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思政課 西南交通大學“青年講師團”雲端宣講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1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徐潔)“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網課上得最開心的一次”、“我第一次發現中華文化這麼有力量”……近期,西南交通大學團委已組織開展六場“青年講師團”線上系列宣講活動,講師有全國勞動模範、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紅學研究專家等青年校友,也有校內深受學生喜愛的思政課老師、心理學專家,還有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年志願者,每一場宣講300人的課程容量都爆滿,在同步的網絡課堂評論中,同學們類似的心得、評論有數百條。

  2020新學期伊始,本該生機勃勃的開學季被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斷,但是廣大師生並沒有失去信心,疫情之下,同心戮力,停課不停學,共同為戰勝疫情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團中央、團省委和學校的部署安排,進一步發揮西南交通大學“青年講師團”積極作用,引導廣大青年增強防護意識,提高擔當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共抗疫情力量,校團委積極策劃、組織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青年講師團線上宣講系列活動。據悉,目前已舉辦六場次,並還在持續深入開展中,深得同學的喜愛和好評。

  共克國家危難,青年人逆風前行,站在時代潮頭,青年人肩負使命,同建偉大祖國,青年人義不容辭!在實踐中成長,在磨礪中成才,青年人腳踏實地,未來才充滿陽光。疫情當前,青年人該做什麼,該怎麼做?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汪澎老師的《大學生在抗擊疫情中成長成才》專題宣講,圍繞“正確認識疫情”、“戰勝疫情的力量在哪裡”、“在抗‘疫’中成長成才”三個方面展開。她在宣講中指出,我國的制度優勢是戰勝疫情的力量所在——強大的全民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全國協調能力、整合能力,地方執行能力、配合能力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親歷者、參與者,都在災難的磨練中歷練與成長。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更應該在精神氣質、思想認識、價值原則、個人素養等方面上有所成長,要做到有情懷、有本領、有擔當。

   作為學校近500名積極響應號召,就近就便到所在社區報到擔任疫情防控志願者之一的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生林姝同學,在宣講中帶來了《戰疫中青年大學生能做什麼》專題分享。通過自身志願經歷,她指出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青年大學生可以報名參加社區志願服務,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卡點輪值、做好防疫宣傳工作、整理疫情期間各類檔案、巡查重點居家隔離人員每日情況、幫助居家隔離人員購買各類生活必需品等。以前並沒有參加過志願服務活動的她,在此次疫情中,感受到了志願者工作的重要性。她呼籲,有條件的大學生們都行動起來,為抗擊疫情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疫情期間,大家關注的問題除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之外,心理健康和權益維護也應該是重中之重,只有做好全方位的準備面對疫情,才能做到層層攻克,最終取得戰“疫”勝利。

  心理研究與諮詢中心冉俐雯老師為同學們帶來《疫情下的大學生心理調適》專題宣講。她指出,在這場疫情防控戰鬥中,大學生不僅要提高身體機能的抵抗力,還要增強心理對疫情的耐受力與調適能力。在用科學手段進行疾病防護的同時,還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科學的心理調適方法,提升心理健康素養,為心靈戴上“口罩”,提高心理免疫力,共同抗擊疫情。本課程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進行解析和解讀,讓大學生了解,為何有的同學緊張恐怖、有的同學憋悶無聊,以及不同情況下可以如何調整自己的狀態。輔助大學生以心理科學為基礎,指導自己的情緒、認知和行為。引導大學生們在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激發自己的自我實現的需要,適應當下生活,做可以成就自己的事情,做對社會和國家有貢獻的事情,做卓越大學生。

   “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獲得者、青年校友杜偉律師, 3月10日晚為同學們帶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勞動法律風險防範》專題宣講。他在宣講中指出,新冠肺炎的相關工作部署不僅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也關係大學生就業和經濟社會的穩定。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疫情防控必須在法治軌道上進行,加強依法防控。杜偉律師通過廣泛蒐集用人單位及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在就業和勞動中遇到的難題,以相關法律法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委出臺的規範性文件為依據,並結合四川省政府及四川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發佈的相關文件,整理了有關企業復工和大學生就業中的勞動用工、勞動關係、工資待遇、社保繳費等方面的問題,從大學生就業陷阱的類型,就業過程中如何避免陷阱,以及如何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做了全面的講解,幫助用人單位和大學生就業渡過難關。

  除了疫情下的知識分享與自我保護之外,文化修養薰陶與個人成長規劃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青年講師團特意從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軌跡和文化接收體系出發,量身定製了不一樣的“乾貨分享”。

  3月12日下午,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青年校友馬經義副教授從中國文化的精神和價值出發,為同學們帶來了“《紅樓夢》精讀與中華文化品鑑”專題宣講,介紹了《紅樓夢》的三層讀法,即讀紅樓故事、中國文化以及其哲學意蘊。他認為,如果能依次從這三個層面賞析這本書,便能真正體會到其內在的真諦。接著,馬教授便以《寶黛初會》選段為例,帶領大家深入瞭解這部傑作的奧妙之處。從故事中認識人物,理清心理動態,完成情節梳理,在細節中研究時代的藝術和智慧,體味中國文化,再從生活中體悟的哲學意蘊。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講解,帶給同學們的不只是一場文化的盛宴,一次發現文學之美的旅程,更讓大家緊繃的神經得到放鬆,給心靈帶來慰藉。

  3月14日下午,“全國勞動模範”、黨的十九大代表姚鴻洲校友以《成長路上堅守的初心》為主題,結合工作感悟,為同學們講述他自己的奮鬥故事。從初入職場的迷茫,到逐漸知道自己想要的未來,定好奮鬥的目標,姚鴻洲校友向大家解釋了和前輩交流的重要性、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強調了腳踏實地,堅守初心才能實現價值。在交流後的問答環節中,同學們積極參與,氣氛十分活躍。同是電氣專業的陳同學提問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日後的工作關係如何時,姚鴻洲校友強調了專業知識對於工作的開展必不可少,同時建議大家學好英語等輔助性知識,多做科創競賽,從多方面加強自己的真本領,為以後的工作生活拓寬渠道,打好基礎。

  據悉,該校團委除了推出“青年講師團”的線上系列宣講活動外,還精心策劃、聯合黨委宣傳部推出《大學生在抗擊疫情中成長成才》、《疫情下的大學生心理調適》、《疫情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勞動法律風險防範》、《中國文化的精神與價值》、《大學生網絡素養提升》五門雲端微課,並將於近期在全國高校思政網上推出。同時,充分利用第二、三課堂的平臺和載體,持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主動融入第一課堂,開展協同育人,從不同維度引領學生做到“宅家”抗疫和學習提升兩不誤。截止目前,全校各級團組織創新活動形式,開設了111門第二課堂課程,提供74733個學時,參與學生近20000人次,成為抗疫期間學校“停課不停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著青春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