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80%的學生是這樣的,“正常”嗎?

今天,當我們走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操場,嶄新的校舍,成蔭的綠樹,樓道內貼著五顏六色的宣傳海報,教室裡寬敞明亮、整潔一新,電子白板、電腦等教學設備很是先進。

  • 今天的課堂變化了嗎?

顯然,教育改革最大的成就和最直觀的印象,就是教學環境的改變。不過,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環境的改變,會給“教”和“育”帶來多大變化?

合作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沉浸式教學等等專業的教學名詞越來越多,有些課堂特別是公開課堂,變得越來越熱鬧,課堂教學就像流水線一樣,學生按照老師的設計在學習。

課堂上80%的學生是這樣的,“正常”嗎?

但我們不能忽視一點,也就是教育對象——學生的情緒和感受。

  • 他們熱愛學校嗎?他們熱愛課堂嗎?他們熱愛老師嗎?他們熱愛學習嗎?
課堂上80%的學生是這樣的,“正常”嗎?

如果我們給學生設計的課堂、設計的教學,只是讓他們照著做就可以,那麼,我們究竟希望把學生們培養成什麼樣的人?

  • 課堂上的觀光者

我們會發現,有些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越來越覺得學校很無聊,他們在課堂上,走馬觀花地學習各種觀點,毫無自己的理解,也未曾投入其中。

羅傑斯在其《自由學習》中,把這些學生稱為課堂上的“參觀者”或“觀光者”。

顯然,多數老師會偏愛守紀律、成績高的“好學生”,在課堂上他們會更積極地與老師互動,更好地回答老師的問題;

課堂上80%的學生是這樣的,“正常”嗎?

相反,一些愛搗亂、成績差的“壞學生”,在課堂上常常受到老師的斥責,因為完成作業不好,很少獲得課外活動機會;

還有一部分雖不搗亂但成績一般的學生,因擔心回答不好而不希望被老師提問,儘量隱藏自己,逃避課堂活動。

結果就會出現:20%的學生佔據了課堂上將近80%的互動,而另外80%的學生成了課堂上的觀光者。

課堂上80%的學生是這樣的,“正常”嗎?

這些被冷落的學生,從不參與,從不興奮,從未被關注……僅僅是待在課堂上而已。

在如此的學習環境下,這80%的學生不僅課上的學習是低效的,課後作業完成也會很差,惡性循環之下,必然會成為“厭學者”。

  • 必須為了“教會學習”而改變

今天的不少學校太過死氣沉沉。小學生們不能跑跑跳跳走過走廊,見到老師和學校領導,只能點頭示意,因為這樣減少“噪音”和“安全隱患”;

課堂上不允許對話與討論,老師也不願冒著激怒家長的風險過多地管教學生,因為這會佔去過多的“程序化”教學時間,老師沒辦法按時完成學校要求的教學進度,還會帶來風險;

學生和家長們則每天處於作業檢查和各類小考的焦慮之中,總是擔心出錯,成績下滑,被“負責任”的老師批評“不用心”……

課堂上80%的學生是這樣的,“正常”嗎?

如果從小學開始,學生們就處於一種讓學習看起來“很優秀”的學習模式下,將來他們會變成什麼樣?

“幾年前,我所教的班級中僅有一兩個厭學的學生。現在,幾乎整班的學生都缺乏學習動機。”一位高中老師深有感觸地說道。

如何能改變這樣的現狀,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關於教學的定義,很發人深省:


教比學更困難是因為,教要求做到的是讓別人學。真正的教師要做的是讓學生自由學習。因此,雖然從他的課堂上似乎沒有學到什麼具體東西,但通過真正自由地“學”,我們終有一天會恍然大悟——我們學會了如何獲得有用的信息……老師必須比初學者更能虛心學習,比向他們求學的人更會質疑自己的知識基礎。


達到這樣的目的確實不易,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要首先改革,把老師從行政化的管理和考核中解放出來,把課堂的自主權還給老師;老師也要放下權威,把學習的自由還給學生。

羅傑斯眼中的“自由學習”,應該讓學生表現出這樣的情緒狀態:


“不,不,這不是我想要的。”

“等等,這與我感興趣的和我想要的有點沾邊了。”

“呀,就是它!這正是我現在所需要的和想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