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實施辦法

吉林日報

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

日前,省委發出通知,印發《吉林省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實施辦法》。通知全文如下:

各市、州黨委,長白山開發區工委、長春新區工委,擴權強縣試點市黨委,省委各部、委,省直各黨組、黨委,各人民團體黨組:

現將《吉林省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實施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中共吉林省委

2020年3月16日

(《吉林省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實施辦法》全文見第六版)

吉林省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實施辦法

(2020年2月28日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會議審議批准2020年3月16日中共吉林省委發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切實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黨的農村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認真執行《條例》對新時代黨的農村工作指導思想、總體思路、遵循原則、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各項規定精神,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快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進程,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二章 強化組織領導體系

第三條貫徹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

第四條省委全面領導全省農村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農村工作大政方針、農村發展重大戰略、農村重大改革任務,定期研究全省農村工作。省委每年召開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決策農村工作重大事項,抓好重點任務分工、重大項目實施、重要資源配置等工作。

第五條省委設立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省委副書記任組長,在省委及其常務委員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根據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發揮農村工作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研究全省“三農”重大問題,擬定全省農村工作政策性文件,督促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關於“三農”工作決策部署。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農業農村廳,接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承擔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工作。

第六條省委設立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主要職責是: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全面貫徹中央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方針;謀劃省內全局性、長遠性重大工作部署和舉措;推動落實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統籌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的跨領域、跨部門問題;督促各部門和市(州)、縣(市、區)切實履職盡責;組織實施督查考核。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處理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事務工作,辦公室主任由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負責人兼任。

第七條市(州)黨委應當把農村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做好上下銜接、域內協調、督促檢查工作,發揮好以市帶縣作用。

第八條縣(市、區)黨委應當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管用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職責清晰的責任體系,貫徹落實黨中央以及上級黨委關於農村工作的要求和決策部署。縣委書記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農村工作上,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加強統籌謀劃,狠抓工作落實。

第九條市級、縣級黨委應設立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市級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一般由黨委副書記任組長,縣級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其成員由黨委和政府有關負責人以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

第十條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黨組織應當全面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關於“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宣傳黨的主張和政策,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鄉(鎮)黨委應當明確具體工作人員,負責落實縣級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交辦的工作。

第三章 貫徹優先發展方針

第十一條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各級黨委要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作為基本要求,加強“三農”幹部工作隊伍培養、配備、管理、使用。選拔熟悉“三農”工作的幹部充實到各級黨政班子,把優秀幹部充實到“三農”工作幹部隊伍。選派省直部門、高校和科研院所優秀、年輕幹部人才到縣(市)、鄉村掛職或任職,拓寬縣級“三農”工作部門和鄉鎮幹部來源渠道。選拔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應當優先考慮具有鄉鎮黨政正職經歷的幹部,縣級機關提拔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應當優先考慮具有鄉鎮工作經歷的幹部。注重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選調生、大學生村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中選拔鄉鎮領導幹部,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考錄鄉鎮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

第十二條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建立縣域專業人才統籌使用制度和農村人才定向委託培養制度,提高農村專業人才服務保障能力。探索鄉村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模式改革,探索實行鄉村醫務人員“縣聘鄉用、鄉聘村用”,大力提高鄉村教師、醫生隊伍素質。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1231”工程,培養高素質農民隊伍。優先保障農村發展用地需求。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支持縣級政府通過村莊規劃,整合優化村莊用地佈局,有效利用農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設用地。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健全完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促進城鄉要素充分流動、平等交換、高效配置。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計生協等群團組織的優勢和力量,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積極作用,支持引導農村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發展,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振興。

第十三條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推動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建立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保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按照國家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的政策規定,進一步提高農業農村投入比例。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推動小額貸款、融資性擔保、融資租賃等機構有序發展。繼續深化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彌合金融服務鏈條,構建基礎金融、物權增信、信用信息三大支柱和農村產權交易市場“三支柱一市場”農村新型普惠融資服務體系。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穩妥有序推進收入保險,促進農戶收入穩定。

第十四條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堅持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提升農民生產生活質量。加快農村水、電、路、氣、房、訊等基礎設施提擋升級,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現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推動建立城鄉統籌的公共服務經費投入機制,著力提升農村文、教、醫、保等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第四章 落實主要任務

第十五條加強黨對農村經濟建設的領導。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持續加強產能建設。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支持主產區依託縣域形成農產品加工及食品產業集群。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壯大鄉村產業。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拓寬農民收入渠道,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第十六條加強黨對農村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領導。完善基層民主制度,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豐富基層民主協商形式,保證農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農村社會公平正義。強化邊境管控、屬地穩控、整體防控,著力打造吉林千里邊關的安全屏障。堅決取締各類非法宗教傳播活動,嚴防境外滲透,鞏固農村基層政權。

第十七條加強黨對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民群眾中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廣泛開展民主法治教育。以“吉劇振興工程”為引領,進一步加強地方戲曲劇種的保護、傳承與發展。繼續實施“吉林印記”鄉村博物館的項目建設。實施創建文明村鎮行動,按照國家和吉林省有關規定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和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推進移風易俗。活躍繁榮農村文化市場,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監管。

第十八條加強黨對農村社會建設的領導。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依法加強村級民主選舉,推行村“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強化村級民主監督,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實行“四議兩公開”。加強民主管理,發揮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積極作用。豐富基層民主協商形式,引導村民通過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小組會議等方式協商解決問題。提高黨領導農村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強農業綜合執法,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第十九條加強黨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推行減量控害生產模式,實現化肥、農藥施用量負增長。推廣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逐步實現糧食主產縣和黑土區全覆蓋。推進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穩步有序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第二十條加強農村黨的建設。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堅持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地位不動搖,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全面領導鄉鎮、村的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民委員會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制度。持續開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的穩定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制度。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深入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加強農村紀檢監察工作,把落實農村政策情況作為巡視巡察重要內容,建立健全農村權力運行監督制度,持續整治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和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

第五章 完善推動考核機制

第二十一條發揮改革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推動作用。以完善產權制度和市場化要素配置為重點,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做好土地二輪承包到期後延包基礎工作,完善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精準化土地流轉服務方式方法。緊盯中央政策和發達省份實踐,深化農村土地制度“三項改革”,盤活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資源和農房。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承接中央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政策。積極穩妥推進農業農村其他改革。

第二十二條發揮鄉村規劃對農業農村發展的導向作用。堅持規劃先行,突出鄉村特色,保持鄉村風貌,加強各類規劃統籌管理和系統銜接,推動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科學有序推進鄉村建設發展。

第二十三條健全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考核機制。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細則。各級黨委和政府每年向上級黨委和政府報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上級黨委和政府對下級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開展督查考核,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幹部選拔任用、評先獎優、問責追責的重要參考。

第二十四條實行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制度。省級直接考核到市縣,將抓好農村工作特別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貧困縣精準脫貧成效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考核結果作為對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五條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地方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農村工作職責的,應當依照有關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予以問責;對農村工作履職不力、工作滯後的,上級黨委約談下級黨委,本級黨委約談同級有關部門。各級黨政機關涉農部門要認真履行貫徹落實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關於農村工作各項決策部署,貼近基層服務農民群眾,不得將部門職責轉嫁給農村基層組織,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的,應當依照有關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予以問責。

第二十六條建立激勵機制。各級黨委要鼓勵幹部敢於擔當作為、勇於改革創新、樂於奉獻為民,按照規定表彰和獎勵在農村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具體解釋工作由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