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QS”和“SC”傻傻分不清,遇到檢查就懵了?

食品的“QS”和“SC”是一個老知識點了,但是很少有人去關注,一旦遇到飛行檢查或者例行檢查就會一下子懵逼了,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就是差那麼一點點勁兒想不起來到底是怎樣,筆者的朋友在遇到檢查的時候就是慌了陣腳,特意打過來電話求救,為此來系統的說一下這個問題,找了好多資料,終於找到一個官方的通知,供大家參考,特別是第五大條的兩小條內容很有參考意義,知道這個就不會面對食藥局檢查的老師而手足無措了,具體原文如下: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於貫徹實施《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的通知 (食藥監食監一〔2015〕225號

核心提示:新修訂的《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6號,將於2015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為指導地方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認真貫徹執行食品(含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制度,貫徹實施《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於貫徹實施《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的通知,對《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實施的有關事項進行通知實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新修訂的《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6號,以下簡稱《辦法》)將於2015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為指導地方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認真貫徹執行食品(含食品添加劑,下同)生產許可制度,現就《辦法》實施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關於《辦法》與原有規章制度的關係問題


(一)《辦法》實施後,食品生產許可申請、受理、審查、決定和證書的發放、變更、延續、補辦、註銷,以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開展食品生產許可工作監督檢查等,嚴格按照《辦法》的規定執行。


(二)在新的生產許可審查通則、細則修訂出臺前,原有的生產許可審查通則和細則繼續有效,但是有關申請材料、許可程序、許可時限、發證檢驗等內容與《辦法》不一致的,應當以《辦法》規定為準。


  二、關於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限下放


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按照國務院簡政放權職能轉變工作部署和要求,結合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的工作實際,綜合衡量基層監管機構、人員、許可審批和現場核查能力等方面因素,合理劃分並公佈省、市、縣級食品生產許可管理權限。同時,要在全面考核基層監管部門食品生產許可能力建設、熟練掌握和執行《辦法》的基礎上,逐步下放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限,保證“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實現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權限的平穩移交。


  三、關於“一企一證”的實施


(一)食品生產許可實行“一企一證”,對具有生產場所和設備設施並取得營業執照的一個食品生產者,從事食品生產活動,僅發放一張食品生產許可證。


(二)食品生產者應當按照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確定的食品生產許可管理權限,向有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交生產許可、變更、延續申請。有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受理申請後,應當按照《辦法》的規定,組織審查、作出決定。


(三)食品生產者生產多個類別食品的,應當按照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確定的食品生產許可管理權限,向省、市或者縣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一併提出申請。其中,許可事項非受理部門審批權限的,受理部門應當及時告知有相應審批權限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聯合審查,按照規定時限作出決定,由受理申請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根據決定頒發食品生產許可證,並在副本中註明許可生產的食品類別。


  四、關於舊版食品生產許可證變更及延續


(一)已獲證食品生產者於2015年10月1日前提出延續申請但未完成現場核查,且申請人聲明生產條件未發生變化的,可以不再實施現場核查,經審核申請材料符合要求的,予以換髮新版食品生產許可證。


(二)持有舊版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生產者申請變更或者延續許可,應當向原有關許可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查符合要求的,一律換髮新版食品生產許可證。持有多張舊版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按照“一企一證”的原則,可以一併申請,換髮一張新版食品生產許可證;也可以分別申請,其生產的食品類別在已換髮的新版食品生產許可證副本上予以變更。換髮新證後,持有的原許可證予以註銷。新證書副本上應當一一標註原生產許可證編號。


  五、關於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標註及“QS”標誌


(一)新獲證及換證食品生產者,應當在食品包裝或者標籤上標註新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不再標註“QS”標誌。食品生產者存有的帶有“QS”標誌的包裝和標籤,可以繼續使用完為止。2018年10月1日起,食品生產者生產的食品不得再使用原包裝、標籤和“QS”標誌。


(二)使用原包裝、標籤、標誌的食品,在保質期內可以繼續銷售。


  六、關於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的食品類別編碼


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中食品類別編碼具體為:第1位數字代表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識別碼,“1”代表食品、“2”代表食品添加劑。第2、3位數字代表食品、食品添加劑類別編號。其中食品類別編號按照《辦法》第十一條所列食品類別順序依次標識。食品添加劑類別編號標識為:“01”代表食品添加劑,“02”代表食品用香精,“03”代表復配食品添加劑。


  七、關於食品檢驗報告的核查


現場核查時,除首次申請許可或申請增加食品類別需提供試製食品檢驗合格報告外,不再要求食品生產者提供檢驗報告。試製食品檢驗可由生產者自行檢驗,或者委託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檢驗。


  八、關於產業政策的執行


食品生產許可申請人應當遵守國家產業政策。申請項目屬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限制類的,按照《國務院關於發佈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國發〔2005〕40號),不得辦理相關食品生產許可手續。地方性法規、規章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文件對貫徹執行產業政策另有規定的,還應當遵守其規定。


  九、關於落實工作保障


(一)《辦法》實施後,食品生產許可將不再收取審查費,為保障許可審查工作的順利實施,地方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支持,將實施食品生產許可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行政機關的預算。


(二)地方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食品生產許可工作,積極落實各項保障措施,確保食品生產許可工作落到實處。要配備證書打印、二維碼賦碼、檔案保存等設備設施,保障工作有序開展。各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自行確定食品生產許可證的啟用時間。


(三)地方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嚴格遵守《辦法》規定的食品生產許可申請、審批工作程序。各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編制並公佈食品生產許可法律依據、條件、程序、時限、申請書示範文本等資料,方便企業辦理許可事項。


(四)要大力加強食品生產許可信息化系統建設,實現食品生產許可審批的公開化、透明化,提升審批工作效率。


  十、關於加強行政許可監督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要把行政許可公開、辦理程序、審批時限、廉政要求等的執行情況作為重點內容進行督查。對發現違規收費、違規實施行政許可的,要堅決予以糾正。要建立健全對違法和不當的行政許可決定的申訴等制度,及時發現、糾正違法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員責任。


  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將本通知執行情況,及時上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食品“QS”和“SC”傻傻分不清,遇到檢查就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