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養順之後,不要去輕易懷疑,自己的飼養手法和過濾系統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養魚老道,我的一缸錦鯉已經飼養半年多了,它們的狀態一直都很好,自我感覺那可是體質強壯、食慾旺盛,魚缸的水質看起來也很不錯。

只是每當看到網上的諸多知識,我怎麼越來越開始懷疑,我的魚缸生化濾材裡會不會雜物過多了呢,我用不用清洗一下濾材或者給它們加大一下過濾?

觀賞魚養順之後,不要去輕易懷疑,自己的飼養手法和過濾系統

再就是關於換水的頻率,之前我都是直接使用的井水,每週換水大約四分之一,這樣是不是不好,還是改成每天抽底好吧,如果改用純淨水飼養它們行不行呢,我怎麼感覺,自己現在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飼養它們才算是對的呢?

另外還有個水溫問題呢,它們現在的飼養水溫只有20來度,需不需要給它們把溫度提上來呢,比如說在二十七八度左右,這樣它們的食慾是不是會更旺盛?

總體來說,觀賞魚對於自己的生活環境是求穩不求變,這一點我們要清楚

大部分的觀賞魚在適應了自己的魚缸環境以後,包括了燈光、背景、水質、水溫、內外環境等等問題,它們都是喜歡求穩不求變的,哪怕是魚缸裡一個輕微的變化,比如說我們的加熱管本來是垂直放置的,現在改成傾斜放置,那也會引起觀賞魚短暫的恐慌,即使在我們看來有些觀賞魚並沒有太多的心理壓抑,但是,它們的狀態和食慾絕對會有那麼一絲的影響,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一定會發現。

觀賞魚養順之後,不要去輕易懷疑,自己的飼養手法和過濾系統

因此來說,如果我們的觀賞魚飼養的已經很順手了,一切套路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首先在上述的這些大方面,我們不要再去做輕易地改動,對於某些比較神經質的成年觀賞魚來說,稍微變動一點點,可能拒食半多月,那麼我們就得不償失了。

只要是觀賞魚狀態良好已經完全適應,水質能不動就不動

比如說上述這位魚友提到的,自己飼養的錦鯉,已經是半年多了,一直使用的井水,那就繼續用是了,根本沒有任何必要再去更換魚缸的水質,大多數觀賞魚的適應能力都是通過我們一步步鍛煉出來的。

既然它們已經適應並且生活的很好,那麼我們就無需多慮,哪怕是七彩、燕魚也是使用井水飼養的,只要是觀賞魚長期不出問題,不出現什麼黑體、拒食、面壁、趴缸、腸炎的情況,那就讓它們繼續適應好了。

有句話是怎麼說的?

只有享不來的福,沒有遭不來的罪。

這句話對於觀賞魚同樣適用,但是這個過程,還是需要我們緩慢去實現的,既然已經使用了井水飼養錦鯉,那就說明我們當時的條件,井水就是最佳,既然如此,好不容易把它們鍛鍊的已經適應了井水,那就沒有必要再去改變了。

再說了,純淨水飼養錦鯉,未必會比井水好。

觀賞魚養順之後,不要去輕易懷疑,自己的飼養手法和過濾系統

水質一直保持良好,我們就要肯定自己的手法是絕對正確

關於換水的頻率也是如此,既然我們的魚缸水質一直很好,觀賞魚的食慾狀態都不錯,我們就沒有必要再去做較大改動,天天抽底換水也不一定都是什麼好事的,任何事物都會有其兩面性。

我們比如說:

如果我們的魚缸觀賞魚飼養密度很大,而過濾系統本身不是很強大,魚缸底部雜物經常堆積過多,那麼我們天天去抽底換水,一定會利大於弊。

但是同樣的道理,如果這些魚兒已經適應了天天需要接受新水的習慣,一旦某天我們出差不在家,沒有人再去給它們抽底換水了,魚缸過濾還是那個老樣子,那麼這缸觀賞魚很可能就會危在旦夕了。

而對於長期經歷定期換水的觀賞魚來說,比如說我們的過濾還算可以,正常情況下就是十天左右給它們換水四分之一,那麼即使我們出差半個月,可能它們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大致上這個道理一講就明白了。

