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剛從新加坡回來不久!這個問題我來答!誰都不要跟我搶!


由於我們公司今年8月要進入新加坡市場了,前陣子派我過去待了一週,走訪了一些本地的互聯網公司,和他們的技術負責人、HR、程序員們聊了聊。


去新加坡前,我對這個國家的互聯網行業一無所知,只是經常聽我司boss@賈智凡 唸叨:新加坡互聯網發展潛力大啊,是好幾年前的中國啊,程序員在那邊要多搶手有多搶手啊balabala之類的。


於是我兩手空空地去了,乾貨滿滿地回了。採訪資料太多,能整理多少是多少吧,先簡單介紹下新加坡,做個背景科普。


(不好意思這裡插一句:最近太多人私信問我怎麼去新加坡,讓我給意見或幫他們推薦職位了。這裡統一回復一下:我的職業不是獵頭,我們公司也不是獵頭公司,而是一個用新穎模式幫助2年以上資深互聯網人找到更好機會的平臺。如果你確定想去新加坡工作,而不是隨口問問,可以直接使用我們公司的新加坡網站申請那邊的機會:http://www.100offer.com ,審核通過了自然有職業顧問解決你想諮詢的一切問題。如果還不確定自己是否要去新加坡,只是感興趣階段,請繼續看下去...)


新加坡是東南亞上的一個島國,與印度尼西亞相望,與馬來西亞、印度、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為鄰。713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著553萬居民,雖然人口數量和土地面積不能和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同日而語,但其經濟發展水平、互聯網普及率、智能手機普及率卻是整個東南亞地區的NO.1。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東南亞市場


雖然新加坡國土面積僅是北京的1/23,人口是北京的1/4,但作為連接全球一半人口的十字路口,其天然的地理優勢使許多國際巨頭視其為撬動東南亞市場的入口。


谷歌在新加坡組建工程中心時就曾說過:新加坡是最能給互聯網帶來「新的十億用戶」的國家。


東南亞人口眾多,單單印度尼西亞就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和第十六大經濟體,但由於其經濟水平和互聯網、智能手機普及率卻普遍較低,作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互聯網普及率全球第一的新加坡,自然就成了國際巨頭們開發東南亞市場的跳板。它們把亞洲總部設立在新加坡,力求在有無限發展潛力的東南亞市場分一杯羹。


「近幾年,很多類似Google、Facebook的國外互聯網巨頭,開始紛紛在新加坡收購本地公司、建立技術中心,雖然不是核心技術團隊,但是他們都在新加坡積極地投資。」新加坡忍者物流公司Ninja Van 的 CTO Shaun 告訴我。


正是因為新加坡市場體量太小,又揹負了發展東南亞市場的使命,大部分想要發展壯大的本地互聯網企業,只能尋求向外發展。


「在新加坡創業不難,只要有好的idea政府就會支持,但是想活下去卻極其困難。因為新加坡市場太小,養不活一家企業,公司想要長遠發展就必須去其他國家發展業務。但不同國家文化、宗教、語言的不同,又會讓業務發展遇到重重阻礙。」這是Garena實驗室的副總裁葉群峰說的。


2012以前的東南亞,由於互聯網的普及率太低,一直沒能得到海外重視。


這幾年得益於廉價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的發展,東南亞地區的互聯網滲透率已經超出了許多人的想象。對比2015年中國和東南亞的互聯網普及率會發現,2015年,許多東南亞國家的互聯網普及率甚至超過了中國。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雖然印度尼西亞只有20%的人口擁有銀行賬戶,但是許多印度尼西亞人擁有不止一部手機,手機普及率達到130%。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東南亞這幾年的智能手機普及速度很快,但仍和國內有5-8年差距。現在東南亞手機市場平均每年約70-80%的增長量,前幾年甚至達到200%、300%的增長。」Garena的葉群峰告訴我。


2015年,東南亞地區的app安裝率為47%,其中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是主要安裝地區,在這些國家,願意並渴望使用app應用的人在逐漸增多。


