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前段時間,海外出版界與電影界因為伍迪·艾倫要出自傳的事兒而爭論不休,最終事件以出版社員工集體抵制取消出版而作罷。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這裡對伍迪·艾倫早年的道德問題暫且按下不表,情報君第一反應是,伍迪·艾倫怎麼又出自傳了?查過創作年表才後,發現這確實是他第一部個人自傳。而讓情報君產生這種錯覺的原因,無非是這個小老頭實在太能寫了。

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拍電影與寫作,本質上都屬於創作範疇,但正如導演萬瑪才旦所說:“電影創作最重要是落實到拍攝過程,而小說落實在文學性。”導演與作家,一個用畫面講故事,一個用文字講故事,兩者創作方式的不同決定了截然不同的思考路徑。不過,在當今電影屆,文壇與影視雙棲的導演仍然不在少數,攝影機與筆都可以成為他們剖析世界的工具,甚至很多人在成為導演之前,作家才是他們的第一身份,寫而優則導,寫作的思維方式也為日後的拍攝帶來了借鑑的意義。

縱觀市面上由導演署名的書籍類作品,我們大致可以將它們籠統地分為兩類。一類是導演自己的作品合集,包括小說、詩歌、畫作、編劇等,另一類則是隨筆、評論、回憶錄與談話錄等。

所謂見字如見人,那些拍出好電影的導演,文字功底是怎樣的呢?

不會寫小說的編劇不是好導演

在好萊塢,伍迪·艾倫則是眾所周知非常能寫的導演,80多歲也依然保持著非常旺盛的創作精力,除了每年拍攝一部的電影作品外,文字方面也筆耕不輟,多年來撰寫了大量劇本、短篇小說,他的書在出版市場始終佔有一席之地。他的文字與電影風格一脈相承,全篇荒誕不經與插科打諢的幽默方式共同組成了他特有的個人風格。他的短篇小說合集《門薩的娼妓》、《副作用》曾在內地出版,並受到電影愛好者們的廣泛歡迎。

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如果伍迪是知識分子式的針砭時弊,昆汀的路子則更野一些。他獨立創作劇本時很少遵守所謂的編劇規範,這位聲稱將劇本當做小說來寫的大導更是對媒體揚言息影之後就去寫小說。他的野不僅僅體現在他對暴力的輕鬆態度上,他在寫劇本時也任由筆下的人物自由發展,在某個時刻爆發出張力。在其從影生涯的三十多年中,他的9部電影長片均由他自編自導完成(《殺死比爾》系列算作一部),而他的影片也沿襲了他的文字風格,非線性敘事、多視角復調、經典電影片段的信手拈來,可謂相當隨性。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有趣的是,正如有人用形容“喋喋不休”來形容伍迪·艾倫,“繁複囉嗦”也是昆汀個人寫作特點之一,大量對白由此可見兩位作者型導演的表達欲有多旺盛。

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將視線調轉至亞洲。在韓國,新千年之後的電影界有不少導演是具備文學功底的,比如李滄東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八十年代,他最早由作家的身份在文壇嶄露頭角的,他的小說都以城市邊緣人和小人物為關注點,往往從一些日常小事切入,從而觸及到影藏在這些細節背後的悲劇感。在其創作的短篇小說獲韓國日報創作文學獎後,他便以作家身份參與了電影《想去那座島》、《美麗青年全泰壹》的編劇工作,之後他進軍電影界,自編自導的《綠魚》、《薄荷糖》、《綠洲》、《密陽》等影片均為口碑穩定的佳作,對於韓國當代社會有著很深刻的批判意義。而他前年的電影《燃燒》,在很多人看來是電影與文學之間一次最優美的合璧。

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在日本導演中,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文藝科的是枝裕和,是一名寫作與電影同樣高產的創作者。是枝裕和早年的夢想就是當一名小說家,在進入影視界後,他並沒有放棄文字創作,其職業生涯的大部分作品也是由他獨立編劇而成。他通常在電影拍完後以電影為藍本創作中長篇小說,並在文中拓展細節與人物心理活動,與電影互為補充。內地近兩年出版了是枝裕和多本電影同名小說,《下一站,天國》《步履不停》、《如父如子》、《小偷家族》等小說作品可以說算得上是暢銷書般的存在了。

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前陣子因為“淨身出戶”的言論被網友稱為“搞笑藝人”的北野武可以說是日本現代導演界跨界最多的人。相聲演員出身的他,能說能演能拍能寫,迄今為止已經導演了19部電影,寫過9本小說及6本雜文。在導演界頗有建樹的他,誰能想到他的另一個夢想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呢?他個人隨筆集《北野武的小酒館》生動的詮釋了他段子手的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特點,既有突如其來的人生感悟,又有猝不及防的“毒雞湯”。

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喜歡寫小說的還有巖井俊二。《情書》就是他在拍攝《燕尾蝶》間隙寫成為短篇故事,《情書》上映之後,他將原短篇和劇本潤色成長篇小說出版,電影帶來的轟動效應使得小說也獲得了大賣。內地早在十多年前就曾出版過他的《情書》、《關於莉莉周的一切》、《華萊士人魚》等小說作品,在青春傷痕文學領域,巖井俊二也可以稱得上是半個前輩了。

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內地導演中開啟電影與文學平行創作的人也不在少數。北電導演系出身的徐皓峰就愛好寫武俠紀實文學和武俠小說,跟他的小說作品比起來,拍電影可算作一項副業了。他對民國武俠的認識和研究,也促成了他拍電影與編寫武俠電影劇本的契機,他的小說作品《箭士柳白猿》《倭寇的蹤跡》《刀背藏身》《師父》後來也均被他拍成同名電影;