觀賞魚養順之後,不要去輕易懷疑,自己的飼養手法和過濾系統

這些東西是要根據我們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既有習慣,去正常操作即可,一切的一切,已經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哪怕就是半年換一次水,我養了十年的錦鯉它也沒有問題,那可能是因為飼養密度低、水體大或者過濾強大等原因。

既然已經飼養這麼長時間了,那我們就繼續半年一換水好了,有可能哪天自己勤快了,突然間給它改成三天一次大換水,它們很快就拜拜了,為什麼呢?因為不適應、不習慣,長久以來,它們已經受不了這種頻率的新水刺激了。

所以說,在飼養觀賞魚的道路上,一人一套飼養手法,誰也未必學得來,我們不要整天去疑東疑西,別人即使說的再好,那不還是人家的魚缸和人家的觀賞魚?未必與我們的魚兒有關的。

即使水質出現小問題,以調理水質或投餵量為佳,萬不得已再去查看濾材問題

我們今天的文章所說的所有前提就是,在我們的觀賞魚養順了以後,而且一切正常,至少是飼養了兩個月以上。

觀賞魚養順之後,不要去輕易懷疑,自己的飼養手法和過濾系統

就像上述的這位魚友,飼養半年的錦鯉,我們就去盲目的懷疑到濾材的淤堵問題,或者加大過濾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濾材淤堵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是之前有過水質長久不能調理,雜物沉澱太多的經歷,否則的話,完全不必去理會魚缸裡的那點生化濾材問題,它們才能佔到整個水體的百分之幾?

假設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我們投餵多了或者魚缸底部雜物突然間沉澱過多,那麼我們可以抽下底、停停食,少量換換水。如果濾棉出現嚴重溢流的話,過個一兩天清洗或者更換一下濾棉,這個水質也就會緩慢恢復了,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去大動干戈的改動或加大生化過濾

除非是遭遇到了非常嚴重的反水現象,比如說水質在某個階段永遠調理不清,觀賞魚大幅度患病或死亡,需要翻缸等特殊情況,那也得根據輕重去酌情處理。

水溫保持長久相對恆定即可,未必非要去高溫飼養

關於魚缸的水溫控制問題,也是會與許多因素有關的,大致上來講,能夠比較的順應自然和節氣水溫不要調的太高就可以了,並不是說高溫養魚,它就是一定是正確的。

觀賞魚養順之後,不要去輕易懷疑,自己的飼養手法和過濾系統

我們縱觀那些凡是高溫飼養出來的觀賞魚,比如說鸚鵡魚、羅漢魚、龍魚和七彩,

它們的壽命都不會太長,這個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個新陳代謝過快的問題,再者有些疾病也需要加溫治療,如果長期高溫飼養,一旦觀賞魚患病,我們在水溫上就調無可調了,這種情況會更棘手。

所以說,既然我們的錦鯉在目前這個季節裡,水溫20度的情況下,它們一直生活的很好,那麼我們就沒有必要去採用較高的溫度飼養了,到了盛夏季節又該如何操作呢?

如果從長期的飼養打算來看,讓所有的冷水魚提前過夏天,絕對不是好事。

隨著氣溫的變化,任其緩慢攀升即可,讓這些觀賞魚大致上有一個緩慢的季節變化,絕對不是什麼壞事情,除非是我們急切的希望它們快快長大,或者是它們還處在幼魚期,那是另外的問題。

養魚中期還在折騰,只能說明我們的水平還是養魚初期

因此來說,上述所有問題的一切落腳點,還是在觀賞魚身上,觀賞魚對於水質的適應如何,觀賞魚對於水溫的適應如何,觀賞魚對於食物的適應如何?

觀賞魚養順之後,不要去輕易懷疑,自己的飼養手法和過濾系統

既然一切安好,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對於自己現有的飼養手法和換水模式有什麼懷疑,按照平時正常的操作管理即可,遇到某些突發問題,或者觀賞魚緩慢長大、密度過大了等等,我們再去單獨對待、單獨處理。

養魚初期我們什麼事都要小心謹慎,需要我們適應觀賞魚。

養魚中期我們要自行尋找一定的規律,維持一個相對平衡即可,需要觀賞魚來適應我們。

如果我們的觀賞魚飼養了兩三個月以後,這個時期我們還是在那裡天天為水質發愁、還在不斷地更改過濾,它怎麼可能達到一個有效平衡呢?只能說明我們的飼養水平,還是處在養魚初級。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