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太賢+河智苑,本以為喜劇,結果看哭了

2008年上映的韓國電影《傻瓜》,是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一部影片。

該片由車太賢和河智苑主演。一個看起來很好笑,一個笑起來很好看。這樣的卡司組合,該是喜劇片吧?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但結果被影片的溫情暖哭了。

車太賢+河智苑,本以為喜劇,結果看哭了

超人氣漫畫改編

本片根據賺足超千萬韓國網民眼淚的同名網絡漫畫改編。導演金正權以2000年的愛情影片《情迷步話機》,在韓國影壇展露頭角。其作品並不太多,但基本都是溫情路線,藝術手法以細膩見長。

車太賢在片中飾演傻瓜承龍。小時候的一次煤氣中毒,使得父親不幸身亡,承龍雖然得救但智力發展停滯。更為不幸的是,不久母親也病故,只剩下承龍和妹妹真伊相依為命。成年的承龍唯一的一技之長是做“三明治”,最主要的生活經驗便是媽媽囑咐的“治療傷口凡士林,治療胃口三明治,1元1個”。

河智苑飾演的承龍小學同學芝浩,是個鋼琴家,在國外發展多年後遇到瓶頸,於是回到家鄉休養身心。

車太賢+河智苑,本以為喜劇,結果看哭了

影片便以芝浩返鄉和承龍相遇為情節發展的切入點,穿插著過往的回憶,講述了一個溫情洋溢、催人淚下的故事。

人類的情感世界裡,親情、愛情、友情是三種最主要的情感。愛情的忠貞美好,親情的無私偉大,友情的地久天長,成為無數影片表現的主題。但這類影片並不容易營造強烈的戲劇衝突,特別是講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現實題材,想真正打動觀眾,對編導和演員都是一大考驗。

擋不住的溫情

在《傻瓜》這部影片中,金正權雜糅友情、親情於一體,下足了溫情料。

  • 芝浩與承龍的友情,是這部影片的主基調

一個鋼琴家,一個傻瓜,因小學同學這層關係而多年後相遇。芝浩從一開始的同情,慢慢被承龍內心的善良和純粹而感動。她陪著承龍在山坡上數星星,為承龍買鞋,包紮受傷的手,給承龍洗頭……

導演用許許多多這樣極富生活化的細節,營造了一種真摯感人的友情。影片最後,通過返鄉和承龍交往的經歷,芝浩也治癒了自己的心理問題而重返舞臺,更昇華了友情的彌足珍貴。

有人將芝浩和承龍之間的感情解讀為愛情,這實在是一種善意的誤解。事實上,這是兩個人之間彼此溫暖的友情,只不過這種情誼差不多上升到親情的層次,顯得更加親密無間。

車太賢+河智苑,本以為喜劇,結果看哭了

  • 承龍心間的那份親情,最為打動人心
  • 承龍雖然智力低下,但勤勞、善良,內心無比純淨。他常去村頭的草坡上數星星,那是因為他堅信病逝的媽媽化作了天上的小星星。他牢記著媽媽的臨終囑託,執著地擔負起照顧妹妹的責任,每天記著給妹妹做早餐,記著每天回家要看看妹妹的房間,記著妹妹熄燈了自己才睡覺……儘管這個尚不懂事的妹妹很嫌棄他這個傻乎乎的哥哥。當妹妹生病時,他發瘋似地衝到學校,背起妹妹就往醫院跑。

    最後承龍被殺手當作酒吧老闆善書而誤殺,但承龍並不講明真相而心甘情願赴死,那是因為善書答應給需要換腎的妹妹捐腎。可以說,承龍是為妹妹而死,這是影片最催淚之處。

    承龍之死也融化了真伊心中的堅冰。在辦理哥哥的死亡證明時,真伊一遍遍哭喊著:“他是我哥哥,我是她妹妹……”兄妹親情再一次讓觀眾讓人潸然淚下。

    車太賢+河智苑,本以為喜劇,結果看哭了

    車太賢在影片中的表現十分出色。胖乎乎的身材,憨憨的笑容,拙樸的肢體動作,輔以帶有“傻瓜”個性的臺詞,傳神地演繹出一個執著、率真、可愛可親的傻瓜形象。放眼韓國影壇,傻瓜這一角色真是非車太賢莫屬。