和已經成熟的國內互聯網市場相比,現在的東南亞顯然存在更多等待挖掘的機會。


投資環境


下面是我在國外網站CrunchBase統計出的「新加坡創業公司增長趨勢圖」。從中可以看出,2009年以來,新加坡的創業公司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2013年最多時可達134家。雖然這個數量和全民創業的中國無法相提並論,但對人口數量僅是北京市1/4的新加坡來說,已是不小的數字。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新加坡的人口數量決定了它的市場體量。因此前幾年投資市場並不繁榮,起初大部分創業項目都靠政府投資。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發展起來走向東南亞市場,越來越多本地和海外投資機構看到新的商機,紛紛來到新加坡,對當地企業進行投資。


比如,硅谷創投巨擘紅杉資本從去年起開始從新加坡直接對東南亞進行投資,這家公司投資了移動交易平臺Carousell和房地產搜索網站http://99.co等幾家當地公司;日本電商巨頭樂天和中國的阿里巴巴等亞洲企業也紛紛進入新加坡市場。

據科技媒體e27上的作者Zach Tan 統計,2014年,新加坡有62家移動、網絡、軟件領域的創業公司獲得了來自73家投資機構共6034萬美金的投資。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2014年拿到融資的這62家公司中,兩極分化比較嚴重,融資金額小於100萬美金的公司佔據大多數,而融資金額在千萬美金以上的公司只有五家:Grabtaxi、iCarsClub、Redmart、Myrepublic、Adnear,它們一共融資4958萬美金,佔據所有公司融資總額的82%。

據統計,在2014年參與投資的73家投資機構中,85%的投資機構投資了種子到B輪的公司。


當然,這是2014年的情況,從去年開始,新加坡就有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獲得千萬美金甚至億萬美金的融資,比如我此次走訪的公司 Ninja van 和 Garena 就都於今年4月分別獲得了3000萬美金的B輪融資和1.7億美金的D輪融資。


一方面,越多越多海外資金湧入新加坡市場,另一方面,各領域市場競爭並不激烈的新加坡很容易在發展初期培養出一批東南亞巨頭企業來,這些公司讓投資者看到了希望,使新加坡的可持續投資成為可能。比如,2014年,全球科技企業孵化器Rocket Internet在新加坡扶持的兩家大型電子商務初創公司Lazada和Zalora,營收都超過1億美元。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投資市場,和創業項目同質化已經非常嚴重的中國相比,屬於新加坡的創業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


政府扶持


我深深地覺得,新加坡這幾年互聯網環境越來越好,一半功勞要歸功於新加坡政府!因為政府幾乎把創業公司初期會面臨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下面看看別人家的政府是怎麼做的!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碎後,新加坡政府意識到僅僅引進大型跨國外資企業發展經濟遠遠不夠,於是從教育機構開始,到處開設各種「創業中心」,對創業項目給予補貼和稅收減免。比如從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清華大學共同研發的政府項目中孵化出來的視覺搜索公司ViSenze,創業初期就得到了50萬新元的政府支持。


此外,新加坡政府還對中小企業設有3年免稅政策,並報銷40%公司用於提高生產力的資產投入,比如電腦,打印機等設備的費用。這一系列舉措都為新加坡的創業公司及中小企業免去了創業初期的資金煩惱,使得企業能夠快速發展。


而這僅僅是政府支持創業公司最直接明顯的方式,除此之外,政府還建立了一個被稱作“新加坡硅谷”的創新工廠,以廉價的租金為初創公司提供辦公場所。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這次我走訪的其中一家公司ViSenze就在這個名為Blk71的創新工廠裡辦公。在一群五顏六色的廠房式建築裡,入駐了250家公司和30個孵化器和投資者。


人才供不應求


2000年,世界上最好的offer來自微軟,在中國互聯網興起之際,本就稀少的技術人才都紛紛流向了微軟、IBM等知名外企,剛成立不久的阿里巴巴甚至連本科生都招不到。


