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難回國更難,國外歧視國內網暴,中國留學生:我太難了

返校難回國更難,國外歧視國內網暴,中國留學生:我太難了

作者 / 郭曉康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近日,一段發生在上海浦東某隔離點(某星級酒店)的視頻曝光並等上熱搜,大體意思就是一名從法國回來的女留學生落地上海浦東機場,按照規定需集中隔離14天,但因為沒有礦泉水的問題與浦東公安系統的特警產生了爭吵,吵嚷著“隔離區也要保障人權吧”。

該視頻在各個媒體社交平臺引發熱議,國內網友一面倒的批評此留學生,“你是回來求助的,不是當祖宗的”、“你想要的是特權,而不是所謂的人權”。

隨後,網友扒出該留學生的海外社交賬號,多條言論大肆抹黑中國,更加激起網友的憤慨。

在各地相繼“清零”的今天,隨著國外疫情日趨嚴重,入境人員與日俱增,輸入性病例無疑成為各地防治的重中之重,而留學生這個群體又是網民關注的重點。

關於部分留學生的不端行為在此不多做評論,自有法律法規判定。今天,我們站在留學生群體的角度看問題,疫情、學業、費用、輿論等等。

身在中國的留學生:返校難

我是一名剛申請到澳大利亞一所學校獎學金的研究生,2020年1月11日買了機票,原定2月16日從北京出發,隔天到達位於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市的學校。

哪料到,春節前後,國內疫情爆發。當時只曉得疫情很嚴重,但沒曾想卻影響了我入學報到,所以1月30日我還是按照原計劃預定了澳洲的房子,交了將近8000元的定金和租金,到達當地即可入住。

但疫情的發展讓事件變得不可控。

澳大利亞2月1日發佈入境禁令,除擁有澳洲國籍、澳洲PR永居及其直系家屬之外,所有來自中國的入境人員均被禁止入境,禁令持續2周,2周後根據情況決定繼續禁令或撤銷。

在禁令剛剛發佈的時候,有一批不知情的中國留學生可能禁令發佈時還在去往澳洲的飛機上,一落地就被要求自行買票回國,還有的甚至直接被取消學生簽證。

與此同時,新加坡航空官網也發佈通告,所有過去14天內到過中國的旅客被禁止入境,也不準在新加坡轉機。2月10號我聯繫新加坡航空要求退票退款,對方告知現在退款人過多,需要排隊至少2個月。

當時的我仍然寄希望於澳洲在2月中旬能夠重新評估疫情並解除禁令,但是情況沒有好轉,彼時國內確診人數仍在增長。

2月15日,澳大利亞宣佈繼續禁令一週。我不得不取消之前預定的住宿並聯系學校請求延期入學,學校允許我最晚3月23日入學註冊。本來機票住宿行李全部搞定,現在徹底泡湯。

隨後國內情況逐漸好轉,治癒人數上升確診人數開始下降,但澳洲禁令一延再延,直到3月15日仍然是宣佈繼續禁令。

但現在的情況是國外開始爆發,澳大利亞在發佈禁令之初,不足10個確診病例,現在已經達到449例(截至到3月17日)。即便現在解除禁令我也不敢去了,從大批留學生逃亡回國可以看出,國內相對更安全一些。

我近日會跟學校聯繫再次延期入學,但是如果6月30日之前不去學校註冊的話獎學金就失效了(意味著失學)。

我現在只能盼望在截止日期之前全球的疫情可以控制住,我是好不容易才申請到獎學金的。

身在國外的留學生:歸國更難

網友@意大利小棒槌 上傳了她從意大利回國的47小時大逃亡視頻,該視頻真實記錄了她如何從意大利一路逃亡到達中國並集中隔離起來的。

意大利時間3月13日下午五點:

意大利停課封國,在家隔離許久的我決定回國,機智如我,繞過封國監察員衝向機場。

意大利時間3月13日晚上七點:

我穿上全副武裝,做好防護,填寫健康報告,安檢完畢,羅馬機場空蕩蕩,免稅店已經全部關閉。

阿聯酋時間3月14日早上六點:

中轉阿布扎比測體溫,晚上8點,中轉等待14小時後,進入下一趟航班。

阿聯酋時間3月15日凌晨一點:

全程我的視角全都是哈氣造成的模糊,護具一刻也不敢摘下,缺氧的很厲害。凌晨4點,我已經連續31小時不吃不喝。

北京時間3月15日早上九點半:

到達北京後,再次做體溫測量,下午2點,核酸測試做完,坐防疫專車去隔離中心,曾經的會展中心變成防疫中心,做第7次報備,各省接各省的人走,一個省的坐一車。

北京時間3月15日下午四點:

我已經39個小時不吃不喝,餓的有點頭暈。

北京時間3月15日晚八點半:

乘境外人員的包廂高鐵,進入自己的城市,抵達目的城市,接受第三次體溫檢查,和一路上的第六次全身消毒。

北京時間3月15日晚十一點:

再次坐專車進入隔離所,人生第一次坐救護車。

北京時間3月15日晚上十一點半:

回國大逃亡總歷時47小時,共做檢查11次,全身消毒7次,報備9遍,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感謝祖國不排斥境外疫區華人回國,感謝所有辛苦的一線工作人員,回國太幸福了!

