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粉紅色的喬治2020-03-1718:35

如果問你什麼是俠?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行俠仗義者,

你的腦海裡可能會浮現出戴著斗笠穿著披風腰挎寶劍獨自行走的一個背影…………

什麼是武俠?懲惡揚善者是之,天有不公替天行道、地有不公代地執法者是之;

俠之小者除暴安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間,武俠文化,

曾佔據了文化產業的重要部分,曾是人們最喜愛的文化元素。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但到今天,武俠小說及其影視作品,武俠影視逐漸從鼎盛期走向衰落,

今天的年輕人已不太熱衷於俠文化,他們更崇尚於仙俠小說和影視作品,

武俠文化已成為了帶有一種情懷,成為八零後以上的人們的集體回憶。

現在的武俠劇已漸漸失去了原來的江湖地位,雖不至於被仙俠劇完全取代,

但已不復往日風采。為什麼武俠文化開始沒落了呢?

而說到武俠影視,就不得不說它的母文化武俠小說,

有人說武俠影視和武俠小說是雙胞胎,但個人以為它們之間應該是母子關係,

武俠影視應是武俠小說文化的子文化。


01,武俠小說初見於二十年代的民國,當時寫武俠小說被視為“賤行”。

《江湖奇俠傳》作者平江不肖生寫於20世紀20年代初,被視為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

很多人認為它是中國第一部正宗的武俠小說。

而這部被奉為武俠小說鼻祖的小說作者,曾是一位留日的文人,回國後迫於生計,

捉筆寫下此書,尚未完結,拿到稿酬便斷了更,雜誌社催更時,不肖生答曰:如今口袋還有銀子,無需煮字療飢了。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一句煮字療飢,道出當時武俠文化的尷尬地位。武俠小說居賤格,是當時民國文化圈的普遍觀念。

平江不肖生雖然棄了武俠小說,但自己辦了武館,生了個兒子培養成空軍,父子二人相約參加抗戰,真正的在現實中實現了他筆下的俠義精神。

民國的武俠小說,因不被人看重,在文學的範疇裡算下品,從事武俠寫作的人,大都是底層的文人,吃不起飯以賣字為生,他們的社會地位比不得那些名門望族出身的文人,內心的憤懣通過武俠小說得以釋放,與此同時,也能賺些稿費養家餬口。

民國期間繼平江不肖生後,又湧現的能叫得上名號的武俠小說作家先後有還珠樓主、宮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和王度廬五人,但因為當時的時局動盪,民不僚生,武俠小說作為平民文化,難有其適合發展的環境和空間,人們連飯都吃不飽,無心去顧及精神享受。

至內地五十年代,香港成為大批文人的避難所,梁羽生正是這批南下香港的文人中的一員。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滿腹詩書的他,於《新晚報》發表《龍虎鬥京華》,深受讀者歡迎。此後相繼推出《七劍下天山》、白髮魔女傳》、《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小說,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文筆古典、詩詞精美,行文落筆間盡顯中國古詩詞的雋永魅力。

晚他一年任職《新晚報》的查良鏞在總編的慫恿之下,以金庸為筆名推出其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自此聲名漸起,1959年,自辦《明報》,先後以連載的形式創作《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等武俠鉅著,寫到《天龍八部》時,書迷茶餘飯後坐等金庸小說催更,但金庸有要事出國,將未寫完的情節暫時交由好友倪匡代寫,倪匡不喜書中阿紫,待金庸回來時已將阿紫寫死。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由此可見當時金庸小說的火爆程度,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金庸武俠小說的高發期。

而此時在臺灣的古龍,接連發表了《情人箭》、《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名劍風流》、《武林外史》和《絕代雙驕》等六部長篇小說,在臺灣打響了自己的武俠宗師名號。隨後於1967年又出版《楚留香傳奇》,集武俠、文藝、偵探、推理、寓言於一身,打造出了具有古龍特色帶著詭譎和神秘感的武俠小說。

比之於金庸的武俠小說,古龍的武俠更著重於意境的刻畫,少有招式的描寫,勝在意想不到的情節,古龍的行文更像詩歌,他將武俠小說的文體詩歌化,而其實他這樣分段行文的方式,只是為了多拿稿酬。當時的報社雜誌多以行數計算稿酬,古龍的小說大都一句一行,這樣可以多賺稿費,但不想歪打正著自成一體被稱為古龍體。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1968-1969之交,《多情劍客無情劍》開啟了古龍創作的成熟階段。《多情劍客無情劍》、《蕭十一郎》、《流星‧蝴蝶‧劍》、《歡樂英雄》、《大人物》、《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系列、《天涯‧明月‧刀》、《三少爺的劍》、《白玉老虎》、《碧血洗銀槍》及《英雄無淚》等作品均廣受讀者歡迎。

古龍的武俠小說與金梁相比,更具有其個人風格,以求新求變為新武俠的理念,當時香港知名作家倪匡替明報向古龍邀稿《絕代雙驕》,從此和古龍結為莫逆之交。

以梁羽生、金庸、古龍為代表的武俠小說世界掀起了華人世界的武俠風,從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武俠小說從開始至頂峰也不過十六七年而已。

