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福二戰115,分享一下我的備考方法和常用資料

分享這篇文章前,先交代下背景:

本人英語基礎不錯,首考101分,除了幾次模考,基本算是裸考。備考方法也很簡單,網上看一些大牛的備考經驗,但這期間耽誤不少時間,雖然大家都是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但適合我的並不是很多,對各種經驗進行篩選,才制定了自己的備考方案。

首考之後,發現聽口比較有挑戰,所以報了輔導班,這裡就不透露機構名稱了,基本上如果老師能考高分,在這個節點上給予的指導作用都不會太差,所以如果報班需要建議的話,那就是看看你的老師有沒有110+吧。

最終報班也沒花多數錢,因為有首考的分數分析,後面在備考就有的放矢了,所以不到三週的培訓班訓練,在首考一個月後,又進行了二戰,算是和託福正式分手了。

託福二戰115,分享一下我的備考方法和常用資料

其實在二戰前,寫作預估是可以拿滿分的,丟分點在聽力和口語,預計110+問題不大,沒想到ETS還給了點小驚喜,連輔導我的老師都說我運氣好...

言歸正傳,下面開始我的分享,有些是自己總結的,有些是參考網友們分享的,所以對於備考經驗,大家也要有選擇的借鑑,不要照搬。


關於背單詞

在備考之初,看了網上很多大神的備考方法,總覺得都不太適合自己,後來自己摸索了一套相對笨的辦法:迴歸最原始的按照詞根背單詞,重複記憶。對於生疏高頻詞進行重點記錄,不定期拿來再背。在閱讀訓練過程中的生詞也要記到單詞本上。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走過APP背單詞的坑,雖然很多APP設計邏輯上很科學,但本人自制力比較差,拿起手機就不是背單詞了,可能一玩半小時就過去了,每次都要浪費不少時間,遠沒有邊寫邊背記的快,所以果斷放棄APP,手機在備考期間儘量遠離的。首考之前測試過單詞量基本在7000多,雖然單詞量不高,但偶爾會翻原版小說閱讀,二戰時單詞量大概一萬出頭吧,這個過程大概經歷了3周痛苦的訓練。這個過程要比後面的聽口訓練還煎熬,希望大家也都能挺過這個階段,之後,你會發現柳暗花明...


聽力部分

聽力方面考試之前有聽過SSS(Scientific American Podcasts),所以並不懼怕聽力,但沒想到現實這麼殘酷。後來只能靜下心來制定非常細的備考訓練了,基本就是每天都要聽。

SSS很多同學也都在聽,篇幅不長但語速超快,適合聽力水平較好的同學用來訓練,通過不斷地做 SSS 精聽練習,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們的辨音能力和聽力邏輯能力,能夠讓我們更為清晰準確地理解聽力篇章。

除了SSS之外,還有NPR,全國公共廣播電臺,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媒體,我們可以在網站上直接收聽廣播電臺直播節目,節目內容包羅萬象,囊括: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健康、教育、藝術等,反映美國當今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從中能夠了解當下美國社會和美國人的生活。NPR 廣播語速與託福聽力的語速比較接近,不失為泛聽的優質資源。

傳統訓練方法就是聽寫+跟讀,這裡需要給大家強調的是,一定要精聽+泛聽想結合,必要的時候,需要記筆記,但要講究方法,正規考場時間非常寶貴,要充分合理利用。

網上有大神分享的聽力筆記技巧,感覺挺實用的,分享給大家:善用符號,發明自己能看懂的常用代號;縮寫人名、地名、professor提到的專業詞彙;中英文筆記混搭,那個比畫少、好懂用哪個;分層記、標點記、按照筆記順序排除選項等。

在聽力訓練中,要訓練自己抓重點的能力,不要求逐字逐句都能聽明白,但要抓住句子重點,就能明白大意,做題一般都不會出錯。還有就是要注意文章的邏輯,有些文章稍長一些,不方便記憶,這裡就需要筆記來輔助了,考驗瞬時記憶的能力。做到這兩點,基本聽力障礙就容易克服了。

我看了很多託友的考試總結,基本都是栽在聽力上面,所以託福聽力的提升不是吃大補丹可以短期實現的,一定要長期訓練,所以聽力的備考計劃要貫穿整個備考過程,堅持長期聽。


口語部分

說到口語,很多學生就會想到看美劇,但如果大考在即再去看美劇,顯然不太現實。

首先就是要保證能說,其次才是語音音調。能說,就是說話流利度沒問題,這方面沒有特別多的辦法,只能夠多加練習。一個人的訓練模式是手機錄音,在既定時間內錄完之後,自己找缺點,反覆訓練。

