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奧蘇貝爾考點詳解

1.有意義學習。

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的(內在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繫。

非人為的是指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有關概念的聯繫不是任意的,而是建立在合乎邏輯的基礎上。實質性聯繫是指非字面上的聯繫,即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觀念用的表達詞語可能不同,但二者是等值的,如等邊三角形與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

同學們在考試中經常會將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與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進行混淆。在這裡小編幫助大家進行一個基本的區分。其中,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強調的是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關係,而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強調的是知識與學習者個人之間的關係。

有意義學習的條件:①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②有意義學習的心向③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繫;④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的使這種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有關的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

2.關於學習的分類

從學習性質與形式來說,奧蘇貝爾將學生的學習進行了分類。

①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學習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

接受學習是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以結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傳授學生接受。

發現學習是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不直接呈現需要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索發現而獲得。

②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係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

機械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沒有與已有知識建立某種有意義的聯繫。

有意義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於已有知識建立起實質性有意義的聯繫。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與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之間進行聯繫,經常以例子型單選題的形式出題。如:小學生背誦乘法口訣表屬於機械的接受學習;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理解詩詞的含義並背誦屬於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兒童走迷宮遊戲屬於機械的發現學習;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和發現屬於有意義的發現學習。

3.有意義學習的類型

表徵學習:表徵學習是最低層次的一種學習方式,只一個符號或一組符號所代表的事物和含義,也就是說學習單詞所代表的意思,如學習用“狗”表示實際生活看到的狗。

概念學習:概念是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或本質特徵是區分事物的關鍵概念,學習的實質就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特徵,如有一個角是90度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命題學習:命題學習主要是指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如直角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

4.知識學習的分類

根據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的關係分為上位學習、下位學習、合併列組合學習。

上位學習,也稱為總括學習,是指已有的知識是抽象概括程度比較低,包含範圍比較小的,後學習的知識是抽象概括程度比較高,包含範圍比較廣的。如:先學“麻雀、燕子”等概念後,再學習關於“鳥”的概念屬於上位學習。

下位學習,也稱為類屬學習,是指已有的知識是抽象概括程度比較高,包含範圍比較廣的,而後學習的知識是抽象概括程度比較低,包涵範圍比較小的。如已經學習了有關“鳥”的概念後,再學習“麻雀、燕子”等概念。下位學習可以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派生類屬,這種學習就是指我們新學習的內容只是直接從學生原有知識結構中派生出來的。如學習了“哺乳動物”的概念後再學習“牛、羊”等概念。另一種是相關類屬就先學習的內容,可以修飾限定或擴展學生已有的概念或命題,並使學生已有的知識精確化。如學習了動物的概念後再學習“鯨魚”的概念。

並列組合學習也稱為並列結合學習。是指新學習的知識與學生已有認知結構中的概念機不產生上位關係,也不產生下位關係,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組合關係。如在學習重力場知識後學習電力場知識,用重力場知識同化電力場知識。

5.先行組織者策略。

所謂“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而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學習任務本身有較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並且能夠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任務關聯起來。隨著對“先行組織者”認識的不斷深入,奧蘇貝爾將“先行組織者”組織者進行了分類。其中一類是陳述性“組織者”,它的目的在於為新的學習提供適當的類屬者。它與新的學習之間產生一種上位關係;另一類是比較性“組織者”,這類組織者的目的在於比較新材料於認知結構中相類似的材料,從而增強新舊知識之間那些易混淆的知識之間的可辨別性。

昭通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奧蘇貝爾考點詳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