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篇——“劫持”老玩家

  • 飞天猪品泉公众号原创文章
  •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劫持”并非真的劫持,此“劫持”非彼“劫持”也。不过“劫持”老玩家真的是因为“钱”!但是此“钱”又非彼“钱”,而是古钱币!

在这里不得不先介绍一下本篇文章的主角-老玩家!

何谓老玩家?一个是“老”字,一个是“玩家”。

一、从狭义上理解,老玩家就是老一辈的玩泉之人,也许他们年过花甲古稀,但一辈子热爱玩泉!

二、从广义上理解,是玩泉年资长的人,也许他们才刚刚成年,但已玩泉十载。已经完全具备老玩家的资质了。

然而本文今天要说的“老玩家”特指狭义上的老玩家。这些人具备以下共性:

一、年纪较大,从年轻时玩泉,已有几十年的积累;

二、年纪较大,再无过多精力玩钱币了;

三、经历过物质匮乏、没有网络、没有快递的年代,玩钱注重品种,想不到品相;

四、不会互联网,不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更多的是不在乎盈利,懒得了解行情......这样老玩家大有人在。

玩家篇——“劫持”老玩家

清•顺治通宝

以上的诸多原因是“劫持”老玩家的内在原因,而外在原因就是市场资源的枯竭,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当下老玩家成为众多玩泉、买卖之人“劫持”的对象的原因了。

且听笔者结合具体事例慢慢道来:

由于市场资源,一线资源的枯竭,使得进货链和出货链衔接不稳定,那么为了维持这一稳定,买卖人就必须另辟蹊径,一要保证货源数量,二要保证质量,三要保证利润,老玩家也便成了他们重要的对象之一,当然,这也是个两全齐美之事,为什么?下面我们就结合内在原因,逐一分析:

一、老玩家不夸张的说是玩了一辈子,其中过手的量以及自藏的量是毋庸置疑的。笔者曾经见过一位上海老玩家,记得那是在一次逛市场过程中,临近午饭时间,市场里面的人此时较少,但是就在这个时间段,还有一家店铺里还挤满四五个人,一家古玩店的面积其实是很有限的,除去柜台所占面积,能容得下顾客的空间更是少的可怜,所以一家店铺挤满了四五个人就显得格外显眼了,不过它的确成功地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力,

笔者不能说是走进这家店铺而是挤进这家店铺的,纯粹好奇心的驱使。笔者踮着脚透过人缝朝里观瞧,只见一位年龄约莫在65岁的老人,正从编织袋里往外拿一本本的钱币册子,估计有7、8本,听老人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喜欢玩,退休后更是买了不少,家里还有几十本,今天带了几本过来先看看能不能卖个理想价格,如果合适下次再带,老板自一旁认真而快速的翻着册子,我看了一下柜台上的册子:有一本专门是崇宁通宝,另一本主要是宋钱折二,还有一本是开元,其余的由于在老者的编制袋里我也就不知道是什么币种,不过我估计应该也有清钱之类的吧,看了一会后我也就走了,后来在市场门口又看见这位老者,唯一不同的是编织袋已经空空如也,我想大概是店主尽数收购了吧,一般这种情况下店主还指望着这位老者下次带来更多、更好的钱币。因为老玩家收藏年限长,姑且不论品相,量是肯定有的,更重要的是,老玩家经常还会介绍其他老玩家与老板认识,一来二去,老板的货源也就都得以解决了。

