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源環保衝擊科創板:新三板上市期間曾連續五年“外部輸血”

現金流不足、應收賬款畸高、過度依賴大客戶訂單等問題屢遭質疑,京源環保執著叩響科創板大門。


日前,科創板上市委於2019年12月27日公告,已同意江蘇京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源環保”,A19142.SH)發行上市。

根據上交所官網顯示,京源環保由平安證券保薦,預計融資金額達2.65億元。此次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數量預計不超過2683萬股,發行完成後不低於公司總股本的25.01%。

京源環保衝擊科創板:新三板上市期間曾連續五年“外部輸血”

不過,京源環保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淨流出,應收賬款高企,過度依賴大客戶訂單等問題仍存,且屢屢被質疑“造血能力”不足。

對此,發現網就投資者關心的問題致函京源環保詢問,但截至發稿,公司尚未作出合理解釋。

近六成銷售收入依賴華能集團

這已經不是京源環保首次申請上市。

此前,京源環保還曾於2014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並於2020年1月15日正式終止掛牌,轉道科創板。

公開資料顯示,京源環保成立於1999年,所屬行業為C35專用設備製造業。自京源環保成立以來,公司一直專注於工業水處理領域,依託工業廢水電子絮凝處理技術、高難廢水零排放技術和高難廢水電催化氧化技術等自研核心技術,向大型企業客戶提供工業水處理專用設備的研發、設計與諮詢、集成與銷售以及工程承包業務。

根據招股書,2017-2019年,京源環保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6億元、2.53億元和3.24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2902.11萬元、5356.76萬元和6060.56萬元,呈現較為穩定的增長。

發現網注意到,京源環保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收入主要來源於火電行業。經查數據可知,2017-2019年,京源環保的來自於電力行業的收入分別為1.45億元、1.50億元和2.82億元,分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的87.10%、59.34%和87.03%。

京源環保衝擊科創板:新三板上市期間曾連續五年“外部輸血”

按行業劃分主營業務收入(來源:招股書)

相對應的,京源環保在2017-2019年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約為1.28%-2.36%、1.35%-2.47%和2.55%-4.67%。

事實上,火電水處理市場方面參與的主體較多,並且大部分行業內企業由於技術儲備或者自身專業定位的限制,均專注於其中某一項或幾項系統設備,這就使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陷入了不利的局面。

與此同時,京源環保的大客戶集中度也相當高。並且報告期內,公司的前五大客戶均為大型發電企業集團及地方電力企業。

據招股書顯示,京源環保於2017-2019年向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合計佔當年營業收入的52.30%、59.61%和75.84%。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五大客戶中,來自華能集團的銷售收入分別佔到當期營業收入的1.74%、21.64%和58.18%,訂單量在報告期內逐年增加,且在2019年已接近60%。

對此,京源環保坦言稱,若華能集團及其關聯方與公司合作減少,且公司不能持續拓展新的客戶,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將受到影響。

而對於公司營收主要來自火電行業的疑問,京源環保則表示,除火電行業外,公司正積極拓展核電、化工、金屬製品等行業的客戶,但目前在火電行業的客戶集中度依然較高。

新三板上市期間每年均需募資“輸血”

自掛牌新三板後至今,京源環保的“造血能力”也屢屢遭到質疑。

根據招股書,2017-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792.11萬元、-2443.23萬元和3735.12萬元。其中,2017年和2018年現金流量淨額持續淨流出。

對此,京源環保表示,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營業務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受公司與上下游結算政策影響,成本產生的現金流出早於收入產生的現金流入,從而使得在此階段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負。

但據發現網瞭解,由於京源環保對下游客戶採用按合同分段收款的結算方式,從而導致公司自身應收賬款的賬齡有所增加。

報告期內,京源環保的應收賬款賬面淨值佔公司流動資產比重較高,分別為63.10%、64.66%和57.96%,佔資產總額的比重分別為59.86%、61.76%和53.44%。

根據最新披露數據,京源環保2019年應收賬款賬面餘額為3.36億元。截至2020年1月31日已收回2180.14萬元,尚有3.14億元未收回。

對於超過3億的高額應收賬款,京源環保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營業收入及應收賬款均主要來自於電力行業,公司電力行業客戶主要為各大發電集團下屬全資或控股公司,如為新建電廠,尚處於籌建期,其項目投資、資金預算及支出通常由上級決策及劃撥;如為已有電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其項目投資、資金預算及支出通常為自籌。各大發電集團的信用狀況及付款能力不代表單個電廠的信用及付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京源環保在新三板上市期間每年均會進行增發募資。

京源環保衝擊科創板:新三板上市期間曾連續五年“外部輸血”

2015-2019年增發募資詳情(來源:Choice數據)

根據Choice數據統計,京源環保於2015-2019年連續五年進行增發募資,其用途均為補充流動資金,五年累計募資金額高達2.01億元。

其實,京源環保“造血能力”屢遭質疑並不是空穴來風。

經查京源環保新三板上市期間的現金流,發現自2015年上市以後,其現金流便已持續淨流出。

據京源環保歷年財報,2015-2019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為-560.48萬元、-2633.10萬元、-2792.11萬元、-2443.23萬元和3735.12萬元。

除2019年6月因通過“外部輸血”的方式現金流得以轉正,2015-2018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一直淨流出且出現擴大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京源環保此次轉戰科創板擬將募資金額近半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招股書,京源環保擬將募集資金用於智能系統集成中心建設、研發中心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京源環保衝擊科創板:新三板上市期間曾連續五年“外部輸血”

募集資金及其使用安排(來源:招股書)

其中,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擬募資1.36億元,佔總募資金額近半,達到47.31%。如此看來,京源環保“造血能力”不足或已得到“實錘”。

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淨流出,應收賬款高企,過度依賴大客戶訂單,京源環保即使成功在科創板上市,後路似乎也並不好走。

(發現網記者 羅雪峰 汪佳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