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班主任:你所謂迷茫沒有動力,就是懶!

——寫給初、高中生的50條建議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習環境,為什麼成績差距這麼大?

我們常聽到父母這樣抱怨,像是一道無解的難題,除了將原因歸為天賦,無可奈何。

固然每個人資質不同,但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

我們應該堅信,只要努力,成績一定可以提高。這是我們的信念,也是教育的信念。

以下是一位老師總結的《寫給初、高中生的50條建議》,也許它們看似簡短普通,但每一條都是老師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建議家長們給孩子打印出來貼在床頭,時時警醒!

1. 考個好大學,是目前你人生最大的捷徑,也是性價比最高的投入,是你改變命運最重要的機會。

2. 只要努力,成績就一定能提高。但很多學生的努力都是假裝在努力。

3. 學習最重要的是效率。沒有效率的學習都是在浪費時間。

4. 有效的學習計劃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之一,但做計劃而不執行就是在浪費時間。

5. 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其實就是合理規劃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等於多出別人兩倍的人生。

6. 學習時間長不等於用功。你必須在一個不受打擾的環境中單獨學習,調動大量的身體和精神資源,全力投入。特別專注地幹一件事才是最酷的。

7. 學習切忌懶散懈怠,一散一懈則容易敷衍應付,全無收穫,不過自欺欺人。

8. 認真做每一件事,寫每一個字,做每一道題,分析每一份試卷,不要煩,不要放棄,不要敷衍。

9. 其實學習上的幾乎所有問題,都是因為懶。有的人懶得動手,有的人懶得動腦,更多的人精神渙散,隨波逐流。

10. 不要試圖讓自己顯得很忙碌,製造勤奮的假象,而逃避真正的思考。

11. 只有經過深入思考的投入,才是高質量的投入。

12. 學習靠的不是喊口號,不是打雞血,而是一點一滴、持續不懈的努力。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恆。

13. 聽懂不意味著會做,會做不意味著能做對,能做對不意味著能在規定時間內做完。只是能聽懂離取得好成績還非常遙遠。學習是漫長而且需要強加訓練的過程。

14. 會做而沒有做對,可能還是理解不透徹。

15. 多嘗試給別人講題,能講清楚題,才意味著真正弄懂了。

16. 考試是最好的反饋。熟悉並不等於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辦法是考試和測驗。沒有經過測驗,你的知識只是幻覺。珍惜每一次考試的機會。

17. 學習不存在捷徑,不要神話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不過是指好的學習習慣。

18. 每個學生都應該有自己每天堅持的小習慣,比如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堅持背單詞。

19. 重視錯題本或者筆記本,發揮它們作用,形成自己做筆記的方法。關於學習的所有奧秘都蘊藏在筆記本里。

20. 做題前,先想清楚做題的目的是什麼,做題最怕盲目。

21. 做題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小部分。做完題後一定要總結。

22. 學習上遇到的問題,要馬上解決。

23. 學習的過程永遠比學習的結果更重要。最終你收穫的不僅是漂亮的成績單,更是強大的學習能力。

24. 學習是一個孤獨的過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25. 如果想好好學習,從認真寫好每一個字開始吧。

26. 不要太在意名次,格局要大,眼光放長遠。

27. 堅持自己的選擇,保持自己的判斷力,不要隨波逐流。

28. 任何時候都是學習的好時候。

29. 遠離手機,高中生幾乎沒有任何理由需要它。

30. 不要熬夜

31. 適當運動

32. 多問老師

33. 每天抽出5分鐘時間整理一下書桌。

34. 字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工整。

35. 出來混,遲早要還。你今天偷的懶,以後都會加倍償還。

36. 永遠不要說你已經夠努力了,因為你總可以更努力一點。

37. 學習是高中階段最重要的事,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事,多抬頭看看身邊的風景。

38. 有時間的話,多讀點書。讀書的意義不只是豐富知識,更重要的是增強自我認知,形成自我意識,讓自己更清醒、更獨立,更堅定。

39. 多和父母交流。上了大學,可能以後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40. 人際關係沒那麼重要,不必費心經營,從而耗費自己大量的精力。

