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習近平的戰“疫”部署

聯播+“初櫻動時豔,擅藻灼輝芳。”三月的武漢,街頭依然安靜,但早櫻已綴滿枝頭。2020年的這個春天,因為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而不同尋常。

在這場危機和大考中,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帶領全國人民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數字呈現出總書記超密集的日程和統領全局的戰“疫”部署,數據傳遞著奪取勝利的信心與力量。央視網《聯播+》欄目帶你從數據的角度讀懂習近平的戰“疫”部署。

密集的戰“疫”日程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面向國內,他接連主持召開了十餘次重要會議,其中包括8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1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1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1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1次面向17萬人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1次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1次開在湖北武漢的電視電話會議等,作出多次重要指示、批示,2次回信,並3次實地考察、調研,密集部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

密集的戰“疫”部署,足見情之切、行之篤。

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指揮下,疫情防控迅速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的戰略格局。

聞令而動,令出行隨。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形成戰“疫”強大合力。

對此,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曾在一次會議中作出這樣的評價:如果政府最高層或國家元首指揮協調所有部門的工作,就會為應對措施帶來質變。我們去了北京之後,看到了中國採取的措施,習主席在指揮防疫工作。這些就是我們所說的正確的措施。可以動員整個政府和全社會,讓每個人都把應對疫情當作自己的職責,如果我們這樣做就可以成功遏制病毒。

数读习近平的战“疫”部署

3月18日,我國首次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截至3月18日,除湖北和境外輸入病例外,全國新增確診病例連續7天為0;除武漢以外,湖北各地新增確診病例連續14天為0;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有確診病例降至7263例……

從疫情防控的數據中我們看到,當前中國防控措施科學有效,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

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國多點發生,呈全球大流行之勢。

数读习近平的战“疫”部署

習近平從疫情發生至今,始終與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以及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保持溝通。截至3月18日,他在18通電話、5封慰問電、4次會見、1次回信等互動中,介紹中國疫情防控的舉措、進展,表達休慼與共的中國情誼,傳遞戰勝疫情的信心。

疫情沒有國界,世界各國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很多國家堅定地選擇與中國站在一起。在全球疫情日趨嚴峻的時刻,習近平也在4次致慰問電中表達支持、傳遞信心、深化友誼。

在克服自身困難情況下,中國已分別向巴基斯坦、日本、韓國、伊朗、非盟等國家和組織緊急捐贈醫用物資,並向意大利派遣抗疫醫療專家組、向伊朗派出了志願衛生專家團隊。

慰問電中,習近平幾次提及“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或幫助”,並多次強調“團結”二字是對守護人類共同命運的真切呼籲和踐行。

高頻詞看習近平心中之重

数读习近平的战“疫”部署

隨著疫情發展和疫情防控部署不斷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高頻詞持續變化和波動,但 “疫情防控” “人民” “安全”始終排名在前。

這反映出習近平始終關注著疫情防控工作,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不同場合,他反覆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體現著人民至上的情懷。

“發展”和“經濟”基本穩定居於“第二梯隊”。

2月23日,習近平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坦陳: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

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

習近平要求,要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統籌做好“六穩”工作。

数读习近平的战“疫”部署

“脫貧”“脫貧攻堅”在疫情防控初期較少提及。3月6日,隨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的召開,這兩個詞迅速成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的高頻詞。

“剩餘脫貧攻堅任務艱鉅,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的挑戰”,但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此外,“幹部”“落實” “一線” “合作”等詞,習近平也反覆提及。

習近平反覆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緊抓細抓實。要求各級黨政領導幹部要靠前指揮、強化擔當,廣大黨員、幹部要衝到一線,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集中精力、心無旁騖把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

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習近平要求及時發佈疫情信息,深化國際“合作”。

關聯圖譜勾勒疫情防控的幾個維度

通過圖譜對總書記的講話內容按不同類別進行關聯和細分,從中能看到此次疫情防控中不同切面和概貌。

数读习近平的战“疫”部署

細到米麵肉蛋等生活物資,大到應急體系、治理體系建設,習近平都詳細部署、惦念於心。

從關聯短語中我們可以看到,此次疫情不僅是一次公共衛生事件,並涉及到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還曾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等會議,從不同角度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習近平曾專門就“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作出重要講話。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要立足當前,更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是應有之義。

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

在關聯物品中,出現了米麵、肉蛋、禽畜等人民群眾生活中“舌尖上的供應”。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一直關心民生工作,從“增加肉蛋奶等供給”到“著重解決好生活必需品供應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再到湖北考察時強調“要千方百計保障好群眾基本生活”。一顆愛民的拳拳之心,透過這些物品,投射於字裡行間。

在關聯人物中,出現了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疫情發生以來,17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4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以電話、信函、聲明等方式對中國表示慰問和支持。每一個人物背後都是一份患難與共的支持,是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詮釋。

從關聯成語和關聯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些群像:他們中有義無反顧、全力以赴、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者,有聞令而動、勇挑重擔的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有挺身而出、守土有責的黨員幹部,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中國人民,有守望相助、患難與共的世界各國人民。他們是戰勝疫情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信,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我們一定能贏得這場戰“疫”的最終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