但真正將武俠文化推向大眾的則是武俠影視。

02,武俠影視之崛起。

至六十年代間,隨著香港影視業的崛起,武俠小說被以張徹和胡金銓為代表的香港導演翻拍成電影,掀開了武俠影視輝煌的大幕。

張徹執導《獨臂刀》。兩年後,這部電影為邵氏創下票房破百萬紀錄,由此人送外號“張百萬”。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而胡金銓1971年以《俠女》成名,在第28屆戛納電影節獲最高綜合技術獎。

除了張徹和胡金銓,還有兩位人物也值得一提——李翰祥和楚原。

他們成為香港電影開山鼻祖。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隨後由徐克接棒,開啟了武俠電影的浪漫主義之旅,徐克的武俠世界,是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體,將武俠的豪情和江湖的浩渺表現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而王家衛的風格,則更適合於展現古龍的武俠世界,他以金庸武俠小說主人公的名字,卻締造出一副瀰漫頹廢悽絕氣息的古龍武俠世界的畫面。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在電視劇方面,由TVB打造的一系列金古梁溫等人的武俠劇進入千家萬戶,由於武俠影視的盛行,連帶著粵語歌的流行,《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曲更是傳唱至今。

武俠文化在過去的四十年裡,形成一股凜冽的狂風,席捲了整個華人世界。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武俠電影捧紅了一代又一代的功夫巨星,從李小龍、成龍、李連杰到現在的甄子丹、吳京,武俠電影不斷地發生著改變,從古代的豪俠到吳京電影裡的民族衛士,變化的是人物所處的時代和環境,不變的是充斥在武俠電影裡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

03,武俠文化的衰落。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已經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大步踏進,工業文明和商業化思想代替了農業文明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體系,在這種普世價值觀下,人們的思想從理想主義及浪漫主義的模式中逐漸走向現實主義和消費主義的新領域,曾經的武俠世界被年輕人取笑——那些披髮踏青山,孤劍掛腰間的俠客們他們以什麼為生?

他們不需要吃喝養家餬口嗎?他們賴以生存的主業是什麼?他們身處的江湖的經濟基礎是什麼?他們以武論道的社會制度所統治的江湖只能是混亂不堪,這樣毫無現實生活依據的江湖,有什麼理由讓人們嚮往?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這些問題,也的確是武俠文化存在的問題,但是,正如同古代的神化小說一樣,武俠小說滿足的正是在農耕文明下人們對於現有社會制度中不公現象的一種理想化寄託。

雖不能創立理想的世界,但可以讓心在理想的世界中遨遊。武俠小說正好滿足了平民的這一理想,武俠小說的根基也正來自於平民。

因為平民是無法成為社會的主宰者,在經濟匱乏的環境下,人的思想相對來說單純,並不會去深究武俠世界裡與現實大相徑庭的東西,人們更享受於武俠世界所營造出來的自由,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才有了容身的空間和成長的土壤。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而現在的年輕人,身處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里,處處都需要打怪升級,武俠世界裡的主角大部分都是偶遇高人傳授秘笈,學就武學精髓,繼而稱霸武林,這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既不真實,也不具備啟發性和學習性,他們的認知裡,這是脫離現實世界的幼稚情節。

武俠小說被稱為成年人的童話,其原因正是如此,過去的年代裡,需要這樣的童話,而在競爭壓力逐漸增加的現代社會,武俠文化只有升級到脫離真實社會的仙俠世界裡,才能找到其存在的理由。

生活就是文化藝術創作的土壤,什麼樣的土壤,便會培養出什麼樣的文化。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也許你會說武俠文化的根植地在香港,但香港社會經濟一直很發達。武俠文化是平民文化,香港社會雖然發達,但真正掌握社會資源的是那些英國人以及少數的工商政高層,香港的平民百姓的思想依舊秉承著舊文化思想體系,香港人依舊以傳統文化為生活的主導,內心有衝破固有階層的束縛,不受環境的影響,完全憑藉個人能力成為天下一等一的高手,這是平民內心渴望成功的一種幻想。

而仙俠劇則改變了武俠小說一人一刀一劍一馬行天下的模式,更接近於現實社會,一個人要想修仙成功,需要投靠組織,以達成自己最終的目標。這和現實中我們要通過各方的合力才能成就個人奮鬥目標的形式基本相同,故仙俠的社會結構更貼近於現實社會。

為啥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看武俠劇了?

武俠文化的沒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價值體系,也會決定其流行文化的走向。

武俠文化成為過去橫跨四十年間的主流文化,它影響了整整幾代人的思想,而且也對現在的流行文化形成了極大的影響。

現在的年輕人價值觀念更為現實,武俠文化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吸引力,他們更喜歡一些能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思想和故事。

武俠,對他們來說如同一樣老物件一樣帶著時代感逐漸遠去留存在他們記憶的角落裡,等著有人提起時再進行打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