41. 不要自我感動自我憐憫,委屈糾結沉陷於自己的小情緒中。

42.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43. 年輕時經歷的所有事情都是小事情。不要被無端小事影響情緒,放輕鬆,天塌不下來。

44.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45. 擺在面前有兩條路,輕鬆的和艱難的,要去走艱難的路。要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46. 人總是在痛苦中成長。

47. 年輕時吃的苦不是苦。

48. 高中不是你要逃離的地方,讀書不是最難的事,不要總憧憬高考之後,此刻就是你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珍惜它,讓自己快樂一點。

49. 相信自己,任何時候。

50.如果對於自己沒有辦法,那對於一切事情也就沒有辦法。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延伸閱讀: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不管是我們這一輩或者老一輩的家長似乎都很推崇“挫折教育”,認為只有經歷過挫折孩子才能好好成長。

我們是被這樣教育過來的,就覺得這樣的方式理應是正確的,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好像這種方式並不適用於現在的孩子了。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大家理解的“挫折教育”是什麼樣的呢?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挫折教育”就是刻意、故意地給孩子製造一些挫折,來使其克服成長的過程。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常常會聽到一些父母對孩子唸叨“就是現在的環境太過舒適了你們才不會成長”、“你們應該去到艱苦環境裡受受挫折”、“這點小困難你都克服不了,以後要怎麼辦”之類的話,而且絕大多數時候是站在旁邊冷眼旁觀,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理解。

我認識一對博士夫婦,兩人都在外企工作,但對孩子的教育卻十分嚴格。沒有完成作業前不準吃飯,週末只有幾個小時的自由時間,平時很少給予孩子鼓勵和讚美,覺得嚴厲對待才能使其成長。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但在我觀察中發現,這樣的教育長期以往只會讓小朋友喪失對自己的自信心,行事過程會顯得畏畏縮縮,缺乏勇敢,時刻害怕被父母責備。那到底所謂的“挫折教育”是什麼呢?是讓孩子在通過教育的過程,能夠學會怎麼樣去面對挫折。“挫折教育”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對它的理解。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怎麼樣才能正確進行“挫折教育”?

第一,需要讓他明白父母會一直是他的後援,給予他精神支持。當孩子面對挫折時,這一點無疑是很重要的。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要知道冷眼旁觀是對處於挫折中的孩子的二次傷害,也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可以詢問孩子是否需要幫助,給予一些適當的增援和鼓勵,有時候一個鼓勵的擁抱、一個安慰的眼神,或者你輕輕拍拍他的肩膀,都能夠給孩子一點克服困難的勇氣。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第二,讓他能夠認識到失敗並不可怕。在人生中會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失敗,而這些失敗,只是成功的一部分而已。

社會上有很多孩子承受不住打擊,可能是考試失利,可能是情感受挫,可能是朋友爭執等等,因為這些原因就對人生不抱期望甚至是選擇輕生。對孩子的誇獎和照顧要有個限度,不能讓他太過自滿,會受不了批評和打擊。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在孩子失敗時表現失望會無形中給他壓迫感,要告訴他無論結果如何,只要過程盡力了就好。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第三,讓孩子面對挫折,最主要的還是要鍛鍊他面對挫折的能力。

能夠在挫折的過程中學習, 培養他解決事情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對孩子的事情全部大包大攬,每個年齡段都有他可以獨自完成的事情,能夠做到的就讓他自己完成,不然過分依賴父母,之後遇事也會等著父母來幫他解決,父母也並不是每個瞬間都能做個超人。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正確地讓孩子面對挫折,而不是刻意去造成一些挫折讓他面對,也不是就讓他處於一種艱苦的環境。

每種環境再結合各種因素會造就不一樣的人,當然有“寒門出貴子”的情況,但也有很多沒出的,並不是將孩子放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就能成才。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要知道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們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像在學步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下子學會,總要摔幾次跤,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他們摔跤的時候能夠扶一把,或者給他們加油打氣,相信他們都能成長為你期望的樣子。

“挫折教育”的失敗,原來都是因為你理解錯了?抓住核心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