新加坡現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根據Compass2015年發佈的全球20大創業聖地的各項指標來看,排名第十的新加坡在創業氛圍、資本基礎、市場範圍等方面都能夠進入前十陣營,唯獨在人才基礎上排在了末位。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Garena是新加坡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但是從創立之初直到現在都面臨招不到人的問題。


「我2010年加入Garena,那時公司剛成立一年,一共就二三十人,和國內的許多小型創業公司一樣,面臨著招不到優秀人才的難題。那時候,新加坡的一流人才去美國,二流人才去銀行或投行,剩下的一些人滿足不了我們的招聘要求。所以創業初期,我們的大部分員工都是從國內招來的Garena在新加坡本地招的員工,大部分都是從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最好的大學)過來的。早期招不到人時,CEO甚至會去大學一間間教室敲門,請教授給Garena推薦優秀的學生。」

這是Garena副總裁葉群峰的原話。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我拍的Garena辦公室


現在,Garena雖然已成為一家員工數達到5000+人、業務範圍覆蓋7個國家、估值達37.5億美金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卻依然面臨著招不到人的難題。


一方面,新加坡沒有培養互聯網人才的環境,再加上這幾年Google、Facebook等國際巨頭紛紛在新加坡建立技術中心,在本就人才稀缺的本地市場和Garena展開了人才爭奪戰。


另一方面,Garena對人才的要求極高,無論人才多麼難招,也從未放低過招聘標準。在Garena,新加坡本地大學的畢業生CAP一般都在4.5分以上,而國內BAT過去的程序員一般都是騰訊3.2-3.3,百度T6-T8左右級別。因此,Garena不得不大量引入海外人才,來支撐公司高速發展中的用人需求。


據Garena的HR透露,Garena的目標是打造一個300人左右的全亞洲最棒的研發團隊,目前研發團隊已有160人左右,今年在國內的招聘計劃無上限。


所以,新加坡真的特別特別特別缺經驗豐富的技術人才!從國內BAT過去的一般待遇都不差,但問題就是很多人嫌新加坡太遠了不願意去,還有很多自己想去家裡人不讓去的。


聽 Garena 的葉群峰說,他們以前給國內的幾個程序員offer都談好了,結果一個是被爸爸連夜坐火車趕到北京阻止了,一個家裡老媽以斷絕母女關係要挾著死活不同意...


so...


暫時先寫到這裡吧,還有好多資料沒整理,後面慢慢補充。


總之,我個人感受是:新加坡是個好地方,互聯網競爭沒國內那麼激烈,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有經驗的程序員在那裡找工作比國內容易,因為新加坡實在是太缺人了。


最後放一張我拍的新加坡夜景: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8.18更新===========



拖了好久終於抽空來更新新加坡互聯網公司的工作環境和薪酬/社會福利。


關於新加坡公司的工作環境,可以去我的另一篇回答裡看:新加坡有什麼靠譜的互聯網公司? - 林安的回答


這裡主要說下工作方式、薪酬/社會福利和中國程序員在那邊的生活問題。


  • 工作方式


和國內許多動不動996的互聯網公司相比,新加坡的程序員們相對壓力小一些。大部分新加坡互聯網公司的工作時間是9:30-18:30,程序員們一般19:00-20:00之間下班,工作以結果為導向,不倡導加班文化,也不設死板的考勤制度和KPI,做不完的工作可以帶回家做。


同時在管理制度上,比較開放扁平,即使是Garena這種5000+人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內部也沒有BAT那種嚴格的等級劃分,如果很在意等級的人會不適應這種扁平式的管理方式。


而在新加坡本地的一家互聯網物流公司Ninja Van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許多年輕員工在領導著比他們工作經驗更豐富的人。關於這點,CTO Shaun 的說法是:「我們是一個按能力來決定職位的公司,只要你能完成任務、解決問題我們就會用你。」