@意大利小棒槌 的逃亡日記背後是境外中國留學生的恐慌。

面對疫情,各國有不同的應對措施。3月12日,英國公佈了國內抗疫方案,英國首相鮑里斯宣佈放棄積極抗疫,首次拋出群體免疫策略。

在鮑里斯結束新聞發佈會後發了一篇文章,直接點出英國防疫策略的本質。簡單來說,英國的防疫的策略是“不嚴防死守,容忍疫情緩慢進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隱匿性感染後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從而在人群中獲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也就是通過群體免疫力(herd immunity)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也許英國公民可以理解政府的作為,但這一防疫策略在中國留學生群體中引起了恐慌。

不少留學生開始行動,但歸國的路並不是那麼順暢。盒飯財經查詢了攜程機票,倫敦飛回中國的機票已經沒有直飛,僅剩下需要中轉、耗時動輒超過20個小時的聯程航班,即便是這種機票,由於需求旺盛,價格被大肆推高,均需數萬元,且一票難求,在平時這些聯程機票通常在3000-4000元上下。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此外,還有提前包下航司座位的機票代理順勢漲價,

經濟艙也叫出3萬的高價。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更有甚者,海航旗下公務機公司金鹿航空在推出從3月18日倫敦飛北京的包機航線後,每張售價18萬元,一共40張機票瞬間售罄。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就在普通留學生驚呼“天價機票”時,有留學生中介更是給出了上百萬“真正的”天價機票。據騰訊深網,曾在英國伯明翰大學留學的李強說,他日前收到一個學生中介推銷公務機包機機票的內容,北美回國價格高達150-200萬,歐洲回國為100-150萬。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除了國內疫情可控,國外疫情加重,國外政府應對疫情不積極之外,留學生不惜一切代價逃亡回國的原因,還有被歧視和遭受暴力。

留學生逃亡的背後:歧視與暴力

3月16日下午,特朗普發了一條推特,“美國將會強有力地支持航空等其他受‘中國病毒’影響巨大的產業。我們將會比其他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我們知道,世衛組織早就給新冠病毒導致的疾病取名COVID-19、美國疾控中心也在其官網上如實使用這個名稱和SARS-CoV-2指代新冠病毒疾病和病毒。

“中國病毒”的字眼給美國總統特朗普帶上了一頂又高又大的“種族歧視”的帽子,特朗普出言不遜的背後是歐美政客和民眾對中國骨子裡的歧視。

在美國紐約的中國留學生戴雨瀟在接受採訪時說,“這些天在社交網絡,還有日常生活中,很多西方人會讓海外華人滾回中國,有的直接叫囂,中國人都應該去死。

“我所在的紐約曝出一個事件,一箇中國留學生,因為帶著口罩,就被人從地鐵上推到鐵軌上。就這次疫情中,美國本身在處理災害面前,無法比中國更好的應對,但是他們依然在指責。”

網友“皮卡蛋蛋”發文稱,在國內,走出家門,每個人都必須佩戴口罩,在美國,我們會因為戴口罩而被歧視。

我們中國人深知,戴口罩不僅僅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更是為了對他人負責。但是美國,卻不建議身體健康的人戴上口罩來保護自己,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發佈這種帶有強烈誤導性的信息。

媒體甚至還說:“相比起病毒,我們更應該防範病毒而引起的歧視問題”。如果我們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我們又如何能改變歧視現狀?

我只知道在一個擁擠的學校,我除了帶口罩,還能怎麼保護自己遠離病毒。難道真的要靠那些生病的人來主動佩戴口罩來保證我們的安全嗎?

