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武漢一線醫生的日記:命運剛虛晃一槍,我們別掉頭就跑

身著一襲白衣,他們是病人眼中的希望、是天使……脫下厚重"戰袍",他們對父母有著怎樣的牽掛?對愛人有著怎樣的思念?對孩子有著怎樣的眷戀?對所見所聞有著怎樣的感動?對用心守護的病人又有著怎樣的真情……

這是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湖北醫療隊李海潮寫的日記:

3月15日 武漢

距離離開武漢的日子應該不遠了

昨天回駐地的路上,天氣晴朗,陽光明亮,道路兩旁的綠色植物重又充滿了生機,包括玉蘭花在內的不少花都開放了,可是,有些人再也看不到了……而且不少離去的人正值英年,更令人扼腕。這些黑色的、冰冷的數字提醒我們,這次疫情就是和平年代裡沒有硝煙的戰爭,是戰爭就會有犧牲,殘酷而又真實。

來自武漢一線醫生的日記:命運剛虛晃一槍,我們別掉頭就跑

圖為李海潮

前兩天和剛入學半年的2019級臨床專業的學生在這個非常時期開了一次網絡會議,班主任邀請我和一位同事(現在應該叫戰友)向同學們介紹了這次醫療隊的具體情況,如何組建、來時面臨的各種問題、如何防護和救治等等。

整個過程中,因為傳輸畫面的數量限制,同學們中我只能看到作為主持人的班長的臉,一個年輕而清秀的小夥子。其他人則只能聽到聲音,也同樣是年輕的聲音。他們才剛剛踏入職業的預備階段,突然遭遇疫情爆發,都只能呆在家裡等待復學的通知。很高興,同學們並沒有浪費這些"閒"下來的時間,他們遵守隔離的要求,在家中學習、鍛鍊身體,也對疫情和大夫的職責進行了積極的思考。

末了,我遵照班會的要求進行總結。

來自武漢一線醫生的日記:命運剛虛晃一槍,我們別掉頭就跑

圖為李海潮

我想,作為醫生這個行業的未來從業者,他們肩負著我們這些老師們的期望,乃至整個行業和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未來的期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應該是對自己有要求的人,不辜負這個時代,不辜負自己的使命。

如果說以前我們的臨床醫學教育更多地是學習醫學知識和技能,那麼現在所經歷的這次疫情要求我們,必須從整個醫療衛生體系、從健康中國的大框架下思考問題。除了關注醫生治病救人的專業能力,我們需要從整個國家乃至全球的視野思考相關的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制度、醫療和科研的關係等等問題。

來自武漢一線醫生的日記:命運剛虛晃一槍,我們別掉頭就跑

圖為李海潮

只有結合目前現狀和問題進行嚴肅而深刻的思考,我們才不會白白經歷這樣的災難和磨礪,所有的犧牲和所付出的代價才能變得更有價值,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才有可能變得更為強大。

最後,對於每一個人,在經歷了這次疫情之後,大家會怎樣看待生活。在生與死麵前,很多以前看似重要的東西都顯得無關緊要了,嚴峻的現實幫我們看清了生活的本質。

大醫精誠,仁心仁術。前線戰疫的白衣天使身上,我們不僅看見博弈病毒的責任,還有發自心底的赤誠。在他們的守護下,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咪咕閱讀聯合新華社"聲在中國",推出《來自武漢的聲音日記》,真實敘述援鄂醫療隊的點滴日常,呈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登錄咪咕閱讀客戶端、新華社客戶端,遇見更多溫暖故事,守望相助同心戰疫。

來自武漢一線醫生的日記:命運剛虛晃一槍,我們別掉頭就跑

向抗疫一線的英雄致敬! 靜候春暖花開,英雄凱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