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醫術的化學師,不是好的地質學家 趣談煤油的發明

說起來可能大家都想不到也不相信,天然石油在全球各地都有手工開採和利用的歷史的過程中,有很長一段時間,除用作燃料和瀝青防水之外,通常被江湖術士當作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兜售給他人,它是作為治病的藥物存於世的。早期的石油應用技術的發明或者技術的突破,要不就是醫生、藥鋪商人或與之有關聯的人物。

不會醫術的化學師,不是好的地質學家 趣談煤油的發明

油苗池

早在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之前,印第安人就把池塘水面上漂浮的一層黑色的油收集起來,拿到市場上去換錢。這種油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石油”,據說能包治百病。1783年,林肯將軍的革命軍路過賓夕法尼亞的阿勒尼格時,士兵們就用浮在泉水上的這種黑油浸洗關節,傳說“許多人的風溼病立刻消失了”,士兵們喝了許多這種礦泉水,它們的作用就像一種“溫和的瀉藥”。於是,當美國人從英國殖民者手中爭取到獨立權後,一些有膽識的商人就接收了當地被黑油汙染的鹽井,成立了美國藥用石油公司,將黑油裝瓶出售,還將其命名為“美國油”。其中一位叫基爾的商人這樣描述道:“這是一種自然藥物,取自賓州阿勒尼格縣的一口井中,在地面之下四百英尺,可以治療風溼病、長期咳嗽、瘧疾、牙痛、雞眼、神經痛、痔瘡、泌尿疾病、消化不良和肝病等,療效神奇。”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塞尼卡部落在18世紀就開始以較大規模利用石油治病,並且以很貴的價格當作藥品出售。

幾百年前西方人們主要依靠點燃浸在動物油脂或植物油中的燈芯照明。對於有錢人來說,抹香鯨油是 高質量的照明物質,但鯨油價格昂貴,消費者要花 2.50美元才買到一加侖的鯨油。當時使用較多的是 從松節油提煉出來的萜烯油,這種物質點燃後能發出明亮的光線。不好的是它燃燒得太快,而且揮發 性太強,容易引起爆炸。

不會醫術的化學師,不是好的地質學家 趣談煤油的發明

民國銅氣燈

照明燃料價格都很昂貴,很多人用不起。因此人們迫切需要一種安全可靠而又比較便宜的照明用燃料。工業社會的到來向傳統的“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作息制度提出了挑戰,工廠的晝夜工作對照明燈的需要日益迫切。

在若干年前,曾經掌控了一個時代的照明,被稱為“煤油燈時代”。而這個時代的到來,和一個叫亞伯拉罕·格斯納的人息息相關。這個人的職業是一個內科醫生,自發明煤油以後,申請專利跨行和朋友們通過北美汽燈公司出售煤油,用於點燃氣燈。成為著名的化學師,以致於地質學家。

深深地驗證了一句話:打敗你的不是對手,顛覆你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入侵者,而是傳統思維和落後觀念。

不會醫術的化學師,不是好的地質學家 趣談煤油的發明

風行一時的煤油燈

在19世紀40年代後期,加拿大醫師內科醫生亞伯拉罕·格斯納開發了一種可燃的碳氫化合物液體,於1852年研發的將煤和石油變成照明燃料的工藝獲得了美國專利,其專利權是用煤炭和石油生產“Kerosene”。Kerosene是希臘文中蠟“wax”與油“oil”的複合,中文譯為“煤油”。1853年,紐約的一家公司用他的技術成功地批量生產煤油,並投放市場,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煤油的發明成功提高了石油的實用性,也擴大了石油的需求量,在世界範圍內對石油的商業開採正式開始了。該商標一直存在了幾十年,直到它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成為通用術語後,這個商標也就隨之失效了。

儘管煤油燈已經成為很多人的記憶,在現實生活中很難覓得到它。但它也是經歷了發現、成長和滅亡的一個完整的生命的物品。如今,煤油燈雖已隱退,但它卻溫暖了一個時代。亞伯拉罕·格斯納,這個發明了煤油的人逐漸地被人們遺忘了。

現代意義的煤油與煤無關,而沿用這個名稱只是商業運作的考慮,但人們不會抹掉,煤油,曾經溫暖著許多人的記憶,也見證過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

能源發展史上曾發生了兩件事,宣告了石油時代的到來。第一件事是亞伯拉罕·格斯納於1846年將煤和石油變成了照明燃料——煤油;第二就是現代石油工業第一井的誕生,喬治比斯爾偶然看見藥店的窗戶上有一張為石油製成的藥劑做廣告的招貼,廣告上畫有幾座像鹽井一樣的鑽井塔。被他借用到石油鑽井了,且取得了成功。

不會醫術的化學師,不是好的地質學家 趣談煤油的發明

早期的石油鑽井

但都和藥有關,你說這個世界是不是太有趣了!

不會醫術的化學師,不是好的地質學家 趣談煤油的發明

參考文獻:

雷海燕:石油最初是一種藥,意林文匯,2015

周珊等:《石油之最薈萃》,石油工業出版社1994年版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