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藏族導演萬瑪才旦最早也是以短篇小說《人與狗》叩響文學大門的,在學習電影之前,他一直做得就是寫作與翻譯工作,小說也多次獲獎。他的小說大多紮根藏地文化,關注藏區人物且略帶有魔幻色彩,他的電影《靜靜的嘛呢石》、《塔洛》、《撞死了一隻羊》、《氣球》等均改編自他自己創作的小說。去年,他的短篇小說合集《烏金的牙齒》出版。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彭浩翔也是極其享受寫作的導演。他堅持把大半精力花在寫作上,不僅寫小說,還寫雜文,寫評論,寫情感專欄,出版的書比拍的電影還多。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自己拍攝處女作《買兇殺人》之前起碼寫了有上百個劇本。

這些導演們都有一些相對共同的特點。比如他們身兼導演與編劇雙重身份,同時也是自己導演電影的絕對作者,比如他們信任文字,擅長講故事,電影風格也與文字一脈相承,有著非常鮮明的作者性。相信如果不是遇到了電影,也許其中一些人就以文字為生了。

除了以上影視文壇雙棲的導演之外,內地近幾年也有一些以作家身份跨界導演的名人,像韓寒、郭敬明、落落、張嘉佳等,他們在成為導演之前是暢銷書作家,跨界後開始自編自導。不過在成功跨界之後,他們也相對減少了在文字上的耕耘,像郭敬明、韓寒已較少再發布文學作品。

拍電影之前先學會的是“寫字兒”

能夠在高強度的拍攝間隙親自撰寫劇本、編寫小說,固然是需要對文字足夠熱愛以及擁有極高的創作精力的。不少導演難以兩全,但又剋制不住表達的慾望,因此影評、隨筆、手記、回憶錄等更加隨性的文體就變成了他們最為傾向的表達方式。同樣,觀眾也藉由他們的文字,對他們產生了更全面的認識。

法國新浪潮運動中,最早一批旗手就是從電影評論家、電影雜誌編輯轉型的,戈達爾、特呂弗、侯麥、夏布洛爾一概如此。他們之中有人去世後,生前發表的文章與訪談資料均組成後世對其研究的重要材料。而像塔可夫斯基、伯格曼、安東尼奧尼、黑澤明、小津安二郎等世界級大師也均有創作手記留世,這些文字也跟他們拍攝的電影一樣,成為影迷們步入電影殿堂的啟蒙級文化產物。

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在當代電影界中,拍電影之餘喜歡隨性寫作的導演也並不在少數,他們將筆視作攝影機,紀錄著自己一路的創作歷程。

樸贊鬱曾自稱是韓國電影中寫字最多的人。他雖然畢業於哲學系,但青年時期熱愛電影,尤其熱衷於撰寫電影評論。在做導演之前,他的身份是一名影評人,喜歡閱讀莎士比亞、卡夫卡,也喜歡B級片。作為影評人的他相當直言不諱,且十分反對限制影片內容,可以說是一個很清醒又很偏執的人。今年年初,內地出版了他的電影隨筆與評論集《樸贊鬱的蒙太奇》,其中收錄了他對多部經典電影的影評解析以及對自己電影的思考,可謂終於給內地觀眾提供了一個瞭解他的窗口。

內地第五代導演中,陳凱歌可以說是最有文學素養的一位。臺灣曾在1991年出版過陳凱歌的個人回憶錄《少年凱歌》(內地2001年首次出版),這本書的知名度雖不如他的電影高,但它在陳凱歌創作生涯中的地位卻完全不輸《霸王別姬》。相比於他的電影,這本書展現了一個具有強烈批判精神的陳凱歌,這種精神在他的電影中幾乎是很少見的。陳凱歌描寫了自己在文革時期的那段經歷,書中他勇敢地直面自己,並對那個年代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優美磅礴的文筆令不少讀者難忘。一位網友對此評價道:“每句話都好似經過千錘百煉,又好像是信手拈來。”

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第六代導演中,賈樟柯則是公認的喜歡寫字的導演之一。賈樟柯從小愛好文學,中學時代就已經開始在《山西文學》中發表作品,大學求學期間,他一個人默默在自習室裡寫出了《小武》與《站臺》,在他的成長經歷中,文字與他如影隨形。賈樟柯的個人電影隨筆《賈想》是許多影迷們邁進電影門檻的入門讀物,《賈想》分別對應賈樟柯在1996年-2008年,2008年-2016年的個人手記,裡面包括他對成長經歷、電影生涯、城市地域、電影藝術的觀察與思考,以及與多領域人物的訪談記錄。賈樟柯的文字幾乎是不輸他的電影的,作為內地標誌性的帶有作者印記的導演,賈樟柯的文字凝練簡潔,同時也不乏一針見血地犀利,一如他質樸、優美、深刻的電影,兩者的共同特點是最大程度地忠於自己的表達。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拍電影與寫作,導演們的“雙面”人生

當然除了以上兩位,內地影壇還有不少導演習慣紀錄自己的工作日常。比如張藝謀出版過個人攝影集《張藝謀的作業》,馮小剛在拍攝《手機》間隙著有隨筆集《我把青春獻給你》,同為第六代的姜文與王小帥則分別著有《誕生:一部電影的誕生》與《薄薄的故鄉》等。

不同導演有著不同的表達傾向,一個有意思的導演,寫的字與拍的電影同樣有意思,而一個因作品備受爭議而陷入創作瓶頸的導演,或許他的文字能讓你發現另一個不一樣的他。只有看懂他,讀懂他,才能構成我們對他們的全部理解。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