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在美國當服務員 也不願回北大當教授的北大生:張益唐

  北京大學是全國高考考生心心向往的一所高校,如果能拿考上北京大學,那你肯定是學霸了,你肯定是你們高中最厲害的了,然而有些人,雖然讀了北京大學,但是其生活道路卻讓人非常的不理解。

  張益唐,北京大學的數學天才,在北京大學學業有成後,他沒有選擇留在國內發展,而是最初到美國,可能是剛到那裡不太熟悉環境,竟然做起了服務員,端盤子,就類似於現在中國的一些飯店的工作。


寧願在美國當服務員 也不願回北大當教授的北大生:張益唐

  然而張益唐還理直氣壯的說:寧願在美國的餐廳端盤子,也不願意回國當教授,回國我絕不會取得這樣的成就!因為這句話在國內飽受詬病。

  機會來了,順利抓住

  1978年,年僅23歲的張益唐抓住了這次機會,通過高考順利地進入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在北大的這幾年,他的數學天賦展現的淋漓盡致。

  從小他的學習天賦就比較驚人,在9歲的時候,他就自學學完了中學所有的知識,9歲後,他開始學習大學的數學,他第一次參加高考便考入了北京大學,而大學期間數學尤為突出,他在北大拿到了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後,前往美國攻讀博士,所在的大學是的普渡大學,成為莫宗堅的一名弟子,在美國讀博士發表的論文證明了雅克比猜想,不足的是,他借用了他的導師的理論,讓他的導師很憤怒,博士也讀了比較長的時間,一直到37歲才讀完。

  由於他的論文是借用了他的導師的理論,所以他的導師沒有給他推薦信,他沒法申請博士後,所以他拿到博士學位後馬上就面臨失業了。


寧願在美國當服務員 也不願回北大當教授的北大生:張益唐

  為了生存送外賣,做服務員

  因為畢業後沒有申請到工作,但是生活是需要錢來消費的,他只能選擇先去做一些比較容易上手的簡單的活,比如:端盤子,洗碗,送外賣等!

  或許只是暫時的吧!他一直都沒有放棄他的數學夢,這段期間,由於打雜工上班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下班後他一直專研數學。這期間有北大教授發現了,感覺他非常的可惜,想推薦他到北京大學教書。

  但是他二話不說就拒絕了,讓大家都感到非常的驚訝,有人想他是想在美國好好的闖一闖,希望能闖出一點聲色來。


寧願在美國當服務員 也不願回北大當教授的北大生:張益唐

  實現夢想:為世界研究數學,而不是美國

  就在他端盤子送外賣的這段時間,讓他更加堅定了對數學的繼續,他看到了未來,他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研究數學才是他人生中的終極目標,而就在幾年前,他發表了《素數間的有界距離》解開了困擾數學界的“孿生數學猜想”這一難題。他的發表讓他在數學界有所成就,美國很多大學紛紛招攬他,2016年他在加州大學任教,現在雖然有65歲了,但是他一直追求著數學夢。

  或許他的選擇只有他自己能明白,外來人只是簡單的看表面,為何要讓自己的路走的這麼的曲折呢?

  如果回到北大,張益唐或許就淪為芸芸眾生了,並且當時北大並不缺教育家,而說到研究,數學不是屬於某一個國家的,而是屬於全人類的,這就是張益唐說的,研究數學在任何地方都一樣,這個研究成果是屬於給後世的人類的,不是在美國研究出來就屬於美國。


寧願在美國當服務員 也不願回北大當教授的北大生:張益唐

  的確,張益唐已經把數學看的如此透徹了,他是為世界在研究數學,而不是美國,或許這才是他對數學的最高境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