    未完成的救贖

    影片中的男二號善書,是一個酒吧老闆,暗中做一些違法勾當。但就是這樣一個“社會人”,也有人性閃光的一面。

    他也是承龍、芝浩的小學同學。在學校時,善書把菸頭扔到學校的鋼琴下,致使鋼琴被燒燬。但是,善書讓承龍做了“背鍋俠”,結果承龍被學校開除。

    承龍被媽媽從學校接走時,坐在教室窗邊的善書目睹這一幕,眼神中充滿了悔恨。

    車太賢+河智苑,本以為喜劇,結果看哭了

    自我救贖是人性中可貴的品質。成年以後的善書,縱然是一個“社會人”,但他是承龍最忠誠可靠的朋友,經常陪著承龍數星星,幫承龍管教妹妹真伊。當真伊患病需要換腎時,是善書站出來把自己的一個腎捐給真伊。

    但善書的自我救贖並未完成,反而為自己從事違法勾當得罪了更厲害的黑道人物,付出了更高昂的代價。殺手正是因誤把承龍當做善書,致使承龍被殺身亡。

    在片中的結局中,善書放棄了酒吧生意,接管了承龍的三明治店,在今後的生活中繼續自我救贖。

    導演以這樣一個配角,在貌似不經意間展示了人性的複雜,延伸了影片的思想廣度,使得影片更加張力十足。

    最高貴的大愛

    影片開始有一段旁白:“像其他的村子一樣 ,我們村也有一個傻瓜 ……”

    這一點,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國內觀眾不會有違和感。在廣大農村地區,有一個非常弔詭現象,那就是幾乎每個村子都有一個傻瓜。

    拿智力低下或身體缺陷當做笑料、笑點,在國產影視劇和小品中屢見不鮮。對比之下,越發讓人覺得《傻瓜》的主題更有溫度。

    車太賢+河智苑,本以為喜劇,結果看哭了

    除了上述芝浩、善書和承龍之間的友情讓人感動,全村人對待承龍的態度也讓人動容。沒有人嘲笑、鄙視承龍,相反大家給予承龍更多的關愛,他的三明治也受到了大家的歡迎。有一個細節:當承龍因妹妹生病而扔下生意跑去學校的時候,前來買三明治的顧客自覺看護起承龍的店面。

    承龍的內心從不缺乏真誠和善良,幸運的是,在他的周邊,真誠和善良也從未缺席。

    如何對待弱勢群體,體現的是一個人真正的教養,體現的是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傻瓜》讓我們見證了親情和友情的珍貴,更讓我們深深感動的是,這個世界上曾有一個臉上總洋溢著笑容的傻瓜,也曾被世界溫柔以待。

    車太賢+河智苑,本以為喜劇,結果看哭了

    結語:

    影片豆瓣評分7.6,在佳作不斷的韓國影壇,這個分數並不突出,主要原因還是劇情上的漏洞拖了後腿。善書和黑幫因酒吧女情感糾紛導致衝突,竟引發對方僱人行兇,顯得過於牽強。承龍之死,雖然催淚,但畢竟俗套。另外,芝浩和承龍的真摯友情刻畫得近乎愛情,實在是有點用力過猛。

    但總體來說,這還是一部相當值得一看的影片,細膩的藝術表現手法,溫情氛圍的充分營造,很能撥動觀眾的心絃。溫情影片最現實的社會意義,是讓我們感受人性的真善美,盪滌滄桑歲月給靈魂的蒙塵,滋潤容易被風霜風乾的心田。這方面,《傻瓜》基本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