Shaun非常願意給工程師們自由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這對於那些真正想要學習新東西的工程師非常有益。


「我們還在一個可以有很多試驗空間的階段,如果你問我大部分工程師喜歡做什麼,我會說是探索新技術。Ninja Van跟很多公司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我們會給你探索新事物的空間。當然,前提條件是你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並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CTO Shaun告訴我的。


  • 薪酬福利

新加坡的薪資構成基本採取12薪制,部分公司年底有1-2個月的花紅,一些初創企業還會提供期權,比如前面提到的Ninja Van。


大部分互聯網企業給本地應屆生開出的工資在4000+新幣左右(約20000RMB),給國內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程序員開出的薪資在4000新幣到10000新幣之間(約20000RMB-50000RMB),具體金額視個人情況而定。


但是在新加坡工作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極低,一般在0%-20%之間,大部分情況下稅收是低於10%的(對比國內3%-45%),所以相同數目的工資,新加坡拿到手的金額會多一些。


在保險和公積金方面,大部分企業都提供基本的醫療保險(如住院險、門診費等),公積金目前只為新加坡永久居民(PR)和新加坡公民提供。


年假方面,大部分企業的帶薪年假都是14天,此外還有11天的法定節假日,而國內BAT如百度等公司的帶薪年假最長也只有15天,還只對工齡滿20年的員工適用。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這是新加坡今年的法定節假日,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簽證方面,一般新加坡公司會幫忙辦好,並幫助有家屬的員工申請家屬準證。像Garena不僅積極幫助員工申請移民機會,還報銷第一次去新加坡的機票費用,並幫助員工在本地找好住宿,免去了剛去新加坡時找房子的煩惱(但房租還是要自己交的)。


此外,幾乎每家公司都提供無限量零食,並有不定期團建活動,比如Garena免費提供工作日的晚餐和新加坡各大旅遊景點的折扣門票,Visenze會包遊艇帶員工出去玩,Ninja Van也會經常組織BBQ等等。


  • 社會福利/程序員生活狀態

社會福利和生活狀態這塊,由於我為我們公司的公眾號寫的文章裡描述得很詳細,就直接當搬運工了。如有信息錯誤處,歡迎指出!


首先,我們先科普一下新加坡

工作簽證的申請條件:


新加坡的工作簽證主要有三種:EP、SP、WP。國內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互聯網人大部分申請EP簽證的比較多。


EP(高級準證)簽證適用於每月基本工資高於3300新幣,並且持有認可的學位、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的外國人。(但事實上,3300新幣更多針對畢業於新加坡的外國學生,從國外直接過去的外國人基本工資至少要4500新幣才可以)該簽證可以直接申請綠卡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PR),也可以帶家屬一起申請。其中,5000新幣薪水以上才能申請家屬準證(DP);10000新幣薪水以上才可申請父母長期探訪準證(LTVP)。


一般情況下拿到EP,月薪5000新幣以上,在新加坡工作三到五年申請PR成功率比較高。這次採訪的幾名中國程序員大部分都拿的EP,少數人已經成為了新加坡永久居民(PR)。


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享受的社會福利優勢基本按照公民>永久居民>EP/SP的順序排列,下面我就從醫療、教育、住宿、旅遊等多方面逐一分析新加坡的生活環境。


醫療:


新加坡是一個人均壽命比較高的國家,政府在醫療上採取「花小錢辦大事」的政策,在健康醫療方面花的錢非常少(佔GDP的4%),卻能覆蓋絕大多數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

新加坡的醫療保障有三塊,可以分為個人、公司和國家,「個人」指自己花錢買醫療保險,「公司」指作為公司福利提供給員工,「國家」指公積金裡的健康戶頭:

  • 國家: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加入健保雙全計劃。保費從每個人公積金的醫療賬戶里扣,是比較基礎的住院保險,可以報銷部分住院賬單。


