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假如有这么一个人。他差不多从2005年左右开始接触国内网络上的二次元文化,并且一直到今天还是时常混迹在二次元或者泛二次元的圈子……

那么让他去同当时的自己介绍如今的一些事情,肯定会让后者产生三观尽毁的感觉。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这其中,可能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就是哔哩哔哩动画的改变。

你没猜错,这个人就是我。

我亲眼见证了B站如何从一个纯粹依靠搬运各类动漫资源的“小破站”成长为如今美股上市的超级大腕,也在B站上付出了不计其数的观看时间,以及一点点的创作贡献。

最初觉得B站能做到准时更新各类新番就已经心满意足,到后来可以看到各类影视剧,再接下来则是百花齐放的年代……

现在,我惊讶地发现:原来B站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纯娱乐向“素质教育”的转型。


前期基础:用户从“上B站找乐子”到“上B站学习”的转化

如果是在B站那个每天只知道上传各类新番动画、经典影视剧(都是没版权的),偶尔分享一些死宅自制鬼畜视频、MAD的年代,想要实现让用户把B站当成学习平台的目标,这恐怕只能用痴人说梦来形容。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不过任何一个平台只要不断吸引大量新用户的涌入,现有的内容就不能满足大家的胃口。若是继续维持现状,最终只会出现诸如隔壁ACFUN前些年那样“老用户排斥新用户,没有足够新鲜血液继续贡献内容”的尴尬。

这也是A站作为B站前辈,如今在影响力上远不如后者的重要原因。

因此,可以想象B站在积累了足够的用户量之后,为了更好地将用户的时间消耗在自己的平台,必然要选择拓宽领域的道路。平心而论,这样的尝试可能包含风险,毕竟一旦转型失败的话,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网站流量收益无法维持运营成本,结局不言而喻。

但B站成功了。所以有了今天的地位。

不过这样的成功是偶然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大家来看一下这张图(值得注意的是,图中的未来实际已经成为了现在):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很明显,B站自始至终的用户定位都非常清晰。早期的B站用户(比如我),大多数都是喜欢二次元文化,尤其对弹幕上瘾的年轻人。

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国内并没有特别庞大的二次元群体,我就遇到过身边并没有太多同好的情况,所以说会更加依赖于在B站观看弹幕吐槽,享受“和大家在一起”的快乐。

可是这里有个问题:年轻人在兴趣爱好方面难道只有“动漫”吗?

本来就是ACG爱好者,自然会关注“游戏”和“动画”——那么和动画相关的视频,直播,圣地巡礼攻略就理所当然可以吸引眼球。

本来就是喜欢恶搞文化的年轻人——那么各类娱乐视频也是无缝对接。

本来就是所谓的“技术宅”——爱好科技似乎没什么问题。

本来就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生活的酸甜苦辣总得找个地方分享——那么生活要素不可或缺。

这就是B站第一步扩大用户群的关键:

只要是年轻人需要的内容,我们都有。

这样一来,即便很多年轻人对二次元文化绝缘,但他们一样可以通过B站原有用户的分享,从而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因此通过用户继续增加,B站的关键词出现“音乐”“美容”“历史”也就不足为奇了。

注意!这里的用户需求不仅包含了“消遣内容”。

年轻人还有个重要的使命——学习。

早在差不多一年前,有篇题为《知道吗?这届年轻人爱上B站搞学习》的报道引发热议。其中这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B站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已有1827万人在B站学习,相当于2018年高考人数的2倍;被B站用户称为 #study with me#的学习直播,已晋升为B站直播时长最长的品类,2018年直播学习时长达146万小时,103万次的学习类直播在B站开播。

也就是说,其实从去年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将B站定义为“一个能够让年轻人进行自主学习的平台”了。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可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当时网友们在B站学习,与其说是一种爱好,不如说更偏向于“刚需”。例如我是一名大学生,存在着学习线性代数的需求,那么我就在B站寻找相关内容。

亦或者,我是一名想要学习剪辑的菜鸟UP主,那么B站一些教大家怎么做视频的内容,就是我值得关注的对象。反之我要是没有剪辑需求,可能我一辈子不会打开那些视频。

因为刚需而学习,这或许还很难称得上是“素质教育”,更多依然是应试教育的痕迹。


爆款UP主量产化:B站用户走上“素质教育”的契机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和腾讯视频、爱奇艺这样传统视频平台不同,B站的路线和国外油管更加相似。除了会花钱购买一些知名影视剧、动漫的播放权之外,B站绝大部分的视频、文章内容都依赖于网友的贡献。

以当前B站直接呈现的数据就可以看到: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可能存在版权关联的内容数量并不算多,反倒是完全依赖用户的版块基本都超过了当日999以上的更新频率。

显然,根据这样的视频更新逻辑,如果某位UP主(上传内容用户)能够持续创作吸引眼球的视频内容,那么他就会迅速在B站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成为不折不扣的“网红”。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B站当前的UP主粉丝量TOP10如上图。除了B站官方号、政府类账号之外,目前粉丝量最多的用户基本都是偏向于吐槽、恶搞的范畴。

其中排在第四的Lex长期以来凭借在动漫杂谈领域的吐槽(后来也有游戏直播等)涨粉,即便争议颇多,却也不妨碍他拥有B站大佬级的知名度。

由于Lex可以说是最典型的B站起家网红,因此我们更有理由关注一下该用户的“成长经历”。

如图,该用户最早发布视频是在2014年,距今已经过去了将近5年半时间。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按照5年半时间(66个月)涨粉700万计算,Lex平均每月获得10万多一点的粉丝。这显然是个非常不错的成绩。而他的成绩背后,也有着至少前几年更新速度稳定、视频质量靠谱的功劳(超过300个视频)。

