦法。


我們能想的辦法多嗎?客觀嗎?請問原告或被告的生產經營數據、財務數據等能拿出來作為證據提交嗎?實際上這裡面涉及太多商業秘密,或現階段企業的確存在許多不可與人說的管理問題,讓原、被告主動拿出來公之於眾並不現實。


因此事先用數據客觀評價一件專利的價值顯然是一件可以實現,而且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專利價值評估這件事大家肯定不陌生了,發達的歐美等國在專利價值評估這件事上可謂做到了極致,以致於在這些國家進行專利侵權訴訟,賠償款動輒幾百上幾千萬美金。


我們國家也投入了各種資源扶持出來各種交易平臺,據我不那麼客觀的瞭解,目前這些平臺主要的交易可能大多是基於項目申報需求的交易(你懂的),這種價值評估當然無法客觀體現一份有潛在或現實交易可能性的專利的客觀價值。


顯然在國內目前暫時還找不到答案。於是我只能向外找,圖書館裡的各種書籍林林總總,網上也有各種體系介紹,可我這個社會人在應對每天工作之餘要在這林林總總的知識中找到一套合適的理論,一來能給我試錯的機會不多(也不能拿這麼大的事來試錯,不是嘛),二來我也希望能找到有同樣情懷的同類項來一起討論這個問題,或許能少走彎路,或許能印證或修正我過去那些有點成功或有點不成功的做法。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在這個時空裡,真的有同類項的存在! CPVA&CSN(來自美國商業發展學院的認證專利評估分析師&認證策略談判師)很合時宜的就出現了。當我看到這個課程時,猶如條件反射般毫不猶豫的報了名,我期待在這裡找到同類項,期待在這裡驗證我五年多來日思夜想的問題是對的,更期待在這裡得到啟發,通過這個契機找到一個適合中國企業專利價值評估的方法,我能有所收穫嗎?


課程很緊張,對於我們社會人來說要脫產六天來學習一門全英教學的課程,如果用金錢來衡量絕對遠遠不止於那高昂的學費,可是又怎能僅以金錢來衡量呢,這很符合我們深深認同的知識有價,時間有價的價值觀,投入時間和金錢來交換知識是我上這門課的第一課。


投入了才會珍惜,所以這六天我們來自全國各地的十多名學員紛紛拿出瞭如高考般的學習幹勁,至於我們的課程包括了什麼,讀者們可以去優賽諾的公眾號看,這不是我在這裡要說的,我要說的是我驗證了什麼,學到了什麼?是的滿滿的六天過去,我沒有找老同學敘舊(我在深圳可是有很多同學的呢)、沒有觀光、沒有逛超市、甚至沒有發朋友圈,我每天都跟老師、同學們在一起學習、交流、分享如何計算一個專利的價值,要設定哪些條件,用什麼公式,權重是多少,我們以前是怎麼做的,以前的做法哪些需要保留哪些可以修正,在模擬的商業談判中如何提出條件、如何促成談判,案例的模擬,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去思考。從早上8:30-晚上12:00,當然中間還要處理一下手頭的工作,安撫急壞了的客戶。這種體會很奇妙,妙在這些“社會人”的內心一點都“不社會”,他們單純,單純的認識到不足,單純的想把一件事做好,單純的放下工作、放下家庭、放下能賺錢的機會,在這裡做了六天的學生。當課程結束時,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機會再見到他們,但我知道有那麼一群人在努力著,這群人在我的朋友圈裡,他們將影響更多的人在做同樣的努力。我不知道我是否完全掌握了課程中的每一個知識點,但我知道它對我的啟發是深遠的,也將在我未來的工作中得以體現。


事實上,回到廣州後,我運用學到的原理和方法對手上一項正待許可談判的專利進行了一次專利價值評估,以重溫剛學習到的知識,相信這份專利價值評估報告一定會對我準備要進行的專利許可談判有重要意義。另外,這六天的學習,驗證了我以前的不少作法是正確的,現在上升到了理論層面,優勢是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已經接受了一次有償的諮詢,實現了成為CPVA認證專利評估分析師和CSN認證策略談判師後的第一次將知識轉化為價值,關鍵是客戶對我這位分析師的專業有了更高的評價,總之一切有待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後記,本次CPVA&CSN的學習課室設在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南七道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樓,屬於“網紅”粵海街道辦管轄,在這個神奇的轄區上,走出了華為、中興、騰訊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大族激光、邁瑞、達實、金蝶、華強文化等上市公司。我們住的酒店就在中興旁邊,每天我們都從中興旁邊走過,晚上站在窗邊看著中興大樓的標誌在夜色中閃著藍光,遠處還有創維的巨大標誌在閃著紅光,聽著新聞裡播報著中美貿易談判的消息,這場以知識產權之名發起的談判絕不是偶然,我想今天我們一起在深圳南山區這裡的學習也絕不是偶然,也許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承擔起了一點點歷史的使命,誰知道呢。

馬麗麗

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

商事法律事務部執行主任、專利代理師

寫於2019年6月18日星期二早晨 廣州


2019年5月9-11日,CPVA(2019)中國區第一場在深圳成功舉辦

CPVA CSN學員心聲:努力創造一切可能

CPVA Group Photo

2019年5月12-14日,CSN(2019)中國區第一場在深圳成功舉辦

CPVA CSN學員心聲:努力創造一切可能

CSN Group Photo


CPVA CSN學員心聲:努力創造一切可能

馬麗麗律師:一直在路上的知識產權行動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