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臺不拆臺方能成其事

工作以後,常聽到領導、前輩把一句老話掛在嘴邊:互相補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一起垮臺。初聞,以為這是教我們為人處世應當心胸寬廣。有了些工作閱歷後,再細細品讀,愈發體會出其中更豐富更深層的意味。

補臺不拆臺是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覺悟。兒時聽到負荊請罪的故事,只是感嘆藺相如大度寬容。稍長些,讀到《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的將相和,才知道藺相如面對老將廉頗的羞辱和怨懟能夠泰然處之,是因為他懂得:“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原來,補臺不拆臺,絕不只是一個“忍”字那麼簡單,而是秉持大局為重的原則,把國家存亡之大義深埋於胸,才能坦然將個人私怨置之度外。

補臺不拆臺是眾木成林、眾志成城的智慧。“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是我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強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它的研發是100家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攻關完成的。蛟龍號團隊深諳“單絲不成線”的道理,早在研發之初,就把“互相補臺,互不拆臺”作為不可違背的工作原則,將每個分系統的各項指標製成表格,按表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質量。這樣才最終實現了各個分系統整合後銜接得“天衣無縫”。在科研領域是這樣,在其他的工作領域中亦是如此。面對急難險重的任務,如果把自己孤立起來,寧願單打獨鬥、不願開門合作,那麼最終只是變成一座落寞孤島。可見,無論團隊內部還是各個單位部門之間,只有擰成一股繩、通力配合,才能不斷實現突破、攻堅克難。

補臺不拆臺是在其位、謀其政的擔當。公務員面試時,有一道常見題:如果領導在工作中出現錯誤,你會怎樣做?在現實中,總會有人默默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任之。以為只要“不拆臺”,便能一團和氣。其實,歷史上早已有人因此吃過教訓。《晏子春秋》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齊國國相晏嬰有一名屬臣叫高繚,在府中三年期間,雖無過錯卻也從未說過半句糾正晏嬰言行過失的話,為此晏嬰作出了“逐高繚”的決定。反觀我們日常工作難免不如意,對此,有人習慣於責任上推,聲稱是“不得不從”“與己無關”。這種論調,不僅把自己從工作失誤中“摘”了出來,甚至還希望博取幾分同情。然而,這樣做真的就是“不拆臺”嗎?一旦工作出了錯,影響的是部門形象、受損的是個人利益,沒人能獨善其身。毛澤東說:“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可見,能夠恰到好處地補臺,才是“不拆臺”的題中應有之意。所謂“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上下級之間交流應當溫和而不失耿直,上級有虛心納諫的雅量,下級有和悅而諍的勇氣,才能有效避免決策失誤,確保事業蹄疾步穩。

補臺不拆臺是促進團結、實現民主的基石。建立統一戰線是我們黨的三大法寶之一。1949年9月,為慶祝新政協籌備工作的勝利結束,毛主席在瀛臺夜宴,面對來自社會各界的人士,他說:“好呀,我們這一桌什麼人都有了,有無產階級李立三,有無黨派民主人士、文學家郭沫若,有民主教授許德珩,有工商界、前清翰林陳叔通,還有婦女界廖夫人和華僑——這就是統一戰線。”把階級不同、階層不同、黨派不同、所屬團體不同、立場觀點也不盡相同的人團結起來,為了中國革命、建設和發展的一致目標而奮鬥,這是建立統一戰線的經驗總結,也是人民政協制度設計的初衷。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重申堅持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同時又加上“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內容,這強調的不就是在多黨合作中必須堅持補臺不拆臺的原則嗎?人民政協開展統戰工作,始終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我們的團結,不是搞搞“一團和氣”,實現表面上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了尋找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所謂民主,不是“七嘴八舌”“各自為政”,而是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論語》有曰:“禮之用,和為貴”。堅持團結和民主,就是提倡補臺不拆臺,通過熱烈而不對立的討論、真誠而不敷衍的交流、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努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須知,只有做到互相補臺、互不拆臺,團結才有力量,民主才能煥發生機。(安徽政協 徐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