至于榜单上的老番茄(近300个视频)敬汉卿(超1000个视频)、papi酱(近200个视频)、等账号,虽然也是其他平台有过人气基础的,但涨到今天的粉丝量,最少也是耗费了3~4年的时光来运作,并且保持了足够高的更新频率。

但和下面这一位相比,他们的涨粉速度只能用“IE”来形容。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这个账号最早的一条视频更新于2019年12月23日,目前为止只有23条视频在库。

而他的粉丝数量为:212万。

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可以获得70万左右的涨粉。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UP主身上。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巫师财经现有12个视频,粉丝量284万,去年9月至今平均每月涨粉接近50万。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老华带你飞就更吓人了:3月1日才开始发布内容,目前为止5个视频,粉丝23.6万。

大家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这三个账号有个突出特点:选择了跟“财经”有关的领域,重点分析当前热门事件背后所蕴含的资本运作逻辑,亦或者是剖析一些品牌的商业模式。

这些内容原本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绝对是不明觉厉的。可半佛仙人、巫师财经等,却采用了非常浅显易懂的形式展开介绍,搭配迎合年轻人口味的“自黑”风格,再加上大量的表情包GIF运用,让本来高大上的财经突然变得无比“接地气”。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对年轻的用户而言,能够轻轻松松理解那些原本非常深奥的知识,这就足以保证他们来一波关注三连,成为UP主的忠实粉丝了。

更关键的是:如果大家看了这些视频之后,会不会由此而对财经、金融、世界格局、股市等关键词产生浓厚兴趣,并且从此“自发”去学习相关的内容呢?

在本身的应试教育之外,大家能够主动获取其他领域的知识信息,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为今后不管是工作亦或者生活,提供更多的启发。

这在我看来,就是最为纯粹的“素质教育”。

目前除了几个金融科技类UP主之外,也有其他领域的成功者不断涌现出来。

随便举个例子: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思维实验室,主打综合类科普,内容从历史、政治、科学、经济无所不包。目前31个视频,粉丝量185万。

可见,无论UP主在创作时选择了何种看起来深不可测的领域,但只要能够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给用户,接下来不光自己涨粉美滋滋,用户同样能够得到素质提升,B站又能增加一波粉丝,堪称是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有了这些成功的案例,还愁未来B站不会继续量产这样的爆款UP主,从而让大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吗?


另一种涨粉路线:人未来,早已火,二次创作结硕果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前面我们所介绍的UP主,即便是早在其他平台拥有一定粉丝基础,但他们能够在B站获得关注,主要还是因为发布的视频硬核给力。

但除了这样的例子之外,B站最近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奇怪的现象: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截至目前,今年涨粉最快的UP主并非金融类科普专家,而是名叫“罗翔说刑法”的人物。

这又是何许人也?

让我们在搜索栏中输入“罗翔”。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和“罗翔”有关的搜索结果多达50页。以平均每页20个视频来看,这个UP主怎么也得发布了接近1000个视频才对。

实际上,“罗翔说刑法”目前只发布了4个视频。B站其他几百个视频,都是网友自发上传的。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而网友在上传罗老师讲课视频时,通常都会选择其中一些令人觉得“脑洞大开”的案例。再搭配“骇人听闻”的标题,因此点击过百万只是基本操作而已。

本身就极具争议性的内容+罗老师本身独特的讲课风格,让罗翔这个名字在B站海量的用户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正所谓人还没有进B站,却早已声名在外。

与此同时,B站自从创立以来所延续的一大特征,也在罗老师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那就是——二次创作,鬼畜恶搞。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以这个名叫“

【罗老师】高能RAP 张三坏事做尽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的视频为例,制作者使用了罗老师上课的视频,将讲课内容中经常出现的“张三”作为关键词,为大家贡献了一段听了会上映的RAP。

在传统观点中,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对当事人的不尊重,甚至于“侮辱”。可实际上对B站用户来说,能够成为“鬼畜素材”的人物,接下来红遍全站甚至全网,都只是时间问题。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被称之为“局座”的张召忠,就是通过鬼畜视频走入年轻人的视野,目前于B站等多个平台都成为了年轻人喜爱的对象。

再往前推,例如配音演员葛平(葛炮)、小米董事长雷军也都因为类似的恶搞,一跃成为B站“网红”。只不过由于两人并未进驻B站,所以无法追踪实际吸粉效果。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回到前面的罗翔。当罗翔的上课视频+恶搞视频在B站形成了病毒式传播(甚至可以扩散到其他平台),那么只要罗翔本人选择了进入B站,正式开始运作账号,可想而知早就是他粉丝的B站用户,也将用不可思议的速度告诉所有人:

你是真正的明星。

罗老师主讲的是刑法,因此当大家被他的上课风格所折服后,也将下意识地对刑法乃至法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便未来不将法律作为自己的专攻领域,但至少在看到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时,能够站在法律的角度进行粉丝,而不仅仅只是情绪化地怒斥或嘲讽。

这就是素质教育应该呈现的结果。

而罗老师成功的案例,自然也可以刺激其他“有个性的老师”未来尝试向B站进军。从此以后,因为某位老师的人格魅力而开始关注一个领域,从而收益满满的情况,必将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如果你身边也有罗老师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试着现在就介绍给大家呢?


大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成败与否,居然靠B站?

曾经,如果没有一台电脑,没有相对给力的网速,那么上B站是种折磨。

曾经,我们只是把B站当成一个盗版天堂,甚至老司机俱乐部。

但现在新一批的年轻人,毫无疑问是幸运的。他们不光能够在B站获得现实中无法想象的快乐,也将因为一批批高水准UP主的入驻,从而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B站的素质教育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