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為何惶恐境外輸入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確診病例在逐漸減少。不少地區已經插上了小紅旗。大家都在等著疫情過去。但是現在國外疫情爆發了。新增了不少境外輸入病例。這些境外輸入的有在外工作留學的華人華僑,也有在國內工作的外國人。大家惶恐不安。甚至有些人抵制這些境外人員。首先是憋壞了,這段時間國內都在居家隔離。學生上不了了學,家長要花更多時間帶孩子和監督孩子學習。有些個體戶開不了店,部分企業現在都不能復工,百廢待興。甚至有些人這段時間都沒有收入,生活壓力大。吃喝玩樂更不用說了。所以人就焦慮,一焦慮就看疫情,一看疫情新增了境外輸入更焦慮。其次是出於對防疫成果的迫切呵護。看到好不容易才有的抗疫成果又增加了額外的風險。心裡怎能不惶恐。眼看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路上卻多了一道彎怎能不焦急,就像剛剛經歷過暴風雨的菜地,擔心再一次的風暴來襲。怎能不患得患失。另外就是部分低素質入境人員不遵守規則,無視他人安危,無責任擔當,激化了矛盾。從鄭州毒王隱瞞疫情期間境外旅遊史、隱瞞病情服退燒藥的廖某、黎某、王某、澳籍華人拒絕隔離任性跑步、沒有礦泉水喝便說沒有人權的留學生、還有拒絕咽拭子檢測不配合防疫的留學生、以及因檢測等待時間長便要聲稱要發視頻到外網的留學生。相信這只是少數個例,當然也有被稱為教科書式回國的瑤瑤。相信大多數入境人員還是遵守規則,自覺防疫。但是一粒老鼠屎打壞一鍋湯。這個別奇葩更是加深了大家對入境人員的偏見。讓許多人對入境人員多了抵制之心。從我個人層面來說,我是惶恐的,但是並不抵制。因為如果你是那個在外留學在外工作的人你會怎麼做?或者如果你最親的家人最好的朋友在國外疫情的地區,你會不會擔心?作為許多國外沒有牽掛的人來說,只想疫情早一點過去,只想早一點恢復正常的生活,只想守護好自己的家園。心裡對入境人員難免是惶恐的甚至是拒絕的。當然這都只是個人層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