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大跌背後的猜想

  上週可謂是國際油價的黑色一週,如果說上週初還有人在討論油價會不會跌破40美元/桶,那麼,到週三之後就會覺得自己低估了油價下跌的幅度。無論是期貨現貨,國際油價都是大幅下跌,具體跌幅這裡就不詳述了,估計大家都比較瞭解了,很多都創下了十幾年以來跌幅之最。

  那麼,油價為什麼突然下跌?

  操盤手是沙特。3月9日開盤前,沙特方面發了個聲明,表示4月份出售給亞洲的油價下調4-6美元/桶,銷往美國的油價下調7美元/桶。除此之外,沙特還說要增產石油。因為沙特是產油大戶,所以國際原油市場一片哀嚎。

  而又因為石油的價格是以美元定價的,而美國本身也是一個原油生產大國,所以油價大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就表現不佳的美股。

  在原油暴跌前,世界經濟已經表現疲弱了,經不得再加上一根稻草了,這個節骨眼上,沙特突然說要增產,這種不確定性的恐慌情緒就集中在美股先爆發了。如果說疫情的蔓延和擴散把美股逼到了懸崖邊上,那麼,油價大跌直接把美股推到了懸崖之下。

  既然這麼大的影響,沙特為什麼要降價?要了解這個問題,咱們先得了解一下國際主要產油國的情況。

  世界主要的產油國包括沙特在內的歐佩克、美國和俄羅斯。沙特身處海灣地區,開採成本比較低,油品質量也比較好;而俄羅斯開採原油的成本相對比較高,但是煉化能力比較強,所以它的整個成品油的附加值會比較高。

  那麼現在,沙特不僅說降價,還要增產,從開採成本而言,沙特只要把油價維持在20美元/桶上下就能賺到錢,所以它是有底氣降價的。

  但是有底氣降價,不代表就一定要降價,畢竟價格降低賺的就少了。不過沙特這麼做了,主播覺得,一方面是和俄羅斯在示威或者叫賭氣,因為俄羅斯一直說不減產,那麼沙特就說我和你打價格戰,看誰能打過誰;另一方面,沙特目前在經濟方面也在改革的過程中,也迫切需要資金,現實讓它只能靠賣油賺錢了。更何況沙特本身的生產成本就低,所以就來了一個大降價。

  這是表面上從沙特和俄羅斯之前的關係來探討的,但是美國作為世界主要產油國之一,也一定會受到影響,所以有觀點把它們之間的關係叫做“三國 殺”。

  對於美國而言,頁岩油一直是備受推崇的,如果要維持收支平衡,油價應該維持在50-60美元/桶的區間,但是現在沙特把價格壓低到了接近25美元的時候,美國是承受不起的,市場也隨之應聲大跌。

  那麼,檯面上沙特這種自殺式甩賣能夠維持下去嗎?

  俄羅斯的立場基本分為兩派,一方面是強硬派,以一貫強硬的總統普京為首,普京在國家杜馬講話時就表明,俄羅斯可以從容地度過石油市場的動盪時期。非常有自信。此外,俄羅斯總統的新聞秘書認為,俄方對石油產品需求的下降早就已經有預判了,俄羅斯經濟現在有足夠的安全性,可以平息這種不穩定性。

  另一方是示好型,比如俄羅斯能源部部長當地時間10號接受採訪時就表示,雖然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沒有達成減產協議,但是合作仍然可能會繼續,如果有必要的話,那麼各方可以重新達成一致,談判的大門仍然沒有關閉。

  從全球原油供應量來看,俄羅斯和沙特基本上不多,都在10%左右,而石油在兩國經濟中的比重都很大,都是經濟支柱,所以要讓二者出現一個和諧態度可能性不大。

  而眼下的情況是,誰降價降得快,誰的市場份額就有可能趨於增長。

  當然,主播還看到另一種有意思的推測,即這是沙特和俄羅斯兩國在唱雙簧,意圖讓美國不好受。因為在過去的幾年,美國頁岩油發展迅速,將沙特和俄羅斯兩家共5%的市場份額都搶走了,所以沙特和俄羅斯要“報仇”。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眼下沙特和俄羅斯都想在市場份額上進行新一輪的博弈,儘量佔領更多的市場。

  這背後有一個大背景是,隨著新能源的發展,大家對於石油在未來的前景並不太看好,有預測說原油在市場上呼風喚雨最多也就15年。基於此,沙特和俄羅斯陷入了經濟學中的囚徒困境,每一方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非理性的結果。這種情況下,誰能夠在市場中爭取到最大的市場份額就很重要。

  以上只是對於油價大跌背後原因的可能性的猜想,至於未來如何,時間會給出答案。

  新金融工作室記者 劉暢

國際油價大跌背後的猜想||新金融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