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要来了

官宣!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要来了



自1月3日,中央首次提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后,相关落地工作,在川渝两地的各个层面持续推进。(详情可见两大国字号正式联手!成渝双城抱团,比预想更快)


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举行,则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两地的最高层面首次进入实操阶段。


川渝两地党政“一把手”悉数到场,足见规格之高。


新华社报道的标题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启动键”。


官宣!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要来了


18日央视同样予以了报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


这也是三个月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至少第二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这次会议到底透露了哪些重磅信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头戏在哪?重庆、成都双核之外,还有哪些城市将受益?


01

实锤:成渝要上升为国家战略


尽管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之前,关于成渝城市群何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问题,就已经在两地民间引发不少讨论,并且2019年以来,也确实有多方面的动向在暗示成渝城市群在向国家战略进军。


但真正的实锤,来自这次会议:


今年1月3日,高层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专题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


很明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标就是要上升为国家战略。


换言之,成渝融合发展,将成为内陆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案例,代表的是内陆区域融合发展的最高水平。


02

成渝要对标三大城市群


在国家发改委点名的的13大 城市群中,关于谁到底是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之后的第四极,一直有争议。


但现在答案越来越明朗。


官宣!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要来了


这次会议提到:


要把战略要求化为支持政策,主动向上争取支持,扎实推动政策协同,认真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发挥政策最大效应。


不难看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对标的城市群很清晰,那就是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


换个角度来说,成渝对“第四极”势在必得。


03

这次真的不一样


关于成渝合作,不管是过去的成渝经济圈,还是成渝城市群,战略设想其实一直都不少,但受制于种种原因,行动上的进展有限。


官宣!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要来了


但这次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会议明确:


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化“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理念,深化与四川对接合作,尽快把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关键词就是“一盘棋”、“一体化”以及行动。


事实上,这从短短两个月时间以来,包括成渝中线等工程的加速敲定、快速推进,就可以看出与以往的明显不同。(详情见重磅高铁项目敲定!成渝双城经济圈来势汹汹)


官宣!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要来了

这实际也意味着,成渝两地确实要建立一种新的竞合关系。不能再拿过去的老黄历来看待和评估这次的合作。


04

成渝有望收获哪些红利


一个城市群的影响力,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到底有没有、有多少具有全国性乃至世界级的重大平台。


这次会议提出:


协同建设重大平台,围绕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举办国际大型展会、推进科学城建设、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共建合作产业示范园区等,打造更多跨区域承载国家战略的实施载体。


这其中,自贸区方面,四川和重庆都已经获批;去年也共同入选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官宣!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要来了


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算是比较新的提法,这契合成渝在“一带一路”中的区位优势,并且也具备陆海新通道方面的战略基础。


大型展会方面,成都目前代表性的有糖酒会、西博会,重庆则有西恰会、智博会、中新金融峰会等。但总体来说,两地都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国际大型展会,比如类似上海的进博会。


科学城建设,目前主要就是成都科学城和重庆科学城,以及绵阳科技城。但各自的影响力如何抱团提升,未来有没有融合发展的可能,需要探索。


并且这方面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因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国家赋予的使命之一,就是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显然,在上述被点名的项目和领域之外,成渝两地还需要争取更多“高大上”的平台。


以前三大城市群为例。京津冀有金融监管总部+金融总部+新三板;长三角有沪交所等多个金融市场要素体系+金融总部+央行上海总部;粤港澳大湾区也有多个股票交易市场。


成渝双圈要对标它们,至少也得有类似的全国性金融总部,比如长江开发银行、丝路银行等。当然,最好还能新增股票交易市场。


而在国际展会方面,成都已经提出努力争取中欧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高级别高层次会议落户。成渝合力争取,相信希望将更大。


05

成渝双核之外,还有哪些城市受益?


任何一个顶级城市群,都不能只有单核、双核。成渝城市群此前的中部塌陷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要打造次中心。


这次会议提到:


协同深化重大改革,力争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方面加快取得突破,将民生领域改革作为协同改革的优先内容,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划重点: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通俗理解主要就是指跨区域合作。


目前,川渝真正意义上的跨区域合作示范区,只有广安和潼南。


而前不久,遂宁、潼南签署了遂潼一体化发展“1+N”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包括《推进遂宁潼南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以及17个专项合作协议,涵盖人才、教育、产业、交通等多个领域。


荣昌区和泸州市则也通过视频连线商讨了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等7个领域的具体合作事项,


官宣!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要来了


另外,去年7月,川渝两地签署的“2+16”合作协议中,泸州、内江和荣昌、永川四地签订了《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泸内荣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后,这四地的合作应该加速深化。


其他城市,如四川已经提出把成德眉资同城化作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


上述合作涉及的区域和城市,都属成渝双圈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其他暂时未入圈的城市,则要努力融入,抓住机遇。


06

总结


1.过去多年,成渝合作一直在推进,但这次不管是在层级还是行动上,都完全展示出了新气象。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跟随前三大城市群的步伐,上升到国家战略,真正撑起“第四极”。


3.成渝之外,周边区域抱团的速度也在加快。这是与以往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


4.参照前三大城市群,成渝在争取更多国家项目和平台方面,值得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