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之碎:小人物-大歷史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與傳播!源自網絡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我是蕪湖人,與傻子瓜子年廣久家只有一街之隔。記得我在鏡湖小學上學時,每天放學後,都會和幾個小同學一起跑到傻子家去買一包瓜子。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文革還沒結束,到處在割資產階級尾巴,打擊投機倒把 !


每次去,我們呆在巷口,只派其中一個同學,跑到屋前,面對黑洞洞門裡喊一聲:年奶奶。傻子的母親傾刻閃了出來,偷偷在門口左右張望一下,邁著小腳顫顛顛地跑進黑烏烏的屋裡,拿出一包瓜子塞過來,嘴裡嘟囔一下,讓我們快走。


一包瓜子5分錢,16開書本紙包裝成三角型的小包。拆開小包瓜子,我們小手上一人分一點。瓜子非常好吃,一股大白兔奶糖的香甜,且先甜後鹹,一粒放在嘴裡要咂半天都捨不得嗑…。

那個年代物資匱乏,沒什么吃的,大白兔奶糖也是要憑票買的,且只有過年大人們單位才發票的。


所以每次,我們分到的一小撮瓜子,揀一粒含在寡淡嘴裡,品著香甜,快樂奔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很幸福!

每次攢夠五分錢了,我們就跑去買一回。但不是每次都能買到,有時形勢緊,"打辦"(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抓的厲害,就會跑空的---我們跑到了巷子口,許奶奶會坐在門口的小竹椅子上揮擺手,攆我們走的。

記得,有一天我們幾個同學跑到巷子口,就看見年奶奶杵著柺杖,顫巍巍地站在黑洞洞門口,不停地抹眼淚。我們都不敢上前問。

就跑到巷子另一頭,看見不遠處兩個在玩玻璃彈球的小孩,上前問年奶奶怎麼了,小孩告訴我們,有幾個戴紅袖章的大人,衝進奶奶家把東西抄了,都瓜子都抄跑了…。


歷史之碎:小人物-大歷史

(網絡圖片)


後來我們又去了幾次,也買不到,年奶奶不賣了,聽說也兒子出事了,沒人炒瓜子了。
再後來,我也升到三年級了…
傻子出獄後…時間到了八十年代,他卻又重操舊業了,


為了謀生,也可以說是不屈服於命遠的擺佈!


傻子從脖子上掛著個裝滿瓜子的簸箕,流串於全市各大電影院門口的流動小販開始做起,到後來,在他家不遠的十九道門巷口,租了個攤位,成為定點商販,


歷史之碎:小人物-大歷史

(八十年代傻子年廣久在十九道門攤位)


再後來租房子、開門店、僱工人。成為"中國第一商販"。箇中的艱辛、甘苦與絕望,一般人是難以體味知曉的!


歷史之碎:小人物-大歷史


為此,傻子也成為第一個被中共領導人鄧小平三次提起的個體商販。


"改革初期,安徽出了個“傻子瓜子”問題,當時許多人不舒服,說他賺了100萬,主張動他。我說不能動,一動人們就會說政策變了\\',得不償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1頁。
最終…這傻子也成為了今天,中國改革開放中的民營經濟發展變遷里程碑式---歷史記憶!


歷史之碎:小人物-大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