  • 公司:公司給員工購買集體保險,可以保員工住院手術部分費用,感冒發燒看門診都可以報銷。


  • 個人:自己找保險公司購買商業保險中的住院保險,可以提供私人醫院單人間住院賬單100%報銷的保障,一年理賠上限60萬新幣,終身沒有上限;如果住政府醫院還有150新幣或250新幣/天的住院津貼。

此外,新加坡醫院的服務態度和醫療效率比國內大多數醫院高。在彭博社2014年做的世界各國醫療效率排名表中,新加坡位列第一。


ViSenze的徐帆已經在新加坡工作了四年,目前是新加坡永久居民,他的兩個孩子一個在上海出生,一個在新加坡出生。


「老大在上海出生時,在選擇醫院上會受戶口區域的限制。而新加坡醫院雖然收費上貴很多,但是幾乎沒有什麼選擇上的限制,服務也比國內醫院好很多。」徐帆說。


教育:


對於打算在新加坡定居的人來說,新加坡在教育方面有兩大優勢:一是雙語教育,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外語水平。Garena的葉群峰說他女兒今年四歲,能說一口流利的中英文,每次回國鄰里之間都會詢問孩子英語在哪裡學的。


二是留學優勢,新加坡的教育體制沿襲英式教育,學生畢業後可以轉移到其他國家深造。並且,新加坡素以「黃金跳板」著稱,30%的中國留學生在新加坡完成一至兩年學業後,會選擇轉入歐美等國的大學繼續學習。再者,在新加坡申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名校成功的機會也比國內大得多。


目前新加坡的政策是,父母雙方只要有一方是新加坡公民且孩子在新加坡出生,就可自動歸入公民,否則孩子需要申請才能成為公民;如果父母是PR,小孩也需要申請才能成為PR。


如果小孩沒有申請到公民/PR也沒關係,可以申請LTVP(長期探訪準證),直接在新加坡上學。持有EP/SP的中國員工如果想讓孩子在新加坡上學,可以為他們申請家屬準證(DP)。


但總體來說,新加坡政府學校在安排學位時,會按照公民-PR-EP/SP的順序來安排,沒排上號就只能去讀私立學校和國際學院,費用上會貴很多。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IT業者去新加坡工作的前景怎樣?


上圖是新加坡教育局今年1月公佈的一組表格,從中可瞭解新加坡公民和非公民就讀政府學校各自的費用。可以看出,近幾年在新加坡政府學校讀書的PR費用呈增長趨勢。


旅遊:


新加坡護照不僅免籤170個國家,位居世界免籤護照排行榜的第五名,還在大部分國家可以停留1-3個月,這是新加坡公民才能享受的福利。對於拿有新加坡長期簽證的中國人,在申請世界各國的簽證時,辦證效率和通過率還是比國內高很多。


所以,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程序員們出國旅遊的選擇更多。比如Garena的安卓團隊負責人趙聰喜歡在節假日去馬來西亞爬火山、去印尼潛水或去日本跑馬拉松。工作日的週末他會去新加坡動物園當講解員,志願者一做就是三年。


但不得不提的是,新加坡國土面積小,旅遊景點有限,演唱會、展覽等文娛活動相對國內少很多,所以有時待久了也會感到無趣。


交通:


新加坡國土面積小,地鐵公交四通八達,很少遇到擁堵狀況。


在新加坡出行一般以地鐵、公交和出租車為主,雖然人均收入高但買私家車的人卻很少。為了發展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政府嚴格控制私家車數量,且不說高昂的進口稅,新車的擁車證費用就高得離譜。比如類似於奇瑞這種中小型轎車的擁車證最新價格是5萬8千新幣(約29萬人民幣),這使得大多數人對買車望而卻步。