玩家篇——“劫持”老玩家

货泉五铢

一、精力有限,且玩且放。由于很多老玩家年纪较大了,不论是精力还有眼神都大不如以前,钱币是一项琐碎的收藏,之所以说琐碎是因为钱币玩的细致需要仔细对版别进行校对,这一项工作对于年轻人而言是没什么太大关系的,但是对于年纪较大的老玩家而言就着实吃不消了,所以,一般的老玩家进入这个阶段的时候一般都是且玩且放,因为留给子女,子女未必对老人的收藏感兴趣,,与其这样不如货卖识家,还能换点钱回来,也算将自己的钱币送到一个好的去处,对自己也算有个交代了。我在安徽的一个三线城市的古玩市场就见过这样一位老大爷,记得一次逛地摊,看见一位大爷在摆地摊,去地摊上的钱币各种各样,和这位老者聊了几句,因为好奇这么大岁数为啥还要摆摊,聊了几句才知道,大爷今年75岁,地摊上摆的这些钱币都是自己年轻时候买的,最长的钱币在自己跟前也快40年了,

渐渐玩不动了,想给子女吧,但是子女看着这些铜钱犹如破铜烂铁,不懂珍惜,卖掉吧,有真是舍不得。后来本地一个币商找到他,想收购他的铜钱,第一次他果断拒绝了,因为老者也犹豫再三,心中割舍不下,后来这位币商三天两头往老者家里跑,有的时候还买点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一来二去,老者觉得这个币商人还算靠谱,价格给的也算公道,更重要的是钱币有个安心的去处了,老者也就答应卖给了他。现在地摊上的这些钱币是老者后来陆陆续续又收拾出来的,放在家里看着也烦心,干脆全部卖了,眼不见新不想,所以就来摆摊了,聊了许久,在老者摊位上挑了一枚康熙桂,开价90元,没有还价就能拿下了。

玩家篇——“劫持”老玩家

明•洪武通宝

一、最近朋友圈有位江西币商刷屏了,听他的话好像是过年回老家期间兜了一个本地老玩家的底,将他的旧藏尽数收购了,拍了一张总图在朋友圈,基本上都是传世钱币,粗略的看了一下有传世常平五铢、传世清钱一大摞,明钱看到两个传世隆庆,还有几十个花钱,后来又在朋友圈分别拍图来卖,这才有机会仔细地看了这些钱币,都是正宗传世黄亮包浆,着实美丽,有些花钱都是少见题材,不过也有一部分钱币是有瑕疵的,例如有的花钱上就有好几个漏洞,有的钱币也有暗裂,品相层次不齐,在当下的市场品相居上,这些钱币的价格就大打折扣了,对于这些钱币有的币商仍然会高价收入,因为那些品相姣好的钱币足以让他们大赚一笔,即使钱币中有部分残次品也是可以接受的。更何况老玩家的东西有的时候比市场价要低得多!

玩家篇——“劫持”老玩家

汉•五铢

一、笔者认识一位开古玩店的老者,今年八十有二,虽说自己就是开古玩店的,但还钱币生意早已经不做,他将自己店里的钱币早些年都处理了,就因为这事笔者每次都感叹:认识这位老者太迟了,缘分未到。据他说,那时他的店铺的玻璃柜子里什么钱币都有,铜钱、民国纸币、镍币、纪念币、外国币、银元摆满了整个橱柜,照他的话说:后来年纪渐进大了,对于钱币就慢慢玩不动了,主要原因在于钱币价格随时波动,没有那个精力去时时刻刻了解市场行情,与其这样不如全部处理了,省的心烦。后来又几次去这家店铺,老者整理橱柜,偶尔还会翻出几个铜板、铜钱出来。记得有一次我去的时候他正好找出一个云南新龙,最后笔者花了100元买了,也算来了这么多次的一个小小的交代吧。话说,开古玩店的老爷子都懒得去了解行情了,更何况那些纯粹的老玩家们呢?

玩家篇——“劫持”老玩家

宋•崇宁通宝

“劫持”老玩家成了当下的热门,毕竟资源枯竭,只有老玩家手里还沉淀着一批货,当然说是“劫持”只是戏称,在这件事情上都是双赢的,老玩家也想为钱币找个好去处,正好又有币商需要货源,两全其美。

其实不光是币商,有些小玩家们偶尔也会在老玩家跟前淘点在自己喜欢的钱币收藏起来,比如笔者就曾经有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