託福新政後,口語題量減少,感覺對考生就非常友好,起碼心理負擔沒那麼大了。

口語和寫作都是考察我們的輸出能力,最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張嘴說。最初我是一個人說,對著鏡子跟深井冰似的。後來發現得找個伴備考才會更高效,所以把室友拉下水了,回顧整個備考過程發現,如果沒有同路人,很難想象一個人怎麼熬過來。

在口語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時間分配,很多學生訓練時眼高手低,上了考場發現時間不夠用,短時間組織語言能力太差。

總結這麼多,大家可能也發現了,沒有一點技巧。是的,這部分也沒找到比多說多練更有效的方式了。

關於口語發音,推薦大家在YouTube (需要科學上網工具)找一些教美式英語的頻道,比如Rachel's English 和 Coach Shane。

Rachel's English 會在日常生活場景中教給大家相應的口語表達和發音,對於還沒有在國外待過的同學在具體場景中學習口語大有裨益。


閱讀部分

閱讀是周圍同學反映比較容易的部分,加上我本人之前又喜歡原版小說閱讀,就輕敵了,所以首考並沒有顯出優勢。痛定思痛之後,認真做了備考訓練,這個坑算是跳過去了。

首先就是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沒有經過強化訓練的話,時間就會出問題,讀完了,沒時間做題,要麼沒讀懂就去做題了,所以這方面的強化訓練必不可少。

但閱讀要提速的前提還是詞彙量,所以如果真詞彙量太低的時候,就集中精力先過了單詞關,再來做閱讀訓練。整體來說,詞彙量沒問題,閱讀速度就能提上去;邏輯能力沒問題,閱讀基本就是送分題,審題之前,先給文章段落分層,熟悉大致結構,大方向理解對了,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什麼詞彙題,細節題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基本算是送分題,我們從小學英語就這麼一路練過來的。

TPO該刷就刷,不要對自己太客氣,閱讀相對來說容易一些,TPO就不省著用了,每次都是拿TPO練手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錯題總結。

今年ETS的出題規律對考生來說算是友好的,舊題比較多,所以詞彙題刷雞精。

平時的閱讀材料,有同學推薦《大西洋月刊》,個人感覺也不錯,但讀的不多。


寫作部分

寫作也是一個考驗強輸出的部分,首先要強調的就是不要背模板,會影響自己現場發揮的。

由於託福是機考,所以寫作部分比較拼打字速度。備考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打字速度的訓練,所以每次訓練我都是在電腦上。這部分也是沒什麼難度的,一直到二戰之後,我還是覺得它是容易,但滿分確實不易。

我的訓練方法就是儘量保證自己每天要能寫一篇,公號托福考試網上每次的考情回顧,我都會重點看寫作部分,我會拿來自己寫一篇。TPO也會固定時間刷,難點就是時間和方法。對於有閱讀基礎的同學來說,寫文章本身並沒有太大挑戰。

綜合寫作的話推薦材料就是 TPO 綜合部分,當然其他可用的材料還有機經、DELTA 和 BARRON,但是這些是補充材料。

獨立寫作部分材料是 TPO 獨立和機經。

最後就是注意字數,語言要精練,不能出現湊字數的現象,拼寫也要正確。

寫作是備考過程中耗費精力最少的,就是考前限時模考做的多一些,反正每次只要拿真題訓練,就要按正式考試時間要求自己。

最最後,再強調一下,不要用模板,要練打字速度。


關於模考

模考的作用就是熟悉考試流程和考試方式之外,就是訓練做題的節奏。

無論是各部分備考訓練時的模考,還是後期整體模考,都嚴格按照正規的考試時間來訓練,這點很重要。

初期的時候,全套模考兩週進行一次,中期一週一次,考前一個月,時間允許的話,三五天就安排一次。

定期把TPO作為模考,模擬真實考試的時間和操作流程,完成全套模擬考試以瞭解自己的水平,模考頻率可以自行安排,備考前期基礎能力訓練可以穿插幾次模擬考試,次數不宜太多;備考中後期,可以多模考幾次。模考完之後,要有自己的分析,根據四個單項的分數來確定之後的單項突破計劃。


關於考伴

一個人遠行註定是孤獨寂寞的,在殺託這條路上,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隨時要防止自己動力不足,自制力差。有個考伴能互相督促,你追我趕,更充實一些。當然不建議拉男女朋友一起考的,觀察身邊的同學,耽誤時間不少。

最後說一下,我雖然二戰就和託福分手了,但備考過程並不斷,從大二開始就在準備了,大三暑假才過。可能是太算計的緣故,不想給ETS做那麼多貢獻,我覺得如果準備不充分的話,沒必要花錢去買教訓。


希望這些分享對大家殺託有所幫助吧。


託福二戰115,分享一下我的備考方法和常用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