有一天我在學校的圖書館學習,突然收到微信群裡的一張照片。在我身處圖書館的電梯裡,被美國人惡意塗鴉了冠狀病毒宣傳海報,在原話“避免近距離接觸任何生病的人”的後面寫上了“(Chinese)”。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中國人再一次被種族歧視了,就在我的身邊,就在我的眼前。在我的學校,種族歧視事件近一年發生了大大小小數十起。歧視性話語,歧視性口號,在宿舍,在圖書館。

我向一個叫“notagain.su”的instagram社交賬號中投稿,希望他們發佈這一事件,希望學校重視。我們,因為戴口罩,被歧視了。他們利用冠狀病毒,攻擊我們,歧視我們。我們想反抗,我們想被尊重,這就像無聲的吶喊,根本沒有人理會我們,理解我們。

更有甚者,當地時間2月24日,新加坡學生喬納森·莫在倫敦遭遇一群陌生人的暴力。隨後他在臉書將自己遇到的經歷公之於眾,從照片中可以看到他眼睛已經青紫紅腫,醫生建議需要面部整形手術。

據他描述,自己與那群人無任何衝突,他們高喊著“別把新冠病毒帶進來”上前對他進行了辱罵毆打。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他們不明白,別人戴口罩不僅是在保護自己,也是在保護他們。

雖然中國留學生在歐美遭遇歧視和暴力屢見不鮮,但疫情把這種情況無限放大。

大量的留學生湧入中國,3月17日早晨九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聲已嘶,腹在痛……歡迎回家,請大家耐心有序。”

“已經回到祖國,你們已經安全,需要的就是給我們一些時間。核酸檢查國外5天,上千美元,國內6個小時,一百多元,請給我們時間。”

非典時期立下功勞的小湯山醫院也於3月16日重新啟用,主要用來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治療。

隨著境外留學生流入漸多,費用問題也成為討論的重點,畢竟,在中國,所有新冠患者的診治費用都是全免的。

其中,社交平臺流傳著《來自中國留學生家長的一封建議書》,建議書中明確表示:對於回國的留學生,給以國民待遇,無論孩子們是否在國內購買過醫療保險,如果返程後不幸生病,與國內中國公民同等待遇,留學生家庭配合國家要求執行。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建議書中還寫道“若干年後,希望我們能一起回憶此刻曾有過的來自國家的溫暖,感受數十年不遇的大疫中的國家責任,向世界展示中國擔當。”道德綁架也無用,這些北美留學生家長的建議也許要落空了。

3月14日,河北唐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發佈通告:對於境外入唐人員刻意隱瞞接觸史等,故意謊報或拒不執行防控措施,本人一旦感染所有醫療費用自理。通告一經發出,網友一片叫好之聲。

目前各地紛紛效仿,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蓓介紹,對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在回國入境過程中,被確診為輸入型的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原則上由患者個人負擔。

上海出臺規定,境外回國人員輸入病例中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醫療費用原則上由患者個人負擔。參加了商業健康保險的人員,由商業保險公司按照合同支付。

此外,內蒙古,山東濟南,江西新餘,安徽,四川成都,四川內江等地也出臺了相應的規定。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留學生及其家長這麼重視費用的背後是高昂的醫療費用。

COVID-19新冠肺炎輕症感染者的治療費用,基本在幾千到上萬不等,根據每位患者病情不同,具體產生的醫療費用也有差異。

但重症患者就不一樣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乳腺外科楊青峰醫生近日發佈微博稱,一位新冠肺炎患者醫藥費用為112.9萬元。楊醫生說,這是一位年輕的重症患者,目前還在住院治療,使用了ECMO,普通患者治療費用不會這麼高。

不過同時他表示,“其實這個費用是遠遠低於實際花費的。因為醫生的防護服好多是國外高額運費捐贈過來的,國內買口罩買防護服現在的價格也高了。包括從外地調醫護人員過來的食宿、補貼,犧牲的醫護人員的撫卹金,這怎麼算得清……”

雖然治療花費巨大,但我們相信大部分海外回國的留學生是因為躲避當地的疫情,而不是隱瞞病情回國治療。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這場戰役在今夏結束已經變得不可能。海外疫情發到到目前階段,

要不要回國成為了很多留學生關注的焦點。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張文宏稱,也有很多朋友在徵求他的意見。張文宏表示:“不管回不回,你要考慮兩個問題,第一疫情要多長時間?回來是不是決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疫情要延緩半年呢?你讀書工作都不要了?第二如果不回來待在那裡怎麼辦?”

返校难回国更难,国外歧视国内网暴,中国留学生:我太难了

張文宏建議,要採取有效的個人防護,這個病真的可以防,要採取有效的個人防護,保持社交距離,然後洗手,再加上戴口罩,這三點都採用。“到現在為止,我沒有看到哪個人這三點做得特別好還被感染的,這個可能性很小。”

張文宏認為,當下做好個人的防護,讓自己不生病是最好的辦法,“生病以後特別醫療資源現在已經出現不充分的時候,我認為是有風險的,現在加緊把自己的防護工作做好,做好以後(感染)這個病的風險,我自己覺得很小。”

一些海外留學生也發出自己的聲音,“回國機票難買,價格高昂,路上感染幾率大,還不如囤好物資,做好防護,在當地自我隔離,不回國添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