另一方面,新加坡城市規劃合理,學校、醫院、商場都和住宅區形成統一整體,市民不必長途跋涉就可以滿足各種需求,這也降低了對汽車的需求。


新加坡地鐵的擁擠度沒國內一線城市這麼高,從最西邊的南洋理工大學坐地鐵到最東邊的樟宜機場大概也就1小時車程,4新幣左右。大部分地方乘出租車30分鐘以內都能到達。


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程序員們住得離公司最近的步行10分鐘左右可到,住得比較偏的地鐵40分鐘以內也能到達,每日單程通勤時間平均在30分鐘左右。


住宿:


在新加坡住宿分租房和買房兩種,此次採訪的幾名中國程序員多以租房為主。


在新加坡租房,租金比國內一線城市貴很多,按當地本科畢業生正常工資水平3000-4000新幣來算,一間十幾平的單間租金一般在600-1000新幣(3000-5000RMB)之間,如果想幾個人合租一套房的話一般要2600+新幣(13000RMB)左右。


買房方面的政策相對複雜一些。新加坡的房屋主要分政府提供的組屋和公寓兩種,組屋只有已婚公民和PR才可以買,200萬-300萬人民幣大概能買一套普通地段的三居室組屋(距離市中心30分鐘車程,靠近地鐵),還可以享受政府15萬RMB左右的補貼。


一對普通的新加坡夫妻,畢業後工作3-5年差不多能貸款買下一套組屋,加上印花稅、中介費等,首付60-80萬人民幣左右。而在北上廣深,剛畢業的年輕人可能至少要奮鬥個十幾年才買得起普通地段的一套房。


PR想買政府組屋的話必須得已婚且是三年以上永久居民,一般只能買二手組屋,價格比一手祖屋會貴20%-50%,要比公民多交5%左右的印花稅。


除了組屋,PR還可以選擇購買公寓,公寓條件比政府組屋好很多,每一套都自帶泳池、健身房、BBQ等設施,但價格大概是組屋的兩倍,就算是地段很偏的公寓,至少也要300萬-500萬RMB左右。


飲食:


新加坡是全球食品最安全的地方,和歐美等西方國家比起來,飲食差異和中國不大。


在新加坡吃飯可以去兩種地方,一種是商場裡的Food Court,類似中國許多商場裡的快餐廳,裡面有日韓、東南亞、中國等各國美食,平均每餐5-10新幣左右就可以吃到飽。


另外一種就是各種中高檔餐廳,幾乎任何國家的菜系都能找到,人均20新幣-50新幣之間。


文化:


一般初到一個陌生國家時,多少會在文化和生活習慣上產生難以適應的隔閡,但此次採訪的中國程序員們大多表示:新加坡是一個華人為主的社會,剛來這裡時很快就能適應當地生活,並沒有感受到太大的文化衝擊。對於想在新加坡長期發展的中國人來說,即使把父母接過去生活,也不用太擔心他們的適應問題。


Garena實驗室副總裁葉群峰剛到新加坡工作時,家裡的父母經常唸叨讓他回國。後來他把父母接過去住了一陣子,他們回國後就再也不念叨這件事了。


但是當我讓他們給想到新加坡工作的中國程序員提一些過來人的建議時,他們的回答卻驚人的一致:學好英語,很有必要。


新加坡雖然是一個華人為主的社會,但第一語言仍是英語,在很多正式場合人們更習慣用英語溝通。此外,在工作中也難免要與不同國家的人打交道,能說一口流利英文的中國人在職場競爭中更具優勢,也更容易晉升到管理者的位置。


但是和歐美等國家比起來,新加坡對英語的要求還是要低很多。對於那些想在新加坡工作幾年再去歐美等國家發展的國內互聯網人來說,新加坡無論在地理、資源還是語言方面,都是一個不錯的跳板。


總之,新加坡是一個既像中國又不像中國的地方。那裡華人滿街,隨處可見中國餐廳,並且離家只有4-6小時的飛行時間,幾乎和成都坐高鐵去上海花費的時間相同。同時,那裡的消費水平與中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基本持平,視野卻更加國際化。


大家有機會可以自己過去感受下!


終於碼完了,給堅持看到這裡的你們點贊